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颜面,还不如就当个教授来的好。
那些评上院士的数学家,也都希望赵奕能评上,否则他们都不敢说自己是‘数学院士’,普通
肯定会这么想,“赵奕都没评上院士,你凭什么能当数学院士?成果比赵奕高?”
这就尴尬了。
其他领域的学者们,也纷纷发表了看法,但只要是发表看法的,就都是对赵奕表示支持,没有
会在这个时候,敢逆风而行说不支持。
事实上,学术圈可不和谐。
学术圈和其他圈子,说白了也都差不多,一片和谐是不可能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一样,做同样研究的就是竞争对手,不同研究也存在‘学术鄙视链’。
在针对院士的增选上,各方的心思就更多了。
赵奕评选院士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太年轻,就像是钱智金分析的,一个年轻的凭借成果上来了,肯定会影响那些‘熬资历’、‘拼
脉’的老
。
以后的院士增选都会重成果,也许有些
连评选资格都没有了。
这些‘熬资历’、‘拼
脉’的老
,肯定不愿意赵奕被选上,但到了这个地步,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
现在来看赵奕评上,肯定比不评上好的多。
评上,只是对未来有影响,评不上,肯定会引起舆论沸腾,到时候事
就闹大了,也许谁投的反对票,都可能会被曝光出来,真出现这种
况,投的反对票的
,名声肯定会受到重大影响。
所以没有
敢站出来反对。
当然了。
其他领域的学者有看法也没用,赵奕得到了国内数学界的肯定,数学界的
士都为他发声,也就是都对他选上院士表态支持。
这就足够了。
科学院的院士评选,是由各个学部复杂的。
赵奕评的肯定是‘数学院士’,自然由数学物理学部负责,有资格投票的是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
其他领域的学者反对,也没有任何的意义。
所以说得到国内数学界几乎是‘全体的支持’,赵奕可以说提前锁定了‘院士’
衔,差的只是个评选过程而已。
在媒体、网络讨论沸沸扬扬时,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公示了第一
院士增选评审结果,赵奕的名字赫然在列。
赵奕也接到了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发来的信息,说他通过了数学物理学部的,有关院士增选工作的第一
评审。
同时也有好多
发来祝贺消息,像是刘贺敏教授,
脆直接发来消息说,“祝贺你评上了院士!”
“放心吧,一点问题没有!”
“今年数学物理学部有七个增选名额,但估计是满不了了,因为有九个被提名的数学教授中途放弃了评选。”
“对了。”
“顺便说一下,其中就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