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信息全知者 > 番外:飞升者嫦娥

番外:飞升者嫦娥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里你们可能有疑问,咋的,不死药就一颗?

首先,确实可能很稀有,是因为帝派了羿去执行任务,答应了给药,这才批了一颗下来在西王母那存着,等羿任务完成领取奖励。

其次,不死药与‘去月球的某种后续’,是一套的。而这个名额,已经被姮娥给占了。并且已经占了蛮长时间了,已经无法反悔了。

等下一批送过来,大羿恐怕已经老死了,所以说‘无以续之’。一时之间,没东西能续命了啊。

第三种可能,那就是我前面推测羿被承诺给药,是错的。

帝只是派他活,但并没有承诺给他什么。

羿的功劳足以为帝,但他更想要不死药,所以不愿为帝,想借此功劳,请西王母给兑换颗不死药。

综上,就是《归藏》与《淮南子》联合解读。

你们会发现,视角从姮娥,转为了羿。

一边是姮娥做了什么,一边是姮娥做完之后,羿的视角所经历的事。

这则故事,开始从主角,转向男主角了。

那么接下来呢?西汉之后,传说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他们结婚了……

姮娥正式在文献中,成为了大羿的妻子。

最早说嫦娥是大羿老婆的,是东汉一个叫高诱的,他给《淮南子》作注,加了一笔自己的解读。

事实上,东汉高诱的年代,‘续弦’的典故应该已经开始用了。

那时候的,根据《淮南子》的描述,继而社会上开始流传起嫦娥偷丈夫不死药,这种我之前所说的‘主流理解’。

所有有了这种想法的高诱,就在上面注解:姮娥,羿妻。

当当当!就这四个字,影响远!直接给两大上古物发了结婚证!

至此之后,魏晋、唐宋的民间简直乐坏了,呦!故事!还偷丈夫的不死药?这瓜我吃了!

相关的传说越来越丰富,两到别离的过程,越来越细节!连第三者是谁,为什么要偷药,都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清晰!有名有姓!台词都丰富多彩,心理活动越来越刻!

从此之后,直到今天,所有都认为嫦娥与大羿是夫妻。

具体的神话我就不说了,你们都知道的。

是不是感觉跟娲伏羲很像?先是俩好像没关系,然后俩的故事凑到一起,之后双方结婚,男方为无数光环在身的主角,方则为附庸,甚至是受到批判的角色。

所以越往后,羿的传说,越来越丰富了。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又开始给嫦娥加戏,将嫦娥说成‘月·’,其实就是月神的意思,别误会。

另外开始说她不是为了偷药,而是为了保护药不被坏抢走,而自己吃掉了。结果身不由己,飞向月球。

但是前面我说了,商朝的《归藏》明确表示,姮娥吃了要准备登月,但还没走,将走之际,找一个叫‘有黄’的,占卜吉凶,说我此行会如何。

由此可见,什么身不由己飞升,并没有这事。

另外绝对不可能是护药,最早的记载,就是‘窃’。唐以前所有关于嫦娥的记载,统统都是‘窃药’,‘窃’是这个故事最最核心的关键词。

嫦娥经过唐朝短暂地提升地位,之后又继续沦为花瓶。总体上来说,主角是羿,嫦娥是附庸。

也就是说,反过来,上古五帝时期,如果山海经记载了这件事,那么姮娥应该才是整个故事的中心物。

在汉代的墓葬中,有嫦娥奔月图,图中嫦娥首蛇身,甚至是首龙身,因为有龙爪般的双腿。

而她所飞向的月亮,中间画了个蟾蜍。这就跟《归藏》对上了。

但是,并不是变成了蟾蜍,而是嫦娥去的月球上,本来就有蟾蜍。

注意,这是文物,反应了汉朝时,他们认为,嫦娥与娲、西王母一样,都是首蛇身。

可是,《淮南子》竟然没有提这个事。

我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淮南子》作者,包括西汉学者,觉得这不重要,就是个故老相传的传说,说姮娥是首蛇身。

甚至于,是西汉版本的《山海经》,描述了姮娥是首蛇身!所以西汉学者们知道这个形象。

但是为什么首蛇身,这个形象怎么来的,他们不知道。

姮娥是个什么,是祖先吗?不是啊,她发明了啥?偷了西王母的不死药,又不是补天,又不是治水,又不是,没什么好歌颂的,所以觉得这没意义,也不是很了解。

所以只抓重点,将嫦娥的事迹提炼出来,与大羿的故事融合。将偷药这件事,从大羿的视角去讲述,将大羿作为主角。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可以解释,那就是西汉认为姮娥是常羲,这个说法你们应该也都知道,常羲生十二月,姮娥也是月神,所以说这俩其实是一个

对此,我有很多可以反驳的,但这里写不下,就不扯了。

总之,言归正传。

根据姮娥的形象演变,传说演变,地位演变。我们可以逆推得知,在上古时期,或者山海经古老版本中。

第一,姮娥才是核心物,甚至于她的地位可能很高,至少不可能是普通,有一定的能力,否则怎么偷药?只是因为她‘走了’……所以关于姮娥以前的事,没有太多流传,只有窃药奔月这么个事流传下来。

第二,姮娥跟大羿不是夫妻,甚至压根不认识,顶多知道大羿这个,也知道西王母那有药,所以就去偷了,偷完之后很久,生米煮成熟饭了,大羿才去找西王母请求不死药。

两者,实际上没有集!这一点在《归藏》里就体现出来了,更何谈《山海经》?

不过可能就是因为大羿求药,得知西王母的药被姮娥偷了,这才知道有这么个,继而大羿将这件事,流传了下来。

如果不是大羿流传了这个事,姮娥事件很可能极为隐晦、机密,仅限于在帝与西王母之类的物之间流传,平民百姓永远不可能知道。

还记得我说,山海经里有记载,有偷药,被处死吗?

有可能就是姮娥偷药成功的事,让不少有了效仿之心,结果正撞枪上了。

第三,姮娥首蛇身,应该是《山海经》里提到的。只不过西汉之后,关于这段文字失传了。

第四,姮娥并非吃了药就能飞,那是唐朝时才有的说法。

而在此之前,只说窃药奔月,姮娥应该有某种渠道登月。这种渠道,可能是必须有不死药才能通过。

第五……说到这里,我该揭露一个前面我隐瞒的事实了。

那就是《归藏》里的记载,其实有两个字我改了。

战国楚墓的竹简中,《归藏》上真实的文字,其实是:“昔者恒我窃毋死之药于西王母,服之以月。将往,而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恒我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没错,不是姮字,也不是娥字!

商朝易经《归藏》中记载的,是‘恒我’。

是男是,不知道!

如果叫恒我,应该是个男

后世者,因为某种目的,把这个存在定义成了转之后,便开始认为‘我’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