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新书 > 第352章 还能离啊

第352章 还能离啊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月中旬,驻扎蓝田的魏军迎来了他们的大王——还有许多车咸鱼。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第五伦亲登蓝田山,接见了岑彭与郑统两位偏将军。

“士卒们旬月取峣关,寒冬腊月还在此坚守,余特来劳军!昆明池离蓝田太远,鱼直接运来都臭了,特地用河东送来的盐腌过。”

光是鱼的话不算太稀奇,但腌了比它们更贵的盐后,顿时就成了稀罕物……

虽然窦融治河东,靠着上万名新军俘虏在那劳作,解池盐稍稍恢复,但产量仍大不如前,对关中的供应颇为紧张。士兵们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他们除了屯守外,还有训练、军屯等任务,劳动量很大,天天吃少盐的饭和藿羹,总觉得没力气。

这咸鱼闻上去臭,但毕竟是啊,烹煮吃起来却香,再加上味道足,也算能稍稍改善伙食。

巡视一圈后,郑统向第五伦请命道:“峣关虽取,但绿林仍然在侧,臣愿将兵数千,为大王取商於,下武关!”

他听说商於六百里狭窄,好似个窄桶,那自然是一捅就通啊!

第五伦不置可否,问岑彭道:“君然如何看?”

岑彭想道:“臣倒是以为,武关不必急取。”

“兵法云,之地不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峣关便是这两者。”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商於六百里便是衢之处,扼秦楚之,据山川之险,道南阳而东方动,蓝田而关右危。”

之地,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此乃武关于绿林而言。”

地则无绝,衢地则合,重地则掠,圮地则行。”

郑统听傻了,看着岑彭,不明白这绕来绕去是何意?

岑彭道:“若大王欲在夏秋之际进攻南阳,则春天必须拿下商於和武关,早做准备。”

“但若大王意在他处,东南方要处守势的话,将商於、武关留在绿林手中,反而于我军更加有利。”

他指出:”商於道阻难行,先前争夺峣关,绿林便吃了粮道太长的亏。“

“如今攻防形势逆转,关在我手中,彼辈若欲来击,必兴师动众,耗费国力。夏时东方必有饥荒,绿林根本不可能再攻峣关,就算来,臣也有把握守住!”

岑彭的回答让第五伦很满意,这确实也是他的计划,春天的主要力用在恢复生产,唯一的用兵,是车骑将军耿伯昭带数千进攻北地,打通与新秦中旧部的联络,同时构建对匈、胡汉的防线,如此而已。

“好一个岑君然,兵法上说‘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都被你说透了!”

第五伦如此称赞,若非岑彭资历太浅,因为个经历,资历也浅,魏王都想将他提拔为重号将军了。

但重号不够,杂号来凑啊!

“郑将军一战商颜,二河东,三夺峣关,为我军翘楚,拜为横野将军。”

“君然则为平林将军!”

这个名号让岑彭为之一震,抬起看向第五伦,却丝毫没有讥讽之意,反而尽是勉励。

“且在蓝田为余好好练兵,鱼、盐、粮食管够,他年举军南下,扫平绿林,重夺宛城,好告慰吾师伯石公之灵,余还要仰赖君然之力!”

……

第五伦结束蓝田的劳军后,调转车队马向北,要从霸陵绕回渭北去。

而就在他抵达灞上时,也迎来了长安耆老的第四次谒见。

和先前几次不同,这回国由等往渭北跑了一趟,求得新朝时马界的集大成者张竦指点迷津,此番前来,却是带着从长安一百六十里闾收集来的“万民书”——其实就是各里正代签而已。

第五伦这次隆重接见,但还是叹息着说道:“伦功德浅薄,本欲逐王莽吊民伐罪,岂料竟因与刘伯升及陇右战,波及长安黎庶,如今的子尚不如王莽之时,伦无颜面京,只敢退居渭北,长安,还是等待真正的有德之居之罢!”

于是第四次拒绝了长安的哀求,等国由他们再度灰溜溜地走后,张鱼笑出了声,而朱弟则是感到不太理解。

“从上月起,大王除了募兵及以工代赈外,还派运送薪粮长安,开粥棚让老弱来就食,以免百姓冻饿而死,东西两市重开贸易,长安已恢复秩序,为何长安非要请大王还都?”

第五伦笑而不答,让张鱼猜猜长安的小心思。

张鱼想了想后道:“在长安看来,若非京师重地,此城随时可能再度被大王放弃。”

他幸灾乐祸地说道:“这个冬天又冷又饿,长安是得了教训,再不敢两下注了。”

有一定道理,但不止如此,从经济上来看,长安是典型的东方都邑,宫、朝大而市坊、居民区小。长安市民的生计,很大程度上是依仗于为宫廷、官府服务,少了这些官府的订单,少了源源不断从渭北运进去的粮食,长安两市连同这座城市的普通光靠自给自足?根本活不下去。

而对于所谓的父老、诸生而言,也希望能团聚在新政权的周围,重新赢回他们过去的地位。若第五伦不定都长安,那他们迟早要被边缘化,而辛苦了不知多少代才到手的尚冠里、戚里房产,价值也要一落千丈。

第五伦暗想:“长安害怕被政权抛弃,但事实上,他们才是有资格抛弃君王的那一方啊。”

当初王莽上位,可是得到了长安附近民众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的上书,得到九锡之位的,堪称“民选皇帝”,但等王莽狼狈出奔时,长安几无一相随,而是立刻给第五伦开了门。

第五伦将农民视为王侯将相之“衣食父母”,但对长安而言,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原本没什么感,仅仅是一起搭伙过子的贫贱夫妻。

长安这渣男,可和不少好子睡过,老王莽年迈貌丑,遂将其一脚踹了;但又瞧不上第五伦这嫁妆浅薄的小姑娘,一心欲与前前妻“汉家”续缘,结果发现绿林更烂。长安这才心生后悔,哭哭啼啼愿意镜重圆……

哪那么容易?当初你对我答不理,今就叫你高攀不起!

所以第五伦才故意晾了长安那么久,就是不松,没有八抬大轿,绝不再进你家门!

但他终究,还是得回去的。

“关中远不如两百年前了,等天下一统,是否要迁都是后话,但目前,没有比长安更适合作为都城的地方。”

第五伦可吃了不少亏,他的台班子,都得拆散了放在各个县。而长安的文化素质,放在全国而言是偏高的,年轻的士要拉进政权中,更何况,上哪再找到那么多工商业

新政权与长安的结合,算不上郎妾意,但这才是生活啊。

“凑合过呗,还能离啊!”

……

“快成了,就差最后一次!”

当国由再度来请教时,张竦如是说。

“关键是要让大王看到长安的诚意。”

“吾等诚意十足了啊。”

国由这个月连跑四次,都黑瘦了一大圈,甚至有几个老家伙患病死了,该想的法子都已想,下次还能玩什么花样出来?他们只能指望张伯松了,此当年可是将王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