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
毕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昇没有采用。
不过,李战则是站在巨
肩膀上的
,这个木活字其实是最简单的,也是最省钱的,而木活字可不是毕昇发明的,创制了木活字的男
叫王祯。
山东东平
,是一位农学家,做过几任县官,他留下一部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农书》。
王祯关于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选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这本书内。
他在安徽旌德请工匠刻木活字3 万多个,于元成宗大德二年试印了6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见效率之高。这是有记录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
王祯在印刷技术上的另一个贡献是发明了转
排字盘。用轻质木材作成一个大
盘,直径约七尺,
轴高三尺,
盘装在
轴上可以自由转动。
把木活字按古代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
盘内的一个个格子里。他做了两副这样的大
盘,排字工
坐在两副
盘之间,转动
盘即可找字,这就是王祯所说的“以字就
,按韵取字”。
这样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减轻了排字工的体力劳动。是排字技术上的一个创举。
随后明、清两代,木活字普遍流行,各省的祠堂,常用木活字排印家谱、宗谱。崇祯十一年(1638)以后,京城发行的朝廷“邸报”,也改用木活字排印。
李战直接将自己从大百科全书上抄下来一本王祯的《活字本方志》丢给了将作监大匠,那位大匠看了看后一个躬身道:“十天...!”
李战露出开心的笑容。
..........................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