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长生志异,开局菜市口被斩首 > 第二章 账簿日记

第二章 账簿日记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绵绵雨卷成帘,依旧覆着寻仙县。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热闹非凡,只是随着那一颗颗落地,众目睽睽下被挂至菜市街中央处,那唤作“招魂杆”的木桩子上,终究还是落幕了。

除了少数几位执着于药的民众,多数对于那十几位志士被杀都是抱持着悲愤态度,叹息不已。

可惜,世气象已现,任是谁都是自顾不暇,哪里能管得了其他。

夜后,菜市街很是宁静。

只有一位着马褂、提灯笼、持铜锣,黑眼圈极重的年轻更夫,在沿街鸣锣,喊更号。

打完落更,这更夫看了眼前方竖着的近十米高的招魂杆。

按朝廷的法,被斩首后有资格挂上去的,要么是谋逆党,要么是江洋大盗。

此刻,那上面挂着一溜颅,正是傍晚时被砍的十几个年轻

一阵夜风吹拂过来,十几颗颅便也跟着晃。

与骨摩擦杆子的声音,听来格外的诡异。

更夫微微叹息,脚下步伐加速,很快便离了这黑漆漆一片的菜市街。

他刚一走,街尾一间铺子内。

黑暗中,原本躺在地面,紧闭着双目的一具尸体,猛地睁开了双眼。

刚一“复活”过来。

陶潜似是陷某种僵直状态,脑海内,那团延迟发的信息流,正在强行灌注进来。

初始那些信息杂无章,晦涩难懂。

似是古言,又似是一些无法理解的胡言语,甚至是一些鬼画符般的象征符纹。

不过渐渐的,它们自动梳理归拢。

最后,竟是形成了一种方便陶潜理解的特殊格式。

【志名:陶潜。】

【志类:怪异。】

【志述:因被斩首时颂念未知残诀而获得“不死”特,由此进不生不死之状态,一源气不散便可不死,直至下次死亡时,需重凝源气,若是失败则将彻底陨落。】

【注一:该残诀每颂念一次,都将付出以下代价:躯体永久腐烂,灵魂浑噩,附体后化作一种名为“魂尸”的诡物。】

【注二:魂尸者,介生死之间,浑浑噩噩,喜食,嗜湿,每逢血月便狂奔三千里,不知力竭。】

【注三:代价已豁免!】

……

消化完信息流,陶潜愣住了。

诸多疑惑,此刻解开。

那残诀,他为何被斩首却没死?

还有那时他感受到的与“腐烂”、“尸体”有关的气息。

显然,那就是不死需要的代价。

只是莫名的,他的灵魂似乎有异,关键时刻撞散了那气息,让他得以豁免代价。

“所以,这很可能就是我的金手指外挂了,对超凡诡异信息的强烈感知,以及代价豁免?”

“不过仍需要验证,毕竟孤证不立。”

落下,陶潜回过神来。

缓慢的起身,在铺子里摸索着。

半响过后,他点亮了一盏油灯。

昏黄的灯光,渐渐蔓延开,勉强铺满了这间小小的书铺。

借着光,他又在角落里找到一面被磨得极好的铜镜。

下一秒,陶潜看清楚了自己如今的模样。

很意外,这竟是个年轻

约莫二十五六的年纪,高瘦且白,容貌也算英俊。

嘴角有笑纹,加之有些眯眯眼,总体给一种阳光、温暖的气息。

这样的,是怎么死的?

陶潜脑海刚生出这问题,无比自然的,一团记忆涌出。

除了这具身体的生平,还附赠了一段“凄美”的故事。

竟也姓陶,字知命。

是个二十五岁的书生,多次落榜,加之父母故去,又愤恨朝廷昏庸,心郁郁下索不再备考。

在前段时间耗光积蓄,来到县城盘下了菜市街这一边角铺子,开了间书店。

取名“诚友书店”,售卖各式书籍。

新书古籍字帖,应有尽有。

按理说,卖书这种事很难赚大钱,但混个温饱应当也容易。

可那书生为迂腐固执,丝毫心眼也没有,自然是赚不到什么钱,反而几天就亏了个底掉。

好在书店有一常客,时常温言抚慰。

一来二去,两算是看对了眼。

可谁料到,前有一丫鬟前来传信,说自家小姐已被妈妈安排嫁给城中一大户家做姨太太。

的私只得来生再续,请书生千万忘了自己。

看到这里,陶潜目光瞥向那柜台台面。

上面果然摆着一个空酒杯,以及一个还残存着某种可疑末的纸包。

显然,书生对这件事以及那“来生”二字的理解,大概就是……殉

“知命知命,为什么不试试反抗命运呢。”

陶潜叹息了一下,而后道。

感叹一句,陶潜没再多想。

这书生自我了结命,丢下一具躯壳,对陶潜来说算是馈赠。

如果有机会,他会尝试报答。

陶潜站在原地数分钟,等自己的魂灵与新躯体完全融合,没有任何关隘后,便开始在这书铺内走动。

这铺子本就小,格局也简单。

前面是三行木制书架,中间还有个堆书的木台,继而是结账的柜台。

再后面是个小隔间,用来睡觉的。

没多久,陶潜就完全熟悉了自己的新身份,新居所。

不久前被砍了,又刚转生复活。

这种生生死死的刺激经历,足以让红尘。

到了陶潜这里,则是让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困意。

借着灯光先洗漱了一番,又将满地书整理好,最后陶潜循着脑海中的记忆,从柜台抽屉中取出一本不厚不薄,类似账本,其实和记也差不了多少的书册。

虽然陶潜可以无障碍阅览躯体记忆,但毕竟不是亲身经历,诸如物价之类的许多细节都是模糊的。

记账簿用来加学习,再方便不过了。

说起来,如果新身份是个三无员,陶潜必定第一时间潜逃躲藏。

但现在幸运得了个能曝光在外的躯壳,自然应该先适应安顿下来。

“这世界与我前世某朝代末年很像,但更多地方却完全不一样。”

“先不说社会格局,历史民俗这些,单单那些无比真实的妖魔鬼怪、神秘现象,已足够说明这世界水有多,有多么凶险。”

“我初来乍到,先披着一层皮苟下来,才是生存之道。”

嘀咕了两句。

而后,陶潜随手翻开了账簿。

“天命九年,六月三,晴,无风。”

“我陶知命虽未成家,却已立业,诚友书店今正式开张,四方友云集,皆慷慨解囊,卖出杂书较多。”

“有一友葛士兰,相中店中我特意购置的《越缦堂笔记》,此书是我最崇敬之大儒所写,书资达二十元之巨,葛兄言现囊中羞涩,可否先借去,数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