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如修仙界的‘仙机’定位准确,但总不至于跑错路也就是了。
同时,林·紫霄还查到,相关部门一直坚持对
帝墓等帝王陵采取“不主动发掘”的原则,“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
同时,网络上也都说,这便是
帝墓未曾被发掘的原因。
可是问题来了。
帝墓附近还有十几个陪葬墓,连这些陪葬墓,都全部被倒斗的盗墓贼给盗过了。
为什么
帝墓却一直未曾被盗墓贼光临过?
而且,自己看那些里,什么‘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
点烛,鬼吹灯,勘舆倒斗觅星峰。
水银斑,养明器龙楼宝殿去无数;窨沉棺,青铜椁,八字不硬莫近前。
竖葬坑,匣子坟,搬山卸岭绕着走;赤衣凶,笑面尸,鬼笑莫如听鬼哭之类的。’
这些东西,虽然听起来有些玄乎,但林·紫霄觉得,还是有些‘道理’的。
或者也不能说是‘道理’,而是……
家是真有这些职业,就算没那么玄乎,但
家盗墓贼也都是‘专业’的。
不然为什么那些大鼎帝王墓、王公墓什么的,为什么基本上都被盗过了?
他们是怎么准确‘定位’地下那些个千年古墓的?
肯定有
家自己的手段嘛!
这就是
家的‘专业’!
那么问题来了。
家这些‘专业
士’,都已经将
帝墓附近所有的陪葬墓都给搬的差不多了,为什么就是不动
帝墓?
总不能是对
帝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同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吧?!
这其中,必然是有一个重要原因的也就是了。
而且,林·紫霄还在网上查到一个事儿。
在历史上,对
帝墓颇有“好感”,并大规模盗掘的事件比比皆是,唐末黄巢曾率领十多万大军差点把
帝墓挖了个底朝天,五代耀州刺史温韬也发动军民对
帝墓下了毒手。
甚至到民国时期,孙连仲也带领军队在
帝墓挖了几个月。
这就足以证明,肯定不是盗墓贼不想挖,而是挖不了,没法挖!
那到底是为啥挖不了呢?
那么,很可能是
帝墓的建造也有修仙者
手,一般
自然是挖不了。
譬如随便来些阵法之类的守护,在阵法失效之前,凡
便别想将
帝墓给挖开!
而就在此时,手机响起。
七副部长发来了飞信消息,而且内容还不少。
林·紫霄大致扫了一眼,发现是七副部长发来了官方关于
帝墓的分析和研究资料。
根据官方资料显示:
帝墓的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
两部分组成。
堑壕
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
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
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
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
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
帝墓?这简直就是一个堡垒?
(ps:本月最后一天,再不投月票就真的作废了呀,童鞋们,咱咱求点月票丫~!另外,明天,求九月份的保底月票,九月……欢颜准备拼一波,冲击月票榜!冲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