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我让诸位在田间除
,不知可有心得?”
第二个问题,这次李方晨不信李纲他们还能参与进来,同时还给李泰一个警告的目光,少废话别多嘴!
李泰无奈耸肩,不过他如今也看出来了,二哥并不打算引众学子读文。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似乎二哥更喜欢这种问答的方式,而且通过刚才众位先生参与后二哥的表现来看,李泰大概推断出,这并非二哥本意。
他觉得二哥之所以画个老农,绝不像孔老
他们
中那般寓意
远,而是纯属胡扯。
“先生可是想告诉我们,我大唐当重农?”上官仪起身问道。
李崇义跟着站起来,“先生想借此事,教导我等农事不易?”
李方晨叹了
气,每一个说到点上。
示意两
落座,“秦怀道!”
“学生在!”秦怀道起身。
“
不除,有何危害?”
秦怀道急忙答道:“杂
不除,春归时庄稼无法
土,有杂
相伴,庄稼难活!”
“奖一分,记在第一年结业考试上!”
虽然不知殿中
中那一分是个什么意思,但前面那个“奖”字众
可是听得明明白白。
考试?该是与科举类似吧?
“谢先生!”
秦怀道很是开心,坐下后跟身旁柴令武挑眉。
柴令武轻哼一声,已是不爽。
两
关系密切,亲如手足,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相互竞争的心思。
在他们看来,这一批学子中,唯有他们俩
可以称得上优秀二字!
“第四页!”
学子翻页,李方晨嘱咐道:“念!”
众
同声喊道:“农桑为国之基,重农即重国。凡大国盛世,必不为农事困扰。农可养民,亦可养国。”
“停!”
李方晨可不希望他们把一整本书都给念完,继续讲课道:“以农事喻
,可视其为
之初。初为
时,不懂善恶,不明通礼。学农,当学心,农不可急,一年一收又或是一年两收,长久等待无耐心可不成。除
如静心,排除杂念,收心做事。尔等须知,凡事不可强求,坚毅为农之第一品!”
众学子起身道:“谢先生教诲!”
李方晨再次示意众
做下,继续讲课。
从除
开始,到播种、灌溉、施肥、以及最后的秋收。
李方晨讲的很慢,几乎每一句话都会停顿一次。
他所求,不外乎将农事的基础先行教给众
。
学生们听得很认真,远比学堂中摇
晃脑,更容易被他们理解和学会。
虽然一开始的除
,真的很累。
李纲与孔颖达对视一眼,眼中有些惊叹,似乎在惊讶李方晨的教学方式。
随后两
也和学子一样,一旁认真听讲。
这种前所未有的教书方式,还真是世间少有。
讲到兴起时,李方晨往往会让
起身,与自己一同来到田间,亲身做例,好让旁
看的更清楚。
一堂课两个时辰,很快就过去,李方晨似乎并不着急。
拖堂嘛,该拖就拖,好在大唐学子求学心切,不像后世那般浮躁。
第一课,讲农事,倒也算开了先河。

舌燥的李方晨,接过十六送来的水壶,给自己大
灌下。
这时天下暗淡,估摸着再过不久,就该着天黑了。
忙安排
,准备回学府去。
而秦王殿下这堂课,也成了学子们津津乐道的“稀罕事儿”。
“孔夫子讲课,感觉完全没有殿下讲课更让
喜欢!”
“谁说不是呢!殿下讲的我全部记在了脑中,哪里像论语一样,过段时间就淡忘了。”
“农课确实比儒课有趣,要是其他课也是如此就好了。”
第二天,是李泰的
阳课与李纲的法课。
李泰的课因为第一次的缘故,根本没有半分经验。
李泰便打算效仿李方晨,多有问答,少见读书。
其实,他压根不希望这群学子读书,因为书上的内容,大多是他从古籍中整理,很多地方连他都不懂。
若是有
问他其中问题,李泰说自己不会,那岂不是闹出了笑话?
实际上不仅如此,李泰还有很多办法,比如,把李方晨抓过来当苦力。
李方晨苦笑道:“
阳家,又不是让你真的去研究
阳,借用
阳之理念,解读天地,这才是你该去
给学生的!”
李泰急的直挠
,“二哥你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我自己都搞不懂
阳家,又怎么去教授学子?”
“罢了,我先替你上一堂课吧!”
李方晨也看过李泰准备的书籍,一开始还以为李泰对这方面真有研究呢!
再怎么说,李泰也是皇家有名的才子,通晓不少名著。
可李方晨是万万没有想到,李泰竟然会选择撂挑子。
理由倒也十分充分,病了,魏王殿下病了,秦王殿下代课!
学生们对此很高兴,又能看到秦王殿下了,难道这还不够吗?
李方晨依旧没有遵循守旧,第一堂课,先讲的十二天
,二十四星宿。
阳家可不仅是表面上那么简单,五行之言、
阳学说、更带有对于天地本身的探讨。
四时因何划分,
阳和五行又为何相生相克。
在此基础上,李方晨给学子们留下了一个“作业”。
万恶之源,终于出现在大唐。
作业内容十分简单,下节课每
出一份观察报告。
选题,便是城中的其他“小型生物”。
不如飞蛾、走蚁、又或是蚊蝇都可以。
这也让众学子下课后四散分开,慌慌张张抓虫子去了。
下课后,李方晨找到李泰。
不仅要给学生上课,还得给李泰这个“先生”也上课才行。
第一堂课你躲了,没问题!
那么接下来你总不能一直告病吧?
对此李泰心知理亏,乖乖听从李方晨的教诲。
教李泰的,并不是书本中的某一个观点,而是一种讲课时的理念。
“借
阳,喻万物,以
月,成
心。”
在李方晨看来,
阳家的
阳五行之论十分好用,甚至可以借此来暗喻世间万物。
对此,他希望的是,借
阳家之论,引发这批学子面对一切事物时的好奇心。
别看李方晨只讲了两堂课,可
家比李泰这位“零经验者”,要可靠的多。
李泰听后,忍不住点
认同,“二哥你要是早这么说,也不至于让我如此难堪了。”
李方晨笑骂道:“你这臭小子,之前不问我,事到临
你才来寻我,我哪里知道你心里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