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明天子 > 明清恩怨录

明清恩怨录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十四年(1615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成为后金大汗,年号天命。

………………………………………………………………………………………………

六、宣七大恨,建州第四次反明,萨尔浒之战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建反明,告天誓师,努尔哈赤宣七大恨讨明檄文,开始南下,占领抚顺。明东州守将李弘祖战死,抚顺守备王命印、把总王学道、唐钥顺等拒降而战死殉国。

明马根丹守备李大成被俘。

抚顺游击将军李永芳与中军赵一鹤等,及五百守军乞降于后金,范文程兄弟亦投降后金。

辽东巡抚李维翰急命广宁总兵张承胤、辽阳副总兵顾廷相、海州参将蒲世芳、游击梁汝贵率军前往救援。

万历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一,遭后金军反击而大败,明军阵亡三千余,仅三百逃回,明游击将军张旆率领五千兵马支援清河。

七月二十,後金军攻鸦鹘关,七月二十二,攻占清河堡(本溪、鞍山铁山重镇),清河副总兵邹储贤、游击张旆、守备张云程战死,清河守军达六千四百馀覆没。

驻扎在叆阳的参将贺世贤,听闻清河有变,疾驰出塞,后金一栅,击杀百余。却没来得及支援抚顺清河,抚顺、清河的失陷,辽东大震!

努尔哈赤兵沈阳、辽阳!

明廷震动,决心北征后金。以消除对大明的威胁。

万历四十七年正月,辽东卫军两万余、明抵达辽东援军约八万、叶赫兵一万、朝鲜兵一万、共约十二万,由辽东巡抚杨镐率领,分为四路围剿后金。

努尔哈赤观察局势,发现明军行军并无规划,制定“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击作战方针。

杜松率领西路军,率先赶到萨尔浒,再次分兵两处,一处攻打吉林崖,一处攻打萨尔浒。

杜松所率西路军,被努尔哈赤以多打少击败,西路军,全军覆没。

随后努尔哈赤北上,击败了由马林率领的军队,北路军,全军覆没。

叶赫部闻明军大败,大惊,撒开脚丫子一路狂奔回到了叶赫。

刘綎率领的南路军因为路途艰难,未能按期行至赫图阿拉,也不知道西路军和北路军全军覆没的消息,被伪装成明军的后金军所骗,一扎进了后金军袋里,被围歼,三月初三,全军覆没。

杨镐坐镇中路,西、北、南三陆军被,未有动作反而召集李如柏军回师,李如柏军如同惊弓之鸟一般,被后金军哨探吓得仓皇而逃,自相践踏死了数百之多。

大势已去,前来协同作战的朝鲜军投降。范文程进言,善待朝鲜军,示好朝鲜,以剪灭大明羽翼,此乃道义之争,努尔哈赤赞同。

万历四十七年七月,努尔哈赤亲自领兵攻占开原(现铁岭),开原乃是辽东之根柢也,开原失,则辽东尽失,沈阳总兵李如桢离的很近,却见死不救。虎皮驿的总兵贺世贤远疾驰开原,被阻拦,赶至开原,开原已经被

万历四十七年八月,努尔哈赤再次兴兵攻打叶赫部,叶赫部不敌,被灭。史称萨尔浒之战。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屡战屡胜的努尔哈赤磨刀霍霍就奔着辽阳去了,在攻打辽阳城时,熊廷弼乘马趋救,督将策应,后金兵在沈阳被击败,后金军后退至灰山,熊廷弼乘胜追击,追杀至后山,努尔哈赤不敌,再退至建州界凡。当年九月,后金兵再懿路、蒲河等地,被总兵贺世贤杀的净净。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十,努尔哈赤再次兴兵攻打沈阳,总兵贺世贤、副将尤世功战死,沈阳失守。

三月十八,后金发兵攻辽阳,明辽东经略袁应泰督催总兵官侯世禄、李秉诚等出城扎营与后金兵对垒,随后于城外战败,退守城墙,二十一后金军攻城墙,袁应泰、巡按御史张铨殉国。

自此,沈阳、辽阳尽后金之手,辽河以东大小七十余城都迅速降服。

萨尔浒一战,杨镐损失十余万征辽军队,丢失辽东多数地区。

天启元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

………………………………………………………………………………………………

七、王化贞丢掉广宁的广宁之战

辽沈被攻占,后金迁都辽阳以示决心的行为,再次震动了明廷,明廷再次启用熊廷弼为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驻山海关经略辽东军务,同时有派出了王化贞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宁。

熊廷弼兵部尚书,手中只有四千兵马驻扎山海关,而王化贞却有十四万兵马在广宁城。

意见不太一致,熊廷弼觉得都打成这个模样了,完全不可能再有什么不战而屈之兵的法子了,想好怎么防守才是。

而王化贞觉得辽对后金的反抗、蒙古诸部的援助,还有大明诈降的将领李永芳为内应,自然可不战而胜。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二十,努尔哈赤看着驻扎在广宁城外三岔河设营的广宁军,非常疑惑的问范文程这是不是有诈呀,这王化贞有这么蠢吗?

范文程点肯定了努尔哈赤的判断,这就是这么蠢。

天启二年正月二十三,努尔哈赤攻广宁占领辽西四十余城池。广宁之战,王化贞刚愎自用目无敌酋,失广宁。

………………………………………………………………………………………………

八、宁远大捷,努尔哈赤病逝

天启二年,孙承宗自请为蓟辽督师,前往山海关整顿军务,筹备建设宁远城,袁崇焕任新建宁远城兵备副使。

天启五年,熊廷弼被斩首传首九边。阉党高第(攀附魏忠贤的文臣)替换孙承宗成为新的蓟辽经略。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怎么看宁远这个新冒出来的城池,都不顺眼,本来山海关外都没有明廷的城池了,这又冒出来一个,他很不舒服,但是他又没信心跟孙承宗过招,得知孙承宗被罢免之后,再次进兵度过辽河,进兵宁远。

蓟辽经略高第和总兵杨麟拥重兵于山海关,不去救援宁远。

努尔哈赤在宁远城碰了一鼻子的灰尘,没打下来宁远城不说,还吃了一大堆的炮弹,损失惨重,只能撤回辽阳。史称“宁远大捷”。

天启六年七月中,努尔哈赤身患毒疽(一说宁远城战负伤),八月十一病逝。

………………………………………………………………………………………………

九、宁锦大捷,袁崇焕被罢免

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皇太极与袁崇焕书信往来密切,两似乎是达成了议和,皇太极举兵渡鸭绿江征讨朝鲜。

袁崇焕没有驰援朝鲜,而是派修缮锦州、中左、大凌三城。再次将兵线推到了辽阳城下。

皇太极凭借着当年在萨尔浒之战中的友谊,说服了朝鲜投靠后金,两相合力,共同发动了对皮岛的毛文龙发动战争。毛文龙击败后金与朝鲜联军。

皇太极这一看,自己好像被袁崇焕给了,对方的锦州城都修到了自己家门了,而且是三城互为犄角,这燕山东麓被袁崇焕安排的固若金汤,再没有从正面击的可能。

恼羞成怒的皇太极发兵攻打锦州、中左、大凌、宁远四城,损失惨重,六月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