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重生1983年 > 355章公司内部讨论

355章公司内部讨论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论现实生活中的真真事的新闻文体。

介于新闻报导和小说之间。

还要有一定的趣味,不能简单枯燥无味地叙述。

潘大章从到尾读了一遍,觉得有些枯燥,说教意味有些浓郁。

读起来象新闻稿件。

“怎么样,帮我指点指点。”

曾其崧期盼的说。

“我也说不出子丑寅卯,不过,我认为报告文学还是应该写得如小说一样,有一定的可读。”

“主角的形象没有凸显,经历的事没有戏剧。”

“说服力还不够,塑造力度不够。”

他觉得这篇几万字的文章,恐怕很难叩开杂志社编辑的法眼,估计很难会被采用。

当然刊登在《冈州报》文艺副刊上没有问题。

曾其崧也认为文章还存在许多问题,只是一时弄不清楚症结在什么地方。

现在听他一说,仿若茅塞顿开一样。

可是要修改又谈何容易。

“小潘老师,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

“报告文学还是要当小说来写,故事、节、物塑造,这几方面下功夫。”

“当然这也是我个意见,说实话我还真没有钻研过报告文学的写法。”

曾其崧认真地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要是经常能听听你的指拔,我的写作水平肯定能有明显地提高。”

几万字的文章,从到尾阅读,潘大章也花费了近一个小时时间。

这时黄怜香、温小芹和林姐三逛街回来了。

几个大包的东西。

很多都是衣服鞋帽,冬季穿的用的物品。

一部分是给他们两买的。

另一部分是温小芹替两位老买的。

看见郑虹和另一个男青年。

黄怜香疑惑问:“虹虹,他就是你对象?”

郑虹:“姨妈,他叫曾其崧,是南康县宣传部的,他是特意拿自己写的文章来向大章请教的。”

他笑着对曾其崧说:“我姨妈也是冈州师院的文学教授,要不要把你写的这篇报告文学给她看看?”

曾其崧赶紧礼貌客气地点:“阿姨好,阿姨是师院教授,以后要向你多多请教。”

黄怜香摆手笑道:“别听虹虹说,我一个退休的老师,又能提出什么意见。”

郑虹:“姨妈,他写的是专门介绍大章的报告文学哦,是市作协周雷主席安排他写的。要向外面推荐我们市有名的诗和作家潘大章同学的。”

黄怜香听他说是写大章的,高兴地说:“那我认真阅读一下。”

温小芹主动去了厨房帮助厨师煮饭炒菜。

不一会司机开着红旗车载着老董也回到了家。

郑虹向姨夫介绍起曾其崧。

看见老伴在看稿。

“这是小曾写的一篇关于大章文学成就的报告文学。”

黄怜香看完也提出了几条意见,跟大章刚才说的意思接近。

曾其崧都虚心接受了。

吃中午饭时,董卫东了解到外甥上次还有资格去参加市文联会议,她在糖厂负责宣传工作,每年还可以评先进。

他试探着问:“小虹,有没有打算换一个新的单位工作。听说你们糖厂这几年都处于亏损状态,上级有意想将糖厂下马?”

听他们议论冈州糖厂的事,经过前世的潘大章也知道。

85年冈州糖厂宣布倒闭,数千工重新安排,有关系的先安排,没关系的成了冈州市第一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发微薄的一点下岗工资。

前世八三年底他还跟潘云田一起押运一船十几吨削好的甘蔗去冈州糖厂。

八四年前每个村还有强制的种甘蔗亩数的任务。

八五年以后村民把田地种的甘蔗根都全部挖完。

以后整个县,甚至冈州地区,田地里都看不见甘蔗的影子。

郑虹当初中专毕业分配到了糖厂,她母亲当时还说找找姨夫,或者另外几个亲戚,走走关系,换个好点的工作单位。

郑虹年轻气盛,不愿意求

执意在糖厂宣传部一名普通的宣传事。

混了几年凭自己努力,也有一定的成绩。

假如糖厂真的倒闭的话,以后重新找工作也是一件麻烦的事。

现在见姨夫主动提起,当然高兴地连连说:“姨夫,即然糖厂会下马了,有合适的单位,肯定愿意跳糟了。”

董卫东想了想说:“明天我跟公司事部打句招呼,来公司资料室上班,行不行?这工作轻松,专门负责资料整理什么的,写写字,你即然会写文章,肯定得了。”

“小曾会写报告文学,有机会也可以帮我们钨业公司写一篇报告文学,宣传我们公司也行呀。”

郑虹欣喜异常。

有一个当部的亲戚就是好,调动工作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潘大章跟老董聊起冈州糖厂的辉煌历史以及亏本倒闭的原因。

“曾经是国家重点项目,是省级大型机械化制糖厂。”

处理甘蔗量2000吨,年产机制糖1万吨,糖果3000吨,酒1200吨,年发电360万kw。”

“辉煌时有两三万职工,糖厂还曾经颁发给厂币。”

“曾经是冈州最大的国营企业。”

“亏损的原因是分田到户,村民种甘蔗的意愿缺少了,加上冈州地区的荒地沙坝地本来就不多,适应种甘蔗的田地不多。”

“甘蔗种应量逐年下降。”

“全国最大的甘蔗种植基地在广西,那里是天然种甘蔗的好地方。”

“冈州糖厂以前之所以可以兴盛,就因为生产队都会安排一定量的田地去种甘蔗,有一定的产能。”

董卫东分析得是道。

前世的潘大章后来在挂地某县城生活了几十年。

开了一间建材店,供三个小孩读书。

也买了房买了车。

生活过得平平淡淡。

在最小的儿子以不错的高考成绩被某重点大学录取时,当晚他兴奋得喝了几杯白酒。

第二天就重生到了初中毕业时中考

这一世还有漫漫的重生路可走,不过肯定会比前世活得更彩。

潘大章两在冈州待了三天。

因为家里还有一摊子事,就开上吉普车回去了。

老董叫齐磊帮助办好了过户手续。

以后有辆车开,来往冈州也方便了许多。

开车到俞督也就一个多小时。

这个年代的公路全都是泥土路,全都是灰尘弥漫,只能时速跑60公里。

若是换作前世三十年后的高速路,半小时就到了。

“还是先回去看看家里那个别墅建得怎么样吧?”

坐在副驾的温小芹提议说。

“要不要先去你家转转,让你们古樟村也看看你温小芹找了一个能的对象,开上小车了。”

潘大章嘻笑着说。

“就你会得瑟。”

不过她也没反对。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