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小学生 > 第四百二十章 板桥西畔夕阳斜

第四百二十章 板桥西畔夕阳斜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读书为什么读书,经义里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也有先贤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更实在的前说法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

嘉靖朝著名诗秦德威也说过:“斗大黄金印,天高白玉堂。不因书万卷,哪得事君王”,这在江南也流行一时。

不管信了哪种说法,读书但凡有机会,都想要去京师试试看。万一出将相、青史留名的就是自己呢?

秦德威决意北上后,准备工作就开始了,其实这也没什么可烦恼的,有钱都好办。

然后在出发之前,秦德威还补了一个冠礼。都已经成为举老爷了,还没“加冠”,就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

再说依照大明制度,十六岁以上就可以开始视为成年了。

当然作为读书的成年礼,除了姓名之外,还应该有个“字”。

被青出于蓝的业师王以旌老先生作为长辈出面,在冠礼上给秦德威起了个字叫怀远。

有诗云:“圣主勤民岁自丰,德威怀远塞尘空”。

秦德威字怀远,吉祥如意讨喜又能表达出大志向,没毛病!

虽说以大明如今的社习俗,彼此称呼大都是用“号”,很少用“字”,但即便是摆设,该有还是要有的。

然后读书称呼最常用的“号”也该有一个,成年之后,别不好直呼名字,如果没个号,与往都不方便。

“号”都是自己给自己取的,有用志趣,有用地标,有为了装

秦德威为此纠结了好几天,到底应该取个什么号?

他从王怜卿家回本宅的时候,经过秦淮河上的长板桥。只见此处旷远芊绵,水烟凝碧,赏心悦目,漱涤尘襟。

又有名士倾城,簪花约鬓,携手闲行,凭栏徙倚,诚为太平盛景也。

不愧是金陵名家秦先生亲手拟定的“金陵四十景”中,唯一没有典故的当代原创景致“长桥赏姬”。

此时秦德威突然灵机一动,有“号”了!

桥下河边,不知是谁家的别馆,秦德威敲门索要笔墨,主家立即就给了,在这里厮混的没有不懂风雅的。

秦德威就先在外面墙上提笔写下了题目《板桥歌》,便有路过的游围着看。

然后秦德威继续写道:“旧院歌楼三百春,风月莺花难尽记。西厢南巷皆香陌,踏成满路胭脂迹。

青楼到处可停车,朱户谁家不留客?客来江上尽王孙,一望平康即断魂。

当时红板桥边路,络绎香舆织烟雾。只听弄银筝,尽说家家拥钱树。”

——这几段是写秦淮旧院的整体盛况。

“御前队子小梨园,长奉千秋万岁欢。一自武宗巡幸后,可怜跳与外看。”

——这几句是写秦淮旧院的源和历史。

“昨夜廊前月正高,梦随春水上兰桡。依稀记得秦淮路,芳萋萋到板桥。

板桥西畔夕阳斜,旧院风流梦影赊。芳树不知儿恨,却从扇底衬桃花。”

——这几句就是怀念追忆的意思了,仿佛很突兀,但别细想后也恍然大悟。肯定小秦先生要离开南京城,提前写下的追思啊!

最后又看到落款写道:“金陵秦板桥。”

——这是金陵名家小秦先生首次公开自己的号。

姓秦,名德威,字怀远,号板桥,作为一个文,秦德威的名终于齐活了!

反正号这个东西不限数量,也可以改换,以后有更合适的再说。

每三年一次的大考试季里,两次考试之间的时间真是太短了,仿佛乡试过去没几天,又该到了再次出发,赶下一场考试的时候。

离开之前的最后几天,秦德威白天陪着顾娘子,晚上睡在王怜卿家。

一直到了十月初,不走不行了,秦德威才在一个秋风瑟瑟的早晨,从龙江关登船,北上京师。

与他同行的,还有乡试同年陈凤,以及著名隐士许隆的儿子许谷。

其实这俩应该都是顾东桥那伙的,这次却非要跟着他秦板桥一起走。

许隆甚至还托了文征明来找秦德威,帮儿子许谷说

乡党大佬秦板桥也没所谓,出门在外都是乡亲,一起就一起吧。

还有就是,原本在县衙当差役的王、马、张、赵四,已经齐齐卖身给秦德威,成了家身份。

本来他们在县衙也没正式编制,离开县衙也不觉得可惜,难道小秦老爷不比县衙更大吗?

这次秦德威北上,这四也就作为随从一起了。反正家里事都被秦捕和源丰号钱庄安顿好了,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这回北上,秦德威就没什么新鲜感了,而且也是要赶时间,路上就没有太多停留。

路过扬州、淮安的时候,问了问李春芳和沈坤,这两未来状元今年都没兴趣参加会试。

此外在淮安府拜见了总理河漕的王以旂老师叔,然后在路上就没其它事了。

十月底,马上就要天寒地冻的时候,秦德威再次来到了京师。这次不用找会馆暂住,有属于自己的落脚地方。

出发前,秦德威就已经与松江府冯家说好,买下了武功胡同那处宅院。

而且上次离京时,把钥匙都放在了徐妙璇那里,肯定提前打扫。

此时宅子的正堂正院已经被母亲周氏住下,至于曾后爹早已经重新选官上任去了。

秦德威拜见过母亲后得知,曾后爹回京叙职时,与吏部尚书夏师傅一见如故。

大概夏师傅能感到,热武事的曾后爹是弥补己方势力军事短板的才。

然后如同原有历史轨迹一样,曾后爹选官选了辽东巡按御史。从官场伦理来看,这是高升了。

从知县选拔为御史叫行取,算升官,能选为声威赫赫、号称代天巡狩的巡按御史,更是升官。

秦德威苦笑几声,历史的惯还是如此强大,夏师傅和曾后爹真是有同年之命啊,是同一年被斩于西市的同年。

既然正院由母亲居住,秦德威就继续住在东侧院,西侧院则让陈凤和许谷住了。

安顿好后,陈凤来找秦德威,邀请秦德威去拜访乡试座师张张学士。

秦德威想了想,就答应了。读书礼节也该如此,其他的什么夏尚书王尚书就先放放吧。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