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日月永在 > 第四百一十八章:落日余晖(十二)

第四百一十八章:落日余晖(十二)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而一旦相持久,等帖木儿汗国在兴都库什山筑关,那陛下钦定的,封锁印度的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了。”

马大军负手开始走动起来,军重不过君令,一如当年沐春殁于刀甘孟之手那般。

西南的战况复杂,但沐春还要一脑的闷追杀,还不是因为太祖的君令压在上。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这种话,听听就成,别当真,更别随便瞎玩。

“都说说,各有什么办法?”

拿不定主意的马大军环顾一圈:“你们都是参谋出身,都看本帅作甚。”

一众参谋对视,马上就有开了

“要不,学关云长水淹樊城?”

一名参谋点在绕城而过的印度河上:“咱们决堤炸,水淹伊斯绿堡?”

“眼下时节,水位低浅,而且伊斯绿堡的地势高于城外平原,水攻行不通。”

马上提出反对意见。

“用兵之道,奇正相合,既然奇行不通,那就堂堂正正。末将建议,炸城不能停,炮阵分两波,替轰炸,时刻保持对城墙的压力,无非是多花点时间罢了。”

马大军点,眼下来看,这应是最稳妥的办法了。

“先这般,咱们试试看。”

决议很快通过,调整了炮阵的中军开始贯彻这一命令,一百门炮冲着伊斯绿堡发出了咆哮,一枚枚炮弹落在城发出耀眼火光,但伊斯绿堡的坚固程度显然要超过德里,这毕竟是一座由数十万隶耗时十余年盖成的巨城,一百门十五世纪的小径火炮,还不足以立刻见到成效。

炮火轰炸,以一种不快不慢的速度在推动着进程。

轰炸的第六天,第一段豁被炸开,但斥候仍然没有探查到具甲骑的踪迹,马大军还在等。

轰炸的第八天,豁扩大到近三十丈,城门区以及外城河被填平,马大军继续按兵不动。

轰炸的第十三天,整个南城墙沦为废墟,但让所有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里面还有一道城墙!

伊斯绿堡竟然跟南京一样,是双城墙制!

刚才炸垮的,只是瓮城。

而更要命的,就是炮弹的数量,已经不足以支持继续下去了,打完了,那什么预备手段都没了。

“增兵减灶,引蛇出。”

与一众参谋正相反,马大军反而开怀大笑起来。

“传令,两百门炮齐开,打三而停,投一个卫直接攻城。”

一众参谋一开始还有些摸不透马大军的意思,但随后便恍然大悟。

大明一直都很谨慎的应对攻城,这个时候表现出一副恼羞成怒的表,但很快的就哑火,装出一副失去后继炮弹的姿态,引诱那支骑兵出来掠阵。

只要骗出来,那这场仗就赢定了。

军令很好的被传达下去,三震天怒吼的炮响之后,驻足歇了十几天,看打炮都看腻的明军将士,向着几乎被夷为平地的伊斯绿堡发起了冲锋。

碎裂一地的砖石瓦砾早都铺成了一条坡道,明军将士甚至都不需要云梯、攻城塔之类的物件,一个个千户阵型架起铁盾,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扛过箭雨,冲到城之上!

惨烈的,短兵相接的白刃战开始了。

这是大明和帖木儿汗国之间的第二次手,也是第一次大规模的,真正意义上的攻坚战,绝不同于周金山此前的遭遇战。

周金山那次只能称之为小规模局部战役,检验不出两国之间真正的军事力量差距,而这次伊斯绿堡的攻坚战,那才是双方真正的主力相持,是一场数相加近二十万的大规模军团战。

“杀!”

先登的百户势如猛虎,横刀劈过,刀光匹练之下,是一条握刀的断臂飞起,而与他相对的敌军只是低嚎一声,整个飞扑到百户身上,张嘴咬在了百户的脖颈之处。

“混蛋,混蛋。”

百户被压在身下,疼的连连怒吼,却怎么都挣脱不了,右手的刀施展不开,几次也只是轻描淡写的在敌军的后背上留下几道伤而已,时间推移,百户的意识有些涣散,他感觉自己的脖子都快被咬下了一半,用仅存的意志,这名百户将手臂高高扬起,而后刀尖冲下,向下一落!

这把刀,将两个贯穿在了一起。

这般惨烈的以命搏命,出现在城上的各处,无论是明军还是绿教军,几乎都是悍不畏死的虎狼之兵,断了手,就用、用嘴、用身体一切可以攻击的部位,招招夺命,再不济,也是两环抱撕扯着,从城上翻下。

无数的鲜血,顺着那座碎石废墟的小坡留下,很快就从小溪汇成了湖泊。

“太可怕了。”

一名参谋看得震骇:“这天下,除我大明以外,还有如此强军?”

“五胡华、崖山跳海,我们不能一直高高在上的自负,要吸取先辈们用血留下的教训,切莫再小看这些蛮夷。”

马大军沉声道:“以前没过手,做假想敌,总觉得都是一群蛮夷能有什么战斗力,我们骨子里刻着对他们的蔑视,这种蔑视,在战场上是会夺走将士们的生命,周金山的死,还不足以让你们警醒吗?”

自打朱允炆登基以来,这么多年,大明走的太顺了。

顺到,整个军方从朱棣开始往下,没还觉得天下有可堪敌手的对手。

而一旦离开大炮的辅助,第一期火绳枪的威力还不足以影响战场的局势,大明健儿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手里的刀。

“提前吃点亏,长长记,总是好事一件。”

静静的看着战局发展,马大军说道:“如果不是当年西征太顺,那两万蒙古骑兵也不会沦落到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啊。

时间在流逝,第一波的攻城在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后宣告结束,生存的明军健儿撤了下来,第一次的攻城以均势为结果告终。

谁也没占到什么优势,死伤比例大概持平,马大军这边看到的,是冲上去的一万,变成了退下来不足六千。

四千条鲜活的生命,留在了伊斯绿堡的城

“这还是我西南军的锐中军。”

马大军有些心痛的闭上眼。

“如果换德里的省府军,亦或者陈春生带领的联军,恐怕这一波,一万一个都活不下来。

帖木儿那个跛子,能够在短短十余年内,灭掉那么多的国家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带出来的军队,不得了哇。”

后世对于帖木儿东征有过争论,那就是帖木儿的二十万军队能不能打赢当时的大明。

因为毕竟没有过手,只能作为假想敌,站在本国支持本国的角度,没看好帖木儿,不过我们可以先确定一点,那就是帖木儿东征并不是攻打大明的。

帖木儿的出兵是应本雅失里之请,讨伐瓦剌和鞑靼的。

这也是帖木儿的夙愿,帖木儿一直自诩其是黄金家族的后裔,即使已经作为中亚、西亚的绝对霸主,是真主绿教的最高领袖,但帖木儿还是接受了本雅失里这个流亡者煞有其事的承认身份的仪式。

原因就在于其明确身份后的法理,帖木儿自诩是铁木真的后代,是名正言顺的可以成为大原的统治者,要建立新的大蒙古帝国。

后来帖木儿病死,死前到底有没有跟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