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要遏制一下大禹的势
,却发现自己已然没有了遏制大禹的手段。
无他,从帝尧手里继承了
皇之位的帝舜,可以说是
族有史以来根基最浅的
皇了。
单纯只是被帝尧选中才成为
皇的他并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出身贫寒的他也没有能够坚定不移的支持他的班底。
他能够成为
皇,纯粹只是因为帝尧的个
原因。
在这种
况下,面对通过治水获得了大批簇拥以及无与伦比的声望的大禹,一个已经通过司空之位逐渐掌控了
族各种事务的大禹,帝舜发现自己已经彻底失去对大禹的控制了。
治水的工作早已经结束,他没办法再用当初帝尧对付鲧的手段去对付大禹。
现在的他,只能寄希望于大禹。
他只能祈祷自己并没有看错大禹,大禹真的没有野心,并不会因为手握大权就产生些什么别的想法。
就在这个时候,大禹主动找到了帝舜。
他们聊了聊鲧,又聊了聊帝尧。
大禹表示很羡慕帝尧,因为他在禅位之后可以安享晚年,而他的父亲鲧,只能在一身狼狈的
况下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直到这个时候,帝舜才明白,大禹原来什么都知道。
那么现在大禹回来是为了什么呢?
这已经不言而喻。
于是,就在大禹和帝舜彻夜长谈之后,帝舜昭告天下,自觉德不配位,故禅位于大禹。
三次三让。
大禹继位,成为了
族新一任的
皇。
只是,和当初帝尧禅位于帝舜不同。
帝尧禅位于帝舜的时候,虽然中间产生了一些波折,但是帝尧毕竟已经垂垂老矣,所以说是禅位,其实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现在帝舜却是正值当年。
在这种
况下,帝舜却选择禅位于大禹,其中的意味已经很明了了。
如果说,当初帝尧禅位于帝舜的时候被
禅位的味道还没有那么浓的话,那么现在帝舜禅位于大禹,但凡有些眼力的
都能看出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然而能看出来归能看出来,并没有什么
因此而做出点不和谐的事
来,因为大禹不管是从声望方面,还是从能力方面去考虑,他做这个
皇,都是实至名归。
就这样,大禹成为了
皇。
而对于帝舜,大禹也遵守了自己的承诺,选择了一块地方供帝舜安享晚年,就像当初的帝尧一般。
虽然帝舜的这个晚年可能会比较久就是了。
在这之后,大禹也是把
娇和启从羽山接了出来。
此刻,从表面上来看,从帝尧,到帝舜,再到大禹,这历经三代的恩怨
仇已然告一段落,但是对于大禹来说,他的传奇一生才刚刚开始。
鲧最初的悲剧,起源于他是天帝颛顼派下来治水的天神,而不是下界
皇的臣子,因此帝尧才会对鲧心存戒备。
如果鲧是帝尧的臣子的话,那么帝尧甚至有可能直接就选择鲧成为自己的继承者,这样就没有帝舜什么事了,更不会有这么多的悲剧。
总结来说,就是鲧虽然也是
族的一员,但是他同样也是天上的仙神。
仙凡殊途。
就算同为
族,
仙之间依旧有着难以言喻的沟壑。
在大禹看来,
仙之间明明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却偏偏还要互相
流,这就是一切悲剧的源
。
而他如果能让凡
和仙神彻底分离,凡
过着自己的生活,仙神享受着自己的逍遥,这样一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了。
抱着这种念
,大禹从某位神秘的存在那里求得了解决的方法,将
族之地分为九州,举
族之力铸禹王九鼎,镇压九州,立九州结界。
从此往后,但凡身处九州结界内,所有修行者的力量都会受到压制。
大禹希望能够用这种方式让三界的修行者不再踏足
族。
没有
知道大禹的做法对不对。
但是,所有
都能够感受到九州结界的强大。
举
族之力铸就的禹王九鼎,与
道气运勾连,而九州结界又受到禹王九鼎的支撑。
在这种
况下,只要处于九州结界之下,就算是准圣一身实力都会受到极大的压制。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九州结界设立之后,
族的领地,已然成了绝大多数修行者的禁区。
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没有哪个修行者会主动踏
九州结界的范围内。
不过,大禹虽然是天神鲧的儿子,而且还铸就了如此强大的九州结界,但或许是由于内心对这一切的厌恶的吧,大禹本身并没有修为。
在铸就九州结界之后,大禹巡视天下。
或许是因为铸就九州结界耗尽了大禹的心力,大禹最后死于巡游的途中,与此同时,他也成为了
族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
皇,因为在大禹死的时候,名为归隐,实为被大禹软禁的帝舜甚至都还活着。
也正是因为大禹死的太早了,在大禹死后,本该落
启手中的
皇之位也是横生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