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的分身是皇帝 > 第二二一章 舆论汹汹

第二二一章 舆论汹汹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本来想着帮皇帝杀个看不顺眼的婿助兴,罗织了那么多罪名,结果拍马拍到马蹄上,那些罪名都被皇帝给揽了下来,被他们指证的那些事都是皇帝自己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就很尴尬了。

礼部尚书何宾没有感觉到尴尬,而是感觉到了无比的恐惧。

既然他们给柳青定罪的事是庆熙皇帝自己的,等于就是给庆熙皇帝定了罪。

——没道理说驸马做这样的事是需要砍的大罪,皇帝做出来,那就是泽被天下的仁政。

庆熙皇帝的愤怒质问,差一点把何宾给吓瘫了。

现在的文官不是以前的文官,现在的皇帝也不是以前的皇帝。

庆熙皇帝已经成为了文心目中的君,他用铁腕手段统治天下,所有反抗他的官员都被镇压了,一些民间呼声很大的文也被镇压了。

现在的文官们都生活在恐惧之中,没有了任何和皇帝作对的勇气。

这跟几年前庆熙皇帝还没有掀桌子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这段时间里,尚书又不是没被掉过。

何宾以前也反对过皇帝,只不过还想着时候被皇帝封号文正,反对的声音不是特别的突出,后面调也来得早一点,没有被针对。

这一次万言书事件,礼部参与得比较,何宾自己也知道,虽然他一个尚书没有参与署名,但他也支持这样的事

因为在他看来,这就是在给庆熙皇帝出气,是拍皇帝马的事,应该是很安全的,甚至还能给他带来政治上的利益。

没想到弄到现在这个地步。

吓得他赶紧脱冠请罪,表示他不知道这件事,但他作为礼部尚书,下属官员里面竟然出现了这样的,他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愿意辞去尚书之职,接受皇帝的惩罚。

这时候说要辞职,可不是什么威胁皇帝,而是真心实意的想要离开这个朝廷。

——太吓了!

跟皇帝作对,被皇帝治罪,那只能说活该。

明明只是想拍一下皇帝的马,结果却惹上这样的大祸,那就太危险了。

现在在朝廷里的水太了,他不想待下去了,什么文正不文正的,不去想它,只求能落一个善终,最后是老死在床上,而不是被斩首于午门。

庆熙皇帝倒也没有治他的罪。

何宾算是几个尚书里面调最早的一个,文风骨不大能够看得出来,在文里面又有着比较高的威望,没必要把他给掉。

这种还是需要的,可以当做一个标杆,让别的看明白,投靠皇帝,好处是大大的有的。

但是礼部那些,在这样的高压之下竟然还要维护着儒家的地位,不好好的敲打一下那不行。

他对何宾说道:“朕知道何卿你不会如此糊涂,但是,写这万言书的,还有署名的那些礼部官员,一个都不能放过。礼部担负着教化万民的责任,在教育上面如此糊涂,对揭露事实真相的文章畏之如虎,朕怎么能够放心让他们留在礼部荼毒天下子民?”

何宾听到说自己不用牵连进去,一颗心放了下了大半。

至于那些参与此事的会受到怎样的惩罚,那已经不是他有心去顾及的了。

回去之后,也没有跟别说起这件事,而是看着回马岭矿场新的教材里面增添的那些文章,仔细的参悟着那些文章的中心思想,推测着皇帝的想法。

越想越是心惊。

第二天,向皇帝上奏,表示他这几天看了回马岭矿场的教材,觉得非常的好,浅白易懂,便于学习,于天下有大利。

如果推广起来,可以在十到二十年的时间内让大虞的老百姓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所以,他请求皇帝降下圣旨,允许这一套教材能在回马岭矿场以外的地方推广,让大虞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好处。

这一份奏折上上去,让庆熙皇帝又惊又喜。

他没有想到这个老家伙竟然如此醒目,一下子就看出了他的意图,给他送上了这样一份大礼。

“文正这个谥号就是你的了,谁都抢不走,我说的!”他心里这样想着。

对于这一份奏折,他没有马上批准,而是让大臣们讨论。

不明确表示态度,就是为了引蛇出,分清楚谁是敌谁是朋友。

这个讨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延续了半年之久。

——反正现在就算是要推广那一份教材,也没有足够的教师,根本不具备全国推广的可能,不用急于一时。

讨论的时间更长一些,引出来的蛇更多一些,对以后的长治久安有着更大的好处。

何宾以礼部尚书的身份请求将回马岭矿场的教材推广到全国各地,这一份奏折被公布出来,震惊天下。

很多都想看一看那套教材里面到底是一些什么内容,竟然让何宾给出那么高的评价。

青离出版社趁着这个机会也将那一套教材印刷了几十万套,发行全国,很是赚了一笔钱。

看到教材里面一些否定儒家思想的文章之后,很多读书都气炸了。

他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思想,现在在教材里面竟然否定其中的一部分,那岂不是在说他们学那么久,学的都是错误的?

这个不能接受。

何宾作为礼部尚书,竟然呼吁将这种离经叛道的教材推广到全天下,那就是妨害名教的罪,是在刨他们儒教的祖坟。

这个绝对不能容忍。

万言书的影响也在扩散,庆熙皇帝对那一份万言书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态度来,对何宾的这一份奏折也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态度来。

这也就给了那些读书一个错觉——皇帝并没有什么预定的立场,就是想要看大家的意见。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他们必须要表达出自己的态度,要驳倒何宾,让皇帝跟自己站在一个立场,禁止这样的教材继续流传。

一时间,天下舆论汹汹,有若狂,铺天盖地的卷向了何宾这个礼部尚书。

有反驳他的,有咒骂他的,还有请求皇帝斩何宾以谢天下的。

面对这样的况,何宾不怒反喜:

“被他们这么一骂,我的位子终于可以保住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