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这个异界需要革命 > 第三十二节 悬壶院最拉风的弟子

第三十二节 悬壶院最拉风的弟子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内舍。内舍两年一考,公私两试和两年考都是优等,才能升上上舍。到了上舍,就不用考试了,可以直接委任各种官职。大多数上舍生,都选择出任朝廷官职,少数才会选择留校,充当学官。因此在太学很难见到上舍生。

监书库是一种学官,负责管理书库的,算起来,刘知易见过的那个守藏吏只是监书库的手下罢了。

所以李问寒的名,一下子就吓住了这群外舍生。而他现在邀请刘知易一个新学的学子,是给了极大的面子,刘知易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所以他冲李问寒笑了笑:“在下还在吃饭,还有许多问题跟同学流。就不打扰李学长了。”

他拒绝了!

李问寒十分惊讶,冷哼一声,拂袖走了。

外舍生们欢呼起来。

太学虽然管理松懈,也不存在以势压,可是心中的高下还是有的,李问寒这种学阀,在外舍生面前态度傲慢,别真拿他没办法,因为李问寒的学问,也是实打实的。

问寒?刘知易不由怀疑,这也是个问字辈的。讲究辈分的,往往是江湖医家。不知道找自己有什么事。

一顿饭吃到了学校出面赶才结束。

下午的课一改往严肃的氛围,一群学生围着刘知易讨教问题,斋长张景也不管,反而侧着耳朵在一旁偷听。

刘知易倒也不吝啬将一些超越时代的医疗知识公开,这些学生,毛病虽多,可他们代表了这个世界最高医学水平,他们毕业之后,将更先进的医疗知识带到各地扩散开来,收益的是全类。

他们问的问题五花八门,因为这些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本就五花八门。像许多福家,世代骨科,也只对骨科感兴趣。尤所为痴迷各种疑难杂症。李园家研究病疫的。熊纨家最特殊,专攻科。

此时他们对刘知易引的细胞学都很感兴趣。

因为这关乎到致病最核心的机理。

只是很可惜他们看不到细胞。

不止一个感慨:“刘兄所言甚妙,可惜不得一见。微要三品以上的高手才能做到。”

医家三品,就能做到微之境,能看到水中的病菌。可惜三品医家太少,就连悬壶院的掌院也只是一个四品。三品以上的医者,整个国家都不多见,京城之中,众知道的,也就是太医院的院使是三品,其他太医四品都少见。

刘知易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医学要进步,研究病菌级别的微观领域必不可少,可缺乏研究的工具。高手凤毛麟角,既不可能大规模投研究,也没有时间力去做研究,真正能耐心做研究的,还是学校里这批科学社畜。

解决的方法也不难,造一台显微镜就是了。

于是他说道:“这倒也不是难事,在下有一妙法,可助诸位探查微之境。”

刘知易说完,立马发现远处偷听的斋长张景竖起了耳朵。

纷纷催问。

刘知易看了张景一眼,突然有了主意。

压下了话:“此事到此为止,在下还需要与斋长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造显微镜,他知道原理,但流程复杂。他用过的显微镜,都是现代工业品,流水线作业。这时代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必须找能工巧匠来做。他一个做不了。

另外,他能预见,医疗器械的改革,一定能在悬壶院这方天地中造成巨大影响,是个出风的好机会。他风出的够了,这种没有实际作用的风,他决定让给别去做。卖张景一个,他发现这个极好面子。

当然不纯粹是结张景,这件事整个班都要参与,但张景是斋长,他牵最合适。

颇有些失望,就好像听故事,刚到房花烛,衣服脱了一半,突然下回分解了。

张景则猛的转,脸红到了耳根,一副心脏狂跳的病理特征。

刘知易缓和众绪,硬转话题:“对了,诸位。这两我不在院里,不知道董封那个疯子怎么样了?”

刘知易是从隔离状态被带到王府的,隔离又是因为跟董封有接触,大家怕董封下毒,感染到他们。

现在提起董封,果然成功转移了话题。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