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 第四百五十九章 板甲和蜂窝煤

第四百五十九章 板甲和蜂窝煤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尽管已经进二月中旬,但天气依然寒冷无比,积雪没有丝毫融化的迹象,黄河和汾河的冰面也没有开冻。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天气一年比一年冷了。

秦川知道,这是小冰河时期所致。

而且现在还不是最冷的时候,再过一二十年才是小冰河时期的巅峰。

这是个非常非常严峻的问题。

照这样下去,再过两年恐怕连永宁州也无法实现两年三熟制了,冬季过于寒冷,小麦无法越冬,种不了冬小麦就没有两年三熟可言,粮食产量必然大受影响。

这种况下,只能靠增加新作物耕种面积来维持粮食产量的增长。

为此,秦川特意召开农业司会议,让王继宗和众官员调整农业发展计划,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小冰河巅峰,尤其是要一定程度地提高棉花的耕种面积,以获得充足的保暖衣物。

珍妮纺纱机和飞梭已经迅速推广开了,飞梭没有任何制造难度,纺纱机也是木制的,一个普通木匠就能造出来,所以生产速度很快,普及的速度也很快,以至于纺纱和织布的效率大幅提高,棉花供给一下变得紧缺起来。

推进纺织业的同时,秦川还要解决冬季取暖的问题。

不久前文成向他汇报户政工作时,说很多百姓抱怨黄土高原太缺柴火,有时走上好几里路都拾不到一根柴。

听到这个问题时,秦川愣了一下。

自己属实蠢了点,都几年时间了,竟然没想到要解决民间燃料这个问题。

后世的黄土高原比现在还缺柴火,但一个蜂窝煤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这东西成本低廉,比木柴烧得更久,炉子里放三个煤球能烧几个时辰,闷着烧甚至能持续一整天。

他治内最不缺的就是煤,而蜂窝煤的制作又很简单,煤和黄泥按八比二至七比三之间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然后用模具压成蜂窝煤球状,晾就能用了,后世的北方农村百姓很多都自己制造蜂窝煤。

想到这,秦川立马找来一些原煤磨成,混合少量黄泥加水搅拌均匀,用木料临时做了个模具,试着压出几个蜂窝煤,然后召开工业司、财政司和户政司开会,将蜂窝煤的制法推广下去,并决定开放采矿权,允许民间开采煤矿和铁矿,但要受严格的监管。

为此,要建立私矿监管部门,制定监管制度,制定税收等等。

蜂窝煤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且关乎民生的东西,秦川就不打算掺和了,让民间作坊生产供给百姓就行了。

但他计划在乌梁素海附近找一个煤矿,在那开个蜂窝煤厂,造一套混料、搅拌、送料、压制的生产线,专门生产蜂窝煤卖给蒙古

原最缺的就是燃料,因此蒙古只能在放牧的时候收集马粪牛粪晒了做燃料,若燃料不足,他们冬天会非常非常难熬,冻死是常有的事。

价格低廉但燃烧时间极长的蜂窝煤,肯定会大受欢迎。

……

钻研了将近两个月之后,陈詹和李学境终于完成了第一套轴承生产线。

由于天气寒冷,轴承厂和车床厂的建设被耽误了,直到现在连个廓都还没完成,所以暂时只能在炮厂进行测试调校

秦川开完会之后便直奔炮厂,陈詹、李学境、严三七及工业司众多官员工匠已经等在那了。

见秦川进门,陈詹递过来两小团棉花,笑道:“大将军待会记得塞住耳朵。”

“有必要吗?”秦川有些疑惑。

陈詹和李学境等认真地点了点,而且他们每个手上都准备了两团棉花。

“好吧,开始吧。”

“出料。”

陈詹朝转炉旁的方向喊了一声。

几个工连忙用力拉动绳索,通过滑组将转炉底部吊起来,使转炉倾斜,炉中红彤彤的钢水便由出铁下方的坩埚。

这个转炉体积并不大,最大容量只有小半个立方米,每次注小半炉可炼钢水一千斤左右,这次为了测试只炼了两百斤而已。

如今外燃机数量只有寥寥几台,所以出料还得靠工,以后自然会用外燃机来替代。

钢水全部流坩埚之后,工们又用绳索将坩埚吊起来,吊到轴承生产线前端,将钢水分别注两个制坯槽,半凝固后得到两块重一百斤的方形钢块,并由工将钢块撬起来,通过滚轴分别送两个粗锻车床。

这时,连接粗锻车床的外燃机已经启动,通过齿和传动杆将两根圆柱形的粗大锻锤提起,又重重落下,对通红的钢块进行锻打,每锻五次后一旁的工会用撬棍将钢块翻过来,接续锻打另一侧。

秦川终于知道陈詹为什么让他用棉花堵住耳朵了,因为工坊里的噪音实在是太大了。

一是外燃机轰隆隆持续不断的响声,二是锻打时发出的巨响。

经过上百次锻打后,钢块被锻打成厚度一致的钢板,然后通过滚轴送切割车床,其中一块钢板被切成大小一致的小钢板,用于制造内圈和外圈,另一块则被切成钢条,用于制造钢珠。

这是生产一步,到这里钢板已经冷却凝固,难以实现热轧,所以得出的坯件会由传输带送往锻间,由工一块块地送加热炉,加热到通红之后再放上锻车床进行锻,紧接着进热轧车床轧制成形,最后送打磨车床由工逐个打磨,紧接着工调质并最终组装成品。

这条生产线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先是批量制坯,接着锻、轧制、打磨和调质都需要工手把手作,但采用机械动力和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量产。

除了工还生疏之外,整个测试下来没出现什么大问题,也就是说,这套生产线完全可以应用生产了。

据陈詹和李学境的粗略计算,一套生产线需要一百二十个工,等工们都熟练之后,每开工五个时辰,可产外径八厘米的轴承至少两百个,月产量超过五千。

这产量不仅满足了各种机械的需求,甚至还能装配到公车和骡马车上,以提高运输效率。

前提是得制造出不同规格的模具,而且规格越小的轴承产量就越低,因为规格越小对度的要求就越高。

秦川让陈詹和李学境一共设计了五种规格,最小的规格内径三厘米,应用于磨车床上最小号的磨和钻枪管膛线用的螺纹钻床。

最大规格的轴承外径足有二十五厘米,主要应用于采矿场、冶铁厂和铁轨厂的吊具、滑组等等,还有风车、水等室外大型机械。

鄂尔多斯地区和河套地区风力充足,秦川打算利用风车和水渠来建设完善的灌溉系统,从而提高粮食产量,所以需要一定数量的大型轴承。

这五种规格的轴承生产线还需要一定时间,前期会先生产急需的轴承,估计要到下半年所有规格的轴承才能全部问世。

吃不下一个大胖子,凡是得一步步来。

秦川很满意这套生产线的测试,临近尾声的时候,他看看天色已晚,手又还有其他工作要忙,所以便离开了炮厂。

刚走出炮厂大门,他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既然已经掌握了基础的锻压技术,是不是可以利用锻压技术制造板甲?

想到这,他又转身朝炮厂里跑去。

板甲曾在十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