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抽奖系统之古代逃荒 > 第4章 上缴粮食

第4章 上缴粮食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和往年有一些不同,往年起步就是两斗,如今,大家生活都不易,标准只能一降再降。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再者,如今逃荒,要村里自己保存粮食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只能这样了。

全村逃荒180多,当然,全村本来不止这些,有几家去亲戚家求助了。

有几家在这四五天的逃荒路上,吃不了苦,在半路又返回村里了。

就这样,还余下这21家,有大有小,有老有少。

商议中,虽然也有争论,最后将征集粮食又做了修改,

大概就是1-3劳动力家庭上缴半斗。

4—6的成劳动力家庭,上缴一斗。

7—10劳动力家庭上缴一斗半。

10以上成劳动力家庭上缴2斗。

哦,村里家没有十以上的劳动力家庭。最多的就是像赵菲雨家,村长家和族长家,这几家成劳动力也就6、7左右。

所以,制定的那条10以上的规则,也就是摆在那里,大家心知肚明而已。

在夜晚来临之前,终于,将各家各户上缴的粮食收上来了,中途也出现各种状况。

家不愿意出更多的粮食,就用野菜充数,老族长对此有应对,比照往年兑换比例再上调两层,照样收,只要你愿意就成。

一斗粮食差一斤,你可以用十斤野菜来抵一斤粮食。

不过,现在谁都不愿意换,毕竟,野菜也是要去找的。

大家逃荒哪里有时间找野菜,十斤野菜可以饱肚子好几天,一斤粮食也不够吃两天哦。

最后,一统计,收了200多斤粮食。用四个大麻袋分装好,分别给村里最权威的族长,村长两家保管。

不仅仅是大家信任他们,更重要的是,他们两家劳动力多,还有大板车可以拉粮食,不像其他家,要么用力抗,或担,好一点的独车架子车拉。

在这里,所谓的粮食,主要是指糙米,米也不是现在的白大米,是黄黑黄黑的黍。(黍也就是古代的米,我们暂且就叫黄米吧。)

还有菽,其实就是豆类,主要是黄豆,种的比较多,这东西,抗旱养地,吃法还多样,最重要的是磨成,特别容易保存。

还有麦,不过,这个贵,就算有种,一般都卖光了,留下少许也是给幼小的孩子吃的。

村里收上来的两百来斤粮食,就花样多了。

更多的是米糠加陈年碎黄米。

陈年的豆面,甚至有些生了面虫,嗯~挑拣起来还是可以吃的,这都是最好的了。

还有那生了霉花的豆子,发了黑的茭白。

还有一户家上七八糟的野菜,野菜里面夹杂了大量野。好吧,家说那就是野菜,还当众吃了,啧啧,真香!我没说错吧,我全家都吃,这就是野菜!

拿这样的赖子,你说你能咋的!

好吧!收吧,收了记录,哪些家上缴了哪些东西,等需要统一下发的时候,就给他家单独发野菜吧!

老族长发话了,所有不再敢有别的心思,那家上了野当野菜的家,最后,迫于压力,还是慢腾腾的补上了欠下的一斤粮食。

村里早已没有粮食的家有三家,都是家里没有劳动力的家。

赵李氏家,一个寡带着瞎眼婆婆和一个9岁儿子和5岁儿。

赵老根家,瘸腿老带着捡来的7岁孙子赵狗蛋。

还有老两赵金带着她的老妻和一个同村抱养的6岁男孩赵石

这三家家里穷的很,本也没有多少粮食,经过这几天消耗,再节省,一天一顿稀的,就这样,勒紧裤腰带过子,这粮食也快见底了。

为了能换到粮食,赵寡和她9岁儿子,担起家里大梁,他们一有空就找野菜,9岁儿子赵栓住特别懂事,还组织了几个同年龄孩子,趁族休息,他们就会挖捉田鼠,爬山挖野菜,上树砍柴禾。

赵老根家孙子赵狗蛋和赵金的孙子赵石,整天跟在赵栓住后面,至少能混个七分饱,省省还能拿点回家给家饱肚。

(作者:第一次写书,请大家多多关照新,给的票票,我会更有动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