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这个异界需要革命 > 第两百七十一节 侠客行

第两百七十一节 侠客行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祭酒此时终于注意到了榘无疆那首绝命诗,不自觉的念诵起来:

“万里山河一线悬,匹夫只手欲回天。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杀身不敢忘中原,长留义气白云边。”

杀身成仁,义气长留。

祭酒始终意难平,默默看着弟子提笔,落笔,默念。

“夏雪漫戎缨,狄刀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藏身与名。闲过双雄冢,脱剑膝前横。将炙啖虞公,持觞劝韩龙。三杯吐然诺,五岭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刺狄白虹起,逐戎前后争。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著诗经。”

一首改编自李白的《侠客行》送给榘无疆。

将李白诗中两个英雄,朱亥和侯嬴,换成了这个世界上的两个英雄。一个叫虞公,曾是古代虞国公子。殷朝灭亡之后,天下大,北狄趁虚而侵犯中原,中原诸侯虞国公刺杀狄酋,虞公假意投降,待面见狄酋,藏于袖中的白刃飞出,白虹惊起,狄酋殒命,虞国起兵反击,大败北狄。后来虞国一统天下,建立虞朝。

韩龙则是本朝物,本是江湖豪客,戎朝末年,天下大,韩龙与太祖一起起兵,起义初期,屡战屡败,义军被近夏京以南的青龙岭中,戎王亲领三十万大军围困各条出山隘道,大军久困,坐以待毙,义军首领不断投降。此时太祖与韩龙商议,打算刺杀戎王,二争相要冒死行刺,最后韩龙争赢了,假意投降,帐前刺杀戎王,还领兵突围而出。

史家认为,太祖与韩龙争取刺杀戎王一事,是太祖往自己脸上贴金。实际上,当时太祖已经找到了另一条小路,带兵绕道戎王大军后方。韩龙刺杀戎王之后,戎王大营混,太祖趁机袭营,这才大戎朝大军。实际上夏太祖犯不着抢这个光芒,他绕道敌后派兵袭营起到的作用,肯定大于刺杀戎王,但是太祖也是豪杰,特别喜欢韩龙这种刺王杀驾的壮举,所以往自己身上硬凑,还让写成戏文,传唱很广。

无论如何,虞公与韩龙,都是这个世界历史上的英雄物。后来太祖一统天下,追封战死于起义初期的韩龙为忠义王,忠指的是韩龙后来绝境断后,为太祖争取突围机会,义指的就是刺杀戎王的壮举。太祖还将韩龙墓安在千秋英雄虞公陵墓旁,这两座坟墓被老百姓称作双雄冢。

刘知易诗中虚写榘无疆路过双雄冢时,与虞公和韩龙,跟二英灵豪饮。

最后一句,则别有用心,谁能书阁下,白首著诗经。意思是希望祭酒不要来,通过写诗,把榘无疆的壮举写下来,流传后世,比什么都强。

结果祭酒似乎没有领会到这个神,念完诗后,酣畅大笑。

“好好好。痛快!有此诗,足以让榘无先生名留诗经之上,千古传诵!”

榘无疆也赞叹好,将他跟两位名垂青史的英雄比肩,值了!

祭酒洒脱的躬身:“榘无先生,老夫去了。此去,成则助你出狱,败则与你共死!”

榘无疆皱眉:“祭酒万万不可,榘无疆一介匹夫,死不足惜,祭酒大事未成,何苦与我这腐朽之共死。”

祭酒道:“为天下公义,死得其所。你可赴死,我亦可!”

说完他一脸骄傲,浑身通达。

大踏步走出死牢。

榘无疆没有追出去,摇叹息。

刘知易追了出去,回看见差役颤颤巍巍的捡起地上的钢锁重新上锁,榘无疆站在牢门,神色凛然,然后下拜,仿佛在为一个志向相同的同道践行。

刘知易追上祭酒,见祭酒神勃发,身上气势纯正。

他不由惊疑,今天跟着祭酒后,他就察觉祭酒的状态有些不对劲。身上的气息,总是时有时无,时强时弱。强时,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弱时,像微风轻拂,寂静无声。仿佛走火魔的症状,但又不是走火魔,走火魔是控制不了气息,而祭酒身上的气息,始终平稳,似乎就是有时候强,有时候弱,有时候是一个超级高手,有时候是一个初学稚子。

可当他在榘无疆死牢中,了却心愿之后,身上的气息就开始保持强盛,而且越来越强,没走一步就强一分。

沿着尚书省和司农司之间的大街往北走,尽就是承天门,此时已经被围满了。

……

皇宫大殿上,却空空

本该百官站立的位置,没有一个朝臣,只有高高的御座上,有一个少年默然坐着,御座之后垂着一道纱帘,一帝一后,一子一母,空坐朝上。

此时心却截然不同,至少在垂帘后的皇太后看来上如此。

她的心薄凉如冰,垂帘前面的那个,是她唯一的儿子,是她前半生倾注所有希望的儿子。她为了这个儿子,在后宫里杀的尸横片野,畏惧。当把他碰上皇位之后,她以为此生功德圆满。可没想到,这个儿子从小长在宫,所见都是宫嫔之间的险算计,而他母亲为他挡住了一切风雨,他自己养成了刁钻任,容不得任何违拗的格。在皇宫中,她母亲大杀四方,他也毫不留守,把一个个皇子压迫的喘不过气。

可是当他掌握了权力,成了九五之尊后,这种格却让他跟朝中的大臣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他寸步不让,大臣毫不退缩,双方僵持之下,朝局陷死局。当王朝栋带挂冠而去,权力的基石彻底崩塌。

皇帝在前朝还感觉不到汹涌的暗流,太后在宫却感觉到了刺骨的寒凉,桓帝荒无度,留下了众多子嗣,太后无子,可许多贵妃都有儿子。皇太后可不止她一,正宫娘娘才是正印太后,她不过以皇帝生母的身份,暂居西宫。

一些先帝妃嫔频频跟东宫太后勾结,有几甚至让儿子拜东宫太后为母。金吾卫、御林军大部都听命于东宫太后,东宫太后随时有发动政变的力量。千钧一发之际,魏太后当断则断,联络她在宫中的盟友,右金吾卫上将军曹武侯曹雄,让他手持懿旨,结束朝堂局,将小皇帝幽禁起来。

之后魏太后以儿子的名义,处理朝政,迅速缓和各方矛盾,平息了徐谦案引起的风波。

然后开始了她软刀子杀的清洗行动,首先继续笼络曹雄,轻拿轻放的放过了曹雄的兄弟曹英。让曹雄统领左右金吾卫,大权在握。接着将桓帝留在后宫里的皇妃一个个打发出去,发到京城外各个皇庄,并派严密看守。对地位崇高的东宫太后,则毕恭毕敬的供起来,却暗中撤换了东宫太后身边的所有宫,气的东宫太后宣布道,整打坐参悟。

用了一年时间,将所有的隐患清除之后,魏太后却不能放心将权力重新还皇帝。她希望继续为儿子保驾护航,等他成熟起来,在将权力给他。于是在朝政上,她继续缓步引导,让兵部推动的卖马、南征计划先后通过,南征之后,她的位置已经稳固。暗中培植出了一批自己的心腹,但跟弟弟魏无暇的权势相比,还远远不如。她知道,她一放手,她儿子根本不可能斗得过舅舅,不是被架空,就是被压迫。她还需要继续为儿子铺路,等待羽翼丰满,再将朝局还给儿子。

可惜她没有时间了,弟弟果然出手,用提审榘无疆,让她认清了现实:她的力量远远不够。

而朝堂前那个儿子,让她伤透了心,她为他活了半生,到来,这个儿子跟她离心离德,自从她垂帘之后,儿子就不再是那个可的暖宝宝,不再是那个可以因为听别的宫妃暗地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