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开局一座玉门关 > 第385章 报纸发行

第385章 报纸发行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可以说这一份报纸密密麻麻的,上面全部都是货,因为第一期的内容比较多,整个报纸第一期的内容大概由三张报纸组成。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做的不错,如果印刷数量十万份的话,大概需要多久?如果运送到整个大汉所有的主要城市又需要多久?然后将这些报纸至少每个村庄要有一份的话,又需要多久?你们有没有做过统计?”霍刚讲报纸放到旁边开问道。

“印刷三天就可以完成十万份的印刷,印刷商行已经新组装了三个印刷流水线,并且培养出了足够的工。运送到整个大汉所有城市的话,我们采用快马运送,七天的时间,普及到所有的村庄的话,这个时间大概要十五天。”

“也就是说,印刷以及运送就需要十八天的时间?”霍刚开问道。

“如果是从印刷,调整印刷生产线等也差不多需要两天的时间,一共二十天。”杨武给出了一个合格的数字。

“嗯,剩下十天的时间准备下个月的内容,应该问题不大,以后报纸给文化部管理,下个月具体发布什么内容,你们内阁方面自己决定。

另外,内容的安排要预留出部分随时都可以替代的内容,如果有紧急事件的话,随时都可以替换。”

“是。”

“这样一份报纸的印刷和纸张成本是多少?”霍刚又问了一句,这个很关键。

“目前一张纸的成本虽然我们采用了是最普通的纸张,但是一张纸的成本也要达到10分钱。”

“嗯……这样的话,按照50分钱一份报纸售卖吧,各个村庄的报纸由政府补贴。”霍刚想了想直接开道。

“是。”

50分的价格一点都不便宜,这意味着一份报纸的价格大概相当于12.5公斤粮食了。普通的工一天的工资才不过8分钱而已。不过这报纸印刷出来,其实也不是给普通看的。

普通六七天的工资才能够买的起一份报纸,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肯定是舍不得买的,不过每个村庄如果政府补贴一份报纸的,那就无所谓了,因为这报纸的内容普通看完之后,他们知道就行了。

霍刚需要的就是一个信息普及的渠道,至于它们主要销售的对象自然是一些读书,士族阶级以及商等等。

整个大汉八十万,这些恐怕就可以卖出去数千份,剩下的报纸到时候能不能卖出去霍刚其实也不知道,不过按照十万分印刷也没有问题。

因为他可以预见这报纸到时候估计不仅仅是在大汉,在周围的国家也是会有购买的。

只要有买,霍刚就是会卖的,因为这也是宣扬大汉的机会。

“是,属下明白。”杨武直接点了点

“行了,就这样吧,在元宵节之前第一批报纸直接放出去,另外告诉吴平,如果关于中元纪年的事无法确定的话,就随便确定一个就可以了,我们记录的就是历史。”霍刚想了想,又直接代了一句。

“是。”杨武点了点,他知道这个事,如果实在是不知道的话,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杨武这边回去很快就找了吴平,知道了霍刚的话之后,吴平他们商讨了一下之后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他们决定采用今年为黄帝纪元3625年,按照这个纪年的话,霍刚稍微换算了一下就知道他们采用了公元前2997年那个数字作为黄帝纪元的元年。

对于这个,霍刚直接就敲定了,因为采用哪一个都可以。

既然确定了,那么黄帝纪元的说法霍刚自然也不会采用历史上的说法,因为按照大汉流传的说法,霍刚乃是天上所有神仙的化身,也就是什么昊天上帝,盘古之类的都是他,那这个自然就是要比黄帝的格高。

所以在确定了之后,在报纸的下面也有了一篇关于纪年的说明。

“按照首领的命令,从今天开始整个大汉的通体纪年方式将会采用中元纪年,所谓中元纪年乃为中华文明之元年为纪年起始,也就是上古时期上天派遣下凡第一个领导中华文明诞生的第一个领袖皇帝的诞生,这也意味着中华文明的正式起源。”

“也就是在这个时间,中华文明可正式称之为华夏,称之为中国,故以这一天为中元纪年元年。”

“而今为中元纪年3625年,后续所有史书都将以中元纪年为主纪年,大汉纪年为辅,故今年为中元纪年3625年,大汉二年。请各级政府以此为准确时间记载。”

“后续政府将每年开始印刷历作为相关纪年法。”

这份公告也是直接印刷在报纸上面的,当然报纸上面也是有具体的时间的。

而之所以印刷了最后一句话,是因为在确定了具体的历法时间之后,居然又触发了玉门之灵的奖励,这一次的奖励倒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而是一整套经过后世细演算之后的万年历,而且印刷还是后世的印刷方式。

主要是……虽然说是万年历,当然也没有万年之久,只有一千年的万年历,但是几遍如此如果采用这个时代的印刷的话,怕不是得有几千上完本,而后世那种细小字体的印刷方式,让它一共加起来倒是也没有多少本。

这上面只有基础的历法信息,其他的一些七八糟的信息没有,不过就算是这样,也已经算是非常变态的了,至少比这个时代的历法是要准确的多。

这一套历法同样是两套,第一套自然是采用公历历法也就是大概一千年后才会发明的历法,而另外一种就是传统的农历历法。有了这个的话,那么每年印刷历到时也是一个很简单的事了。

这个时代对于民间来说,都是自己估算的,但是有了历,基本就都可以知道了,而且今年一个冬天整个焉耆国的所有芦苇丛几乎都已经被收割,这些芦苇足够明年造纸使用,按照目前的造纸来说的话,一本历也没有多少钱。

第一份报纸的印刷速度很快,当它彻底印刷结束之后,第一批报纸自然是最先运送到玉门关的,在报纸送过来的时候,玉门关里面一些年级比较大的孩子已经被集中了起来。

这些孩子就算是第一批的报童了,他们在上学之余的任务就是送报纸,每天可以赚取一定的零花钱,这些钱比正式上班的工要少,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已经算是很多了。

他们先是被集中起来培训了几天,然后等报纸运送过来之后,玉门关里面立刻一个个带着特质的绿色小布包的报童就出现在了玉门关大大小小的街道上面。

“卖报了,卖报了,大汉第一届内阁政府正式宣布组阁,向首领宣誓效忠!”

“卖报了,卖报了!看报了,大汉第一届内阁政府正式……”

随着这些报童不断的呼喊,瞬间吸引了无数的视线,正在大街上逛街的魏征听到这些报童的声音都愣了一下,这样的事普通的小孩子怎么可能知道。

不过他立刻就直接叫住了一个小孩子:“喂,小家伙你说的卖报是什么意思?”

“这位老家,卖报就是我们的报纸,上面有记载大汉政府的一些信息。”这个报童立刻语气恭敬的开道。

“哦?这个怎么卖?”魏征立刻看到了这个报童旁边的那个绿色的袋子里面所装着的纸张,他自然也看到了上面的字迹。

“50分。”报童立刻开道。

魏征愣了一下,这个价格……比他想象中的要低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