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如水剑道 > 第78章 翠云丹会

第78章 翠云丹会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暮色渐重,露似真珠,月如长弓。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微寒的秋风掠起,在翠云峰上、早已盘桓过千年。这一晚,却要与邙山、洛水一道,见证这前所未有的“翠云丹会”。

上清观外,一方可容百的开阔露台,架起在翠云峰上。台上秋气畅然、影端正,鲁雍真唐拓、吴天师、长源真等道门贵宾、耆宿位列上首,依尊卑而坐。各道观观主、监院,则按长幼亲疏不同,各自围着几案坐下。

几案上有茶具、果品、茶点等物,供台上道友自行取用。不时有上清观道士提来烹好的茶汤,为台上的道士宾客逐一添上。

公孙真一袭玄青双色道袍,站在露台下首,面向众,朗声道:“岁次戊申,时维秋暮。翠云峰外夕沉,共襄盛举;上清观前晚照,齐论丹道。松柏如盖兮,苍黄成云;宾朋列阵兮,俯仰诵经……今荣邀京中名道鲁雍真、吴正节天师、长源真,并安国、通玄、圣真、福唐、开元、凌空、延唐、升仙等各观道友,沐风披露,同聚在此!同赏邙山晚景,畅言丹道之趣……”

公孙真作为东道主,一番慷慨陈词过后,便拉开了这“翠云丹会”的序幕。

鲁雍真唐拓率先站了起来,淡笑中看向众:“若论修道颖悟,小道却是后生晚辈,今以虚名,愧居中位。此时与诸位道友共聚翠云峰顶,俯瞰山峦暮色,不禁心有触动。特抛砖引玉,赠诗一首:

灵秀翠云峰,天然造化功。

玄台丹鼎在,不见青牛踪。”

台上众道友听罢,皆赞不绝。更有道友遮住嘴接耳,小声猜测着这位鲁雍真的真实身份。

长源真待一众道友称赞之声转低,也站起身来笑道:“在下这几年耽于俗务、疏于文辞。今见鲁雍真珠玉在前,心中却也技痒难耐,便斗胆附庸风雅、酬和一首:

老子西出函谷关,煌煌著述五千言。

骑牛只向胡蛮去,翠云峰上留仙丹。”

台上一众道友见长源真诗文平平、却勇气可嘉,谈笑夸饰之余,也都纷纷站起,或诗或文,又酬和了几首。

坐在露台之外的几名上清观道士,便借着罩灯的光亮,执笔铺笺,将这些诗文细细记下。

一番热闹的诗文开场后,“翠云丹会”渐正题。长源真笑着向吴天师点了点,这位鹤发童颜的老道便站起身来,声音浑厚如钟:

“自道尊老子立言,为我道门定下纲本,迄今已是一千三百余年。中历南华真、玄微真、通玄真、冲虚真、庚桑子、淮南子、张天师、抱朴子、云牙子、陶弘景、孙思邈、袁天罡、李淳风等百多先贤,以至于有今之气象。然而修道之法,却如抽枝展叶、渐生不同。统而论之,俱称为丹道。”

长源真见台上一众道友均屏气凝神、专心聆听,便故意发问道:“吴天师所言在理。那么何为丹道?”

吴天师会意笑道:“长源道友倒有些心急!”众皆笑,他接着道,“丹道又分外丹、内丹两途:

外丹者,汲汲于炉火、孜孜于鼎镬,以金石木、乃至生灵骨血为料,炼作丹药,服食后登仙长生。

内丹则不然,以凡胎为炉鼎,炼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道归无极,以至不死长生之境。”

圣真观观主毛庆元忽道:“若如吴天师所言,在座道友中,倒是修外丹者居多了。只是吞丹而登仙的,却是一个也没有。”

通玄观观主曲炳玉接过话道:“毛观主所说,岂不是废话!若我登仙了,还来这里嘛?仙下凡么!”众听了,轰然大笑。

毛庆元也不生气、随着众笑道:“那么敢问吴天师,于外丹之道,可有高见?或是炼丹的一些妙法心得,也可赐告在座道友!”

吴天师笑道:“老道这把年纪,一向浸内丹之道,外丹之道却知之甚少。不过对于内、外丹道的比较,却得了一些粗浅之见,言而总之,便是“七远”和“七近”。或可供诸位道友品评!”

台上众道友皆道:“愿闻其详!”

吴天师微笑中,却已露出几分认真来:“内丹之道,固本培元;外丹之道,舍本逐末。所谓‘七远’者:遗形取,仙必有根,存亡一体,取悦声色,晚修无补,金丹延龄,身心不一。”

“所谓‘七近’者:专心玄道,至真无为。希高敦古,克意尚行。尘界自修,专不二。崇尚方外,摄生为务。保国取胜,静以安身。痛改前非,重视晚节。忠孝贞亷,不修自得。”

升仙观观主师育成神色严肃:“吴天师,照您所言,外丹之道便是一无是处?贫道倒觉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内丹之道固然有几分道理、却虚无缥缈,修行方法上也是各行其是,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纲目。反而不如外丹之道‘吞丹成仙’来的直接。”其他道友听罢,多点称是。

吴天师虽遭质疑,却面色如常:“外丹之道自然有用,或在内丹之道大成时,可以作为辅助。我所推崇内丹之道,却也不是无根浮萍,在座有修行内丹之道的,大概也都可以感觉到,若行功,后天之气其实已经在巩固身了。”

有的道友听完,却也认真地点了点。吴天师又道:“至于内丹之道如何修行,今丹会,却有更胜老道的,可以为大家梳理一些。”

这时,公孙真又从座位上起来,站到了下首。他目光微凝、神逸然:“我辈修道,所为者何?”

露台上众道友听他说话,却都是一惊。心中虽已冒出各式各样的答案,却都仿佛心照不宣、没有盲目开应答。

公孙真看了看场上众道友,缓缓说道:“为躲灾避祸?为山中逍遥?还是为长生不死?贫道觉得,都不是。真正的修道,便是生灵要挣脱这一身躯壳所限,将‘、气、神’不断修炼进,突红尘桎梏,神游天外。这便是终极目的,更是唯一之途!”

“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修道者而言:一为混沌,对应道种;二为阳,对应雌雄;三为、气、神,对应下、中、上三处丹田;万物为眼中所见、目之所及的生机之物,对应生灵。凡生灵者,皆可修道;而为众灵之长,修道则最为迅速。”

“至于道门修行之法,贫道白首穷经,归出六个阶段:一为筑基,二为炼化气,三为炼气化神,四为炼神还虚,五为炼虚合道,六为道归无极。要之,不离‘、气、神’三宝,而气为中核。也就是说,修道必从‘练气养气’开始,以‘坐圆守静’辅之。‘练气养气’共五步成法:吐纳、胎息、行气、采气、服气。‘坐圆守静’共四层境界:定心,守一,存思,坐忘。”

“这其中易数,贫道曾反复推演过:‘练气养气’五步成法,融蕴五行;‘坐圆守静’四层境界,对应四时。两者相加,其数为九,进阶之数为六。而九、六之数,正合阳。因此我道门修行,便是以六驱九、炼三还二、合二为一、持一归道,是逆天而行的一条艰之途,非大毅力、大智慧者不能抵达。”

“再说‘、气、神’三宝。,即体凡胎,与先天之气感,成先天元,分雌雄两。生为雄,则曰先天阳元;生为雌,则曰先天元。气,道书写作‘炁’,有先天之气、后天之气之分。先天之气,封藏于眉关‘天心’内,非后天之气不能引动;后天之气,既呼吸之气,呼接天根、吸接地根,绵绵若存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