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画、一幅字、造的砚、刻的石……每一样都价值千金,放到长安城里,不论老牌还是新贵的权贵都争抢的可厉害了。
有一样江公之物都是挂出去能吹上大半年的,甚至还能当作传家宝来着。
这么值钱的玩意儿,早进了皇城国库以及京城权贵的库房了,这民间还剩几个?这宝陵文馆若当真有这玩意儿,早把这东西供起来了,会让四丫
说借就借?
就算不卖这玩意儿,在这玩意儿前立个“江公亲刻”的牌子,摸一下一两银子,怕是
都有
过来膜拜文曲星呢!
要有这玩意儿,这堂上两个掌管会是这般打扮?瞧穿的衣服都磨白了,一看便是两个穷酸!
觉得“不可能”的显然不止姜三老爷,就连宝陵城的百姓都有些不敢置信!
他们宝陵城还有这文曲星转世搞的玩意儿?这怎么可能?要有文曲星转世搞的玩意儿,那这宝陵城的文馆就同茶馆一样出名了。
“虽说我觉得姜四小姐
不错,可这话……老实说我不大信啊!”有
迟疑着开
道,“这可没听说过呢!”
这话一出,当即引来不少应和。
不错!他们宝陵什么时候有这东西了?堂下不少百姓可都是祖辈都扎根在这里的,却从来没听说还有这等事的。
“说来惭愧,身为掌馆,我们原先也未曾留意过。”梁先生同钱先生对视了一眼,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愧色,“只是觉得这山石虽料子不好,刻的却是不错的。直到今
才发现这居然是江公亲制,可我等却没有保护好它,是我等的失察!”
搞了半
是今
才发现的,这失察的……稍微有点厉害了!百姓不是没有意见的,不过比起意见什么的,此时还是疑惑最大。
“你们如何笃定这是江公亲刻的?”
“可不能空
无凭,涉及江公,怕是一旦吹嘘出去,来考据的文
不会少,到时候若发现不是,那可当真要叫
笑掉大牙了!”
比起失察什么的,确定眼前这个料子普通却弄的不错的山石当真是江公手笔才是至关重要的。
梁先生和钱先生从怀里取出一本《文馆手记》展示给众
看。
“这是文馆三十七年前的手记,记录的当时掌馆正是我二
的先父。”梁先生说着,指着其中一页,走到堂前给堂下的百姓以及堂上的文吏等
一一看了一遍。
“上
记了元宵正月有文士经过文馆,恰逢江南道罕有的冬雪,便在檐下避雪。说来惭愧,宝陵文馆一直没什么
,我二
的先父眼见有
避雪便将他请了进来,给他倒了一杯热茶,与他攀谈起来。而后才发现这文士不止相貌儒雅、风姿过
还颇有见地,听其言谈让
不舍离开。待到离开前,那文士抽出腰间软剑,雪中舞剑委实风姿过
。他们抚掌大赞,那文士却收了剑蹙眉道这文馆院中空空
,缺些意境,他改
送一座山石来。先父不以为意,以为戏言,待过了两
,却当真收到有
抬了一座山石
院放
院中。这才知晓他并非戏言,不过
却并未再见到了。”
这是山石料子的来历,宝陵文馆里统共也没几样东西,自然要认真记载了。
原本以为今
同前些时
打不孝子一样是家长里短的闹法,却没想到今
可不止家长里短,居然还涉及到了江公这等
物。
最好看热闹的宝陵百姓看的如痴如醉,这真是半点不比宝陵茶馆的说书差呢!瞧瞧,这不是茶馆的江先生都来这里看热闹了吗?指不定今
看了,过几
茶馆里说的就是今儿衙门这里的事了。
“看似戏言却不是戏言”真名士自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送山石,就送山石了。
虽然《文馆手记》里的内容叙述没有半点辞藻堆砌,描述文字也是平平,可偏偏记录的内容即便是平平的文字也让
浮想联翩。
避雪喝茶,观雪相谈,雪后舞剑,寥寥几语便足以让
得窥那位名动天下的名士的几分风姿了。有堂下听惯了茶馆里英雄豪杰故事的百姓已然信了大半。
不过
说无凭,光信自然没什么用处,《文馆手记》只可参考,却并不能借用一本《文馆手记》便说这山石是江公亲自雕刻的。即便这《文馆手记》被查证确实是三十七年前的旧物,那又如何?要知道,虽说不少文
画匠死后方才出名,可江公却是罕见的生前便成名的
物,与他相关的物件每一样都是价值千金,哪个能确定你们会不会当年就开始蹭江公的名
了?
所以《文馆手记》并不能作为证据,这里毕竟是衙门,不是茶馆,不能大家觉得是什么便是什么。
“《文馆手记》当然不能作为证据,只是记载了有这一事而已。”
孩子说着唤了一声“香梨”,香梨激动的抱着几本书从堂下跑上了堂。
跟着四小姐果真是锻炼眼力见的,她都亲自上过堂了呢!往后待回了长安也能同几个要好的嬷嬷吹嘘一番了。
拿起最上
一本《江南道游记》,姜韶颜掀到其中一页给众
看:“江公生前好游历,来江南道次数亦不在少数,甚至还在这里遇到了江夫
。”
听多了茶馆说书故事的宝陵百姓随即一阵唏嘘:那红颜薄命的江夫
也是可怜,遇到了天底下最好的夫君,偏偏福薄的很!
好游历的江公写的游记也不在少数,江南道的记事自然也有,这本《江南道游记》就是江公亲自写的。
既然是江公亲自写的,自然就不会有问题了。
“三十七年前便是大靖二三一年,”
孩子语气温和,声音却清冷,咬字极为清晰,在场的百姓和官吏皆听的一清二楚,随着翻书声,
孩子的声音幽幽响起,“大靖二三一年,姑苏城以东
小城名宝陵。城内民风淳朴,适逢正月元宵,虽白
未
夜,可满街灯笼高挂,小城初雪自有一番意境。午时过后,雪大,于城中文馆避雪。馆主淳朴,邀某
内,观雪随谈,相谈甚欢!雪下一个时辰有余方才停歇,某兴起舞剑,馆主大赞,某却觉其内空空如也,遂改
送物以谢雪中赠茶之
!”
不管是年份还是内容,《文馆手记》上的内容都同《江南道游记》中的内容对上了。
不过
孩子给出的证据却还不止于此。
“宝陵城中玩石的不多,是以城中石料铺子也只黄石斋开在宝陵的石料铺子一家而已。”
孩子说着看向众
,“黄石斋也算老字号了,虽大体不错,却也不是每个铺子都不错的,有亏有盈。不巧,咱们宝陵城的黄石斋生意并不算大好。”
这话一出,最先认出山石料子的百姓便跟着出声附和道:“这倒是!我每回去黄石斋,里
一般就我一个客
。”
“不过有失必有得,因宝陵城的黄石斋生意不大好,这账簿便节俭了不少,”
孩子说着,从香梨手中拿起了第二本册子,给众
看,“黄石斋几年的生意才记得满一册,是以三十七年前的那一册也叫我在库房中找到了,虽说被虫柱了些,好在大靖二三一年的几桩生意未被波及。我找到了那年正月元宵唯一一笔买石料的买主留下的签字!”
孩子说着指着那有些年岁的账册上龙飞凤舞的签名指给众
看:“买主留了‘江四’二字,诸
皆知江公在江氏族中排行第四,这‘江四’二字洒脱旷达,我找嘉凤轩的掌柜初初鉴定了一番,确实极有可能是江公的真迹,当然是与不是,之后还可请
再鉴定。”
上一世的生父原来也是个“江四”,还真挺有意思的,姜韶颜心道。
一旁有些“眼力见”的姜三老爷听到这里脸色愈发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