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这个异界需要革命 > 第两百四十七节 这是我的买卖

第两百四十七节 这是我的买卖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刘知易马上强调:“这不是纳捐,是存钱,会给利息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个油滑的商马上正色:“对对。是存钱,给利息。小受赢氏厚恩,不敢不报。小有一笔散碎银子,如果大不弃,就存银行。小保证,不会取的。”

明白了,他们以为这是赢郡接着办银行敛财,所谓给利息什么的,他们根本不当真。谁敢管嬴悝要利息,可是很奇怪,嬴悝的债券在赢郡当地已经开始作为货币易了,在京城,这些商竟然以为办银行是借敛财。

至于原因,可能跟赢郡大多是本地商,而且多在赢水上讨生活,能看得见嬴悝将银子投了剿匪上。而这些在京商,做的只是将赢郡物产送到京城,将京城物产送到赢郡的贸易,跟赢郡地方接触不多,轨迹两点一线,港对港,少有在赢水上活动的。

也有可能是章程写的太唬了,将一条条嬴悝铅笔签名的授权,誊录上去。什么许可印刷银行券,许可发行债券,许可开设分行,许可存贷、汇兑业务等等。太多条款,让这些商觉得像巧立名目,不由联想到到封建官府的风气,不怀疑上敛财才是怪事。

想明白这点,刘知易继续解释:“银行,跟各位做的买卖一样,是一个买卖。不是官衙。”

果然有所变化,没有说话,相互之间用眼神流了一番。

刚才说话的外地商马上追问一句:“可是刘公子的买卖?”

刘知易正想说这是嬴悝的买卖,突然觉得这么说,恐怕比说银行是官衙更让这些忌讳。

替嬴悝担下这个名义,回信里解释一番。

“是在下的买卖。”

刘知易点

脸上露出笑容:“原来如此。既然是刘公子的买卖,小怎敢不支持。小家中尚有一千两,不,一万两闲散银子。就存公子的银行。至于利息,就免了。”

素不相识,借一万两银子,还不要利息。这商觉得自己可以借此结嬴悝的好友。

刘知易笑而不语。

其他一一表态:“小也有一万两闲散银子。”

“小也是一万两。”

“小也是……”

一二十个都愿意拿出一万两银子,那群贵族范儿的商最后表态。

“我家中有一万五千两!”

“我两万两。”

“我也两万两。”

“我两万五千两。”

“我三万两。”

这些在这种事上,竟然也要分个三六九等,跟普通商拉出距离。刘知易突然觉得,这些将来会死的很惨。他们是占了赢郡商业不发达的便宜,等商业的力量滚动起来,社会会教他们做

等所有表态完后,刘知易抱拳感谢,同时表态:“诸位高义。不过这是一笔买卖,在下也要从中赚钱的。所以该给的利息也会给,诸位存取自由。”

赶完这一场,还有下一场,这次在太学。

太学墨家,一个朴素的茅屋中,刘知易见到了一个中年工匠。

安静,体魄强健,给一种很健康的感觉。就是穿的寒酸了一些,衣烂衫,只比乞丐净点。

可是此出自巨富之家,一出生就锦衣玉食,谁能想到,却了墨家,从此身体力行,不劳作不得食,自食其力。倒是没有跟家族脱离关系,相反,墨家兼,他对家族也没有偏,他所有

刘知易其实能理解这种自幼就在物质上完全满足之后,追求神世界的。看到此神安宁的模样,就知道他其实很幸福。

家中经营着京城最大的书局,养着数百工匠雕版印刷,他从小接触,后来了墨家,以此谋生。他有修为加身,水平比一般工匠更佳,名气很大,他的作品往往是豪门大户争相收藏的目标。可是他的工钱又很低,这就造成一种现象,找他做工的每天都要排队。找他刻一副图,就能吃几代了。

可这也怪,他的手艺明明已经是艺术,却继续以匠的方式生活,只取微薄之力,这叫做不取不义之利。此什么都能雕,雕木、雕玉、雕石,他来者不拒,而且只收普通匠的工钱。为了躲避那些每天追着他的,他每行踪不定,总是悄悄出门,找一处集市,然后摊开牌子,等上门。他名气大,可不用名气牟利,也不乔装打扮,他不在乎浮名,也不怕以身份示

夏京城中,坊市数百,因此很难有找到他。他的许多作品,都被偶得。许多藏家看到,湛的手艺,用在普通材质上,都不禁扼腕叹息。有巧合遇到他的富,往往不惜倾家产买来最好的璞玉,请他刻印,而且舍不得卖,因为打算传家。

这样一个,找他很不容易。幸好他是墨家,刘知易拜托太学墨家弟子寻找,找了旬月,终于找到他了。

但此不慕浮名,别说刘知易了,就是太学学正请他,都未必请的动。墨家纪律森严,墨家掌院让他做事,倒是可以命令,但墨家掌院比他还执拗,谁的面子都不给,而且更不好找,因为墨家掌院也是这德行,不知道躲那个集市做工去了。

刘知易能打动他,是找给他传了一句话,告诉他请他用雕刻传国玉玺的刻刀,雕一面版。

艺术家级别的工匠,尤其是墨家的工匠,功名利禄打动不了他们,可工具却能让他们痴迷。

所以今天这个刻工不但没有拒绝,反而在太学等了刘知易一天。

得知况,刘知易赶紧致歉:“鲜于先生,学生不知先生归来,让先生久等了。”

名鲜于公枢,这个姓氏出自西戎,戎朝时迁中原,学会了雕刻印刷技术。

鲜于公枢平静道:“无碍。久闻刘公子大名,公子所制显微镜,神乎其技。在下叹服!”

刘知易能请动墨家帮忙,主要就是显微镜这个巧工具,让墨家惊叹不已,不少墨家工匠很认刘知易的名。尤其是鲜于公枢这样的大师,只认技术,不认名气。

“鲜于先生夸赞,愧不敢当。”

一边客气着,一边拿出一副图样,纸币大小。

鲜于公枢看着直皱眉,他向来不挑活,客让刻什么,他就刻什么,但今天反差太大,雕刻的图案过于粗俗,实在看不下去。

都什么啊,外面一圈铜钱做边饰,主要图案有金银锭,有五谷杂粮,有绸缎布匹,有油盐酱醋,一坨杂无章的物品,毫无美感。就算刚学徒的画师,也画不出这样的图案。可偏偏这幅画画的极为致,每一笔都见功力,将纹路画的十分细微。

“这是一张银票?”

京城里的大钱庄会印刷银票,朝廷也曾经印制过宝钞。但钱庄的银票,流通不大,因为面额很大,小到百两,大到万两,明显不是作为货币用的,而是方便豪门大户的大宗资金流通。银票的防伪,靠的也不是复杂的图案,而是暗记、笔迹等,每张银票的面额,都是钱庄掌柜亲手填写,用的墨汁、笔法,都是特殊设计的,只有钱庄自己知道。朝廷的宝钞,是战争时期,用来搜刮民财的,那些文官毫无节制的印钞,根本不考虑兑现,彻底耗尽纸币的信用,在文帝时期就废除了。

刘知易这张,面额十两。就是冲着普通易去的,京城物价很高,工钱也高,普通壮劳力月收就是十两,因此普通也用得到。更小的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