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重生之混也是种生活 > 第310章 您老人家能不能先教点正经的?

第310章 您老人家能不能先教点正经的?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落西山,挂满云雾的天边的只剩下一抹残红。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佐佐佐哇哦?(吃饭了没有)”一身泥浆的张孟平拉着小查喳,走在一个彝族村子里,非常自然地跟老乡们打招呼。

“阿~佐,佐爪喂!阿缩喂?(没有吃,来我家一起吃了嘛,你身边的谁?)”一个身子弯的厉害的老笑眯眯地问道。

“罗拜作!(这是我家的客)”小查喳一脸骄傲地叫到,出小手把三护在后面,一副生怕被抢走的样子。

(注:由于由于彝族分支太多,习俗、服饰、语言也各不相同,作者未能学会昭通地区的彝语,因此本书中的发音是用云南红河弥勒部分地区的彝语来顶替的,见谅。)

完全听不彝语的小丫一脸好奇地看着这一幕,轻轻拉了拉杨铸的衣角,小声问道:“杨铸,他们在说什么?”

杨铸耸耸肩:“我也听不懂。”

事实上他倒是勉强能听懂一些,但一来他拢共就会那么几句,二来要是说自己会那么一两句彝语的话,委实不太容易解释。

小丫哦了一声,然后弱弱地问道:“咱们遇上好几拨老乡了,感觉全都是在说彝语,难道这边都不说普通话么?”

张孟平闻言,笑着回答道:“这边的民族寨子别说普通话了,就连汉话(汉语方言)会说的都不多。”

说完,想了想,轻轻一掌拍在小查喳的脑袋上:“当然,这些小孩子除外,他们或多或少都上过几年学,学校里的老师就算普通话走音的厉害,但至少也是用汉话在教学的。”

小丫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仿佛难以接受华夏境内还有不会说普通话这个事实。

张孟平耸耸肩:“滇南这边山区多,通又不便利,一座座大山把这些老乡们与外界切割的厉害,大部分老乡一辈子都只会在方圆三十公里内活动,一辈子打道的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百个;因此别说普通话了,连那些汉话都是因为要去乡街上卖东西才特意去学的。”

小丫惊了,犹豫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问道:“那、那他们平时都不看电视的么?”

小丫是个狂热的电视剧好者,在她的想象中,哪怕像她们家原本那么穷的家都有一台黑白电视,这边再怎么也不至于比她们家差;而电视节目里说的都是普通话,那么多年下来,怎么也会跟着学会了吧?

张孟平诧异地看着她,很有些愤青灵魂附体的模样,但旋即又压了下来:“电视?这边连电灯都舍不得用,你觉得他们会看电视?”

“再说了,一台电视怎么也得千把块钱,一个卫星锅也是好几十上百;”

“对于五十块就能愁掉他们一半发的老乡们来说,有几个会奢侈到这个程度?”

小丫顿时默然,她一路只感受到了滇南这边的风景优美,更是听杨铸说这边每家每户都有动则几十亩的山田,因此想当然地以为这里的老乡们生活水平要远远超过齐鲁——要知道,她们家拢共也才2亩7分田呢,就这,已经算是村里的中等水平了。

看到小丫因为说错话而有些愧疚的表,张孟平恨不得给自己一掌——家是过来度蜜月的,又不是下乡来检查工作的领导,再加上是第一次来,不了解况也正常,自己嘴那么臭嘛!?

于是赶紧岔开话题:“哈哈,说起这事来,我想起个笑话。”

杨铸诧异地看了看这货,自己两辈子认识这位兄弟好几十年了,怎么不知道这货竟然会讲笑话?

张孟平咧了咧嘴:“我一个大学同学,考上了滇南曲靖地区的扶贫办,被分配到了陆良县一个叫大莫古的地方;”

“他们那的通条件要比我们这好的多,虽然依旧经济不发达,但老乡们吃饭没什么问题;”

“于是领导便在他们的考核内容上加了一条,让他们配合教育局的工作员,加快该地区普通话的推进进程;”

“于是第二年,也就是今年,他们领导下乡视察的时候,为此专门跑到了几家农户家里去,想要看看普通话的推行结果;”

“结果噼里啪啦一顿聊,那些老乡们说的话,我同学的领导愣是没听懂,全靠表和手势盲猜了一下午;”

“嘿嘿,后来你们猜那位领导回来后怎么跟我同学说的?”

看着一脸贼笑的萝卜同学,小丫想了想:“责怪你同学工作开展不得力,老乡们还是不会说普通话?”

张孟平坏笑着摇了摇:“不是,在领导视察之前,我同学就跟那些老乡打招呼了,他们说的全是普通话。”

小丫皱着小脸想了一会后一拍手:“是了,肯定是那些老乡们的音重,你同学的领导听不懂。”

张孟平大大地翘起了一个拇指:“弟妹果然聪明!”

“其实大莫古那边由于非常靠近陆良县城,那么多年来老乡们已经逐渐习惯用汉话沟通了;”

“只不过那边的音非常重,许多方言发音和用词更是与书面用语完全不一样,因此一下子说起普通话来,发音极为怪异不说,内容也让宛如听天书。”

“所以那位领导回来后只有一句感慨——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咱们陆良说普通话。”

杨铸闻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事实上,滇南这边一度很流行这句话,并且用区域的形式划分出了普通话的亚概念,比如……

弥勒总会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弥勒说普通话;并且非常自豪地自称自己说的是弥勒普通话;

曲靖总会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曲靖说普通话,并且一脸自得地宣称自己说的是囚劲(曲靖)普通话;

而春城这边就更离谱了,除了有同样的描述外,还一度为究竟是“官渡区普通话”更能代表春城还是“马改(马街)普通话”更能代表春城,争吵了十余年……

这种自我调侃的区域流行文化,其实全国各省随处可见,不过当下貌似只有滇南非常流行,由此可以看得出,滇南其实骨子里带着一种乐观心态。

不过杨铸和小丫也明白了萝卜的言下之意——语言这种事一味强求未必有效,等到经济和文化发展起来,与外界的沟通多了,自然而然就能把那层障碍消磨掉。

看见两所有所思的样子,萝卜同学玩心大起,冲来了句:“既然来我们囚劲大木古了,就一定要好长一哈我们的油炸大洋艺;走,带你去肿脖子克!”

小丫听着那语腔怪异的发音,笑的肚子都抽抽:“萝卜哥,你说的是什么啊,为什么有一半内容我都没听懂?”

张孟平嘻嘻一笑:“这是我同学跟我模仿的陆良普通话,翻译过来就是【既然来我们曲靖大莫古了,就一定要尝一下我们的油炸大洋芋,走,带你吃饭去】!”

小丫第一次听到这种完全不在她认知体系内的方言,顿时兴趣来了:“萝卜哥,【肿脖子】是吃饭的意思?那还有没有其它有意思的方言?”

张孟平愈加得意:“必须有啊!据说滇南方言还传承着部分古汉语的发音呢,听好了……”

“【板扎】……就是好、厉害的意思;”

“【死】……就是坚持、料定的意思;”

“【曹耐】……就是恶心、龌龊的意思;”

“【浓】……就是没出息的意思;”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