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签到明末太子朱慈烺 > 109,郑亲王含恨撤军,朱慈烺誓夺沈阳

109,郑亲王含恨撤军,朱慈烺誓夺沈阳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说出撤军的命令时,济尔哈朗感觉心都在滴血。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满清的力可不像大明这么充足,现在的满清控制区域是辽东和内蒙,看起来疆域似乎相当广大,但都是地广稀的地方,实际上非常的有限。

这就导致大明可以在和满清的战争之中承受一次次的失败,但满清的任何一次失败都堪称伤筋动骨。

在数量如此巨大的伤亡面前,继续打下去已经不可能了。

济尔哈朗虽然是辅政王,但他并不是真正的皇帝,他所能够控制的其实也就他麾下的镶蓝旗而已,在其他八旗的统兵将领明确提出撤退的况下,出于维护政治盟友利益的打算,济尔哈朗也很难违逆众的意愿。

别忘了,盛京城那边还有一个多尔衮虎视眈眈呢!

听到济尔哈朗的命令之后,众多满清的将领们都是不约而同的松了一气。

尖锐的鸣金声开始响起,无数的清军将士们犹如水一般后退,撤回大营之中。

济尔哈朗表颓丧的瘫坐在椅子上,再无前几那般挥斥方遒的风采。

众将在济尔哈朗的身边,气氛也慢慢变化,变得悲伤而凝重。

悲伤自不必说,是对于那些英勇战死在此地的满洲勇士,蒙古朋友和汉仆从。

至于气氛的凝重,则是主要针对事后。

满清在战场上已经好几年没有被大明击败了,至于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更是极其罕见的事

可以预想的是,此战过后,满清的内部必然会因此而产生一些变动,作为满清的高层,在场的这些军事贵族现在就要开始思考,接下来的政坛之变中究竟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突然,济尔哈朗开了:“对面领兵的是谁?”

短暂的沉默过后,有回答:“是明国蓟辽总督吴三桂。”

济尔哈朗冷笑一声,道:“吴三桂俺是知道的,他不可能有这个本事。”

又有道:“看起来似乎明国的主力援军到了,那应该就是襄城伯李国桢。”

济尔哈朗沉默半晌,道:“李国桢此籍籍无名,当真能有这个本事?”

过了一会,又有道:“若都不是这两,莫非是李国桢的监军,那位大明太子朱慈烺?”

马上就有道:“可是那太子才十五岁!”

济尔哈朗沉默了更长时间,道:“应该就是这位太子了。俺一直以为,什么所谓的守住北京城,击败李自成都是明国吹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提振士气。但是此战打下来……嘿嘿,兵分两路,突然袭击,藏匿红夷大炮到关键时刻才使用,这位明国太子虽然年轻,但是用兵老辣,不在太祖、太宗之下啊!”

济尔哈朗的话说完,在场的所有满清将领顿时震惊。

太祖太宗,说的当然不可能是大明的,而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黄台吉!

这两位可都是公认的战争奇才,努尔哈赤不必多说,十三副甲胄起兵,从无到有建立后金,萨尔浒之战以少胜多更是被津津乐道。黄台吉同样也不遑多让,在位十几年间降服漠南蒙古,松锦大战大明军,南下包围京师攻济南,完全取得了对大明的战略主动。

努尔哈赤和黄台吉,不知道被多少满清将领视为战神和心中偶像,心心念念想要效仿追随。

如今,济尔哈朗身为努尔哈赤养子,黄台吉最铁杆和忠心的支持者,居然说明国太子朱慈烺用兵不在这两之下,对在场的满清将领心中造成的巨大震动可想而知。

但是,碍于济尔哈朗的身份,在场没有敢反驳他,只是在心中默默的记住了这番话。

济尔哈朗感慨一番之后,站了起来:“好了,还等什么?撤吧,趁着天没黑,现在就给俺撤退!”

说完这句话,济尔哈朗慢慢的走下了指挥的高台,在阳光的照耀下,他的身形显得有些佝偻和苍老。

在济尔哈朗的命令下,刚刚撤回营中的清军再度行动起来,拔营北撤。

这一仗打到这里,清军所有的战略目标都已经失败,停留下去毫无意义。

清军的北撤,很快就被山海关内的明军所察觉。

顿时,山海关内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建撤退了!”

“大明赢了!”

“大明万岁!”

众多山海关内的明军士兵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吴三桂站在群之中,心中自然也是高兴,毕竟这是一场吴三桂也参与其中的胜仗。

但高兴之余,吴三桂心也不免有些复杂。

赢是赢了,可这种赢法和吴三桂想象的大不相同。

吴三桂原本觉得,应该是他坐镇山海关多次击溃满清,济尔哈朗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含恨而去。

现在倒好,济尔哈朗是真的含恨而去了,但在那之前济尔哈朗差一点点就把吴三桂打傻了,若不是吴三桂及时认怂请求朱慈烺出兵援助的话,那吴三桂现在估计不是在山海关内享受胜利,而是在狼狈逃跑的路上了!

吴三桂想到这里,也是忍不住叹了一气,目光缓缓移动,落在了不远处的朱慈烺和李国桢身上。

李国桢喜气洋洋,整张脸上的笑容都要满溢出来了。

“太子殿下,咱们这一次可是大胜,大胜啊!”

如果单单是看山海关的话,似乎只是一场普通的防御战胜利,无非就是让清军的损失比平常多了一些。

但若是放眼战场全局,况就完全不同。

先看看战争发之前的局势,那时候的李自成盘踞在保定城招兵买马,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继续北上再度进攻北京城,满清更是蠢蠢欲动,打算趁着大明和李自成相互征伐的时间点渔翁得利,占领山海关甚至是北京城。

可以说,当时的大明依然是非常危急的一个况。

但现在呢?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战斗,南线明军在英国公的率领下击溃了李自成在固安之战后收拢的兵马,成功的收复保定,进一步的将势力朝着南方扩展,已经非常接近黄河,眼看着就能打通和南方大明控制区的通道。

在北线,朱慈烺又成功击退了满清对山海关的进犯,给满清造成了相当惨重的损失。可以预想的是满清必然会因为这一次失败而产生内部动,由此会给大明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解决内部问题。

如果说之前的大明还处于一个icu病房每重症观察24小时监护的话,那现在的大明就已经从icu病房转到普通病房,正式开始病康复疗程了!

李国桢作为这一次战争之中的北线主将,应对的是比李自成还要更加穷凶极恶的建锐,然后成功的击退了建

毫不夸张的说,李国桢此战过后必将名动天下,荣华富贵什么自不必说,载史册千古流芳更是妥妥的,你说这怎么不让他欣喜若狂?

朱慈烺的反应就比较平淡了,他笑着说道:“赢了赢了,很不错,大家都辛苦了!”

朱慈烺说话的时候,目光并未落在李国桢或者吴三桂的身上,而是看向了面前众多正在欢呼雀跃的明军士兵身上。

这些士兵们很多身上都带着伤势,伤处缠着白布,但依然能看到鲜血渗透的痕迹。

还有在战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