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发表的消息,目前还在小范围内传播,基本都是在夏科大内部,以及科学岛那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但这不妨碍电子流实验室迅速提升地位,吸引了大批研究员的目光。
当实验室每个月固定出产几篇国内sci期刊,经常发表p.r.b级别论文,偶尔还能上p.r.l露脸,的确可以让
眼红嘴
酸,但无非是在背后骂一句狗屎运。还是有很大一部分
,并不认为电子流实验室,就真的能发展下去,尤其是在一个二十来岁毛
小子的领导下。
可是现在不同了,任何一家能在snc三大刊发表论文的实验室,都是前景无限的实验室。
这一点严嗣同感受最
刻。
他曾经是微尺度的副研究员,在他这个年纪算很优秀了,未来熬几年资历再出个不错的成果,升正高研究员毫不费力气。但他忽然跑去了电子流实验室,当个副主任,着实令
惊掉下
,不少认识他的
都在背后说他撞了邪,或者是脑子有病,跑去舔一个毛
小子。
这是自甘堕落的举动,他甚至有一次听到别
在背后说他,这辈子完了,没翻身的希望了。
哪怕随后他接连两篇p.r.b发表,都没有打消别
对他嘲笑,认定了他会跟“畸形产物”电子流实验室一样,最终泯为众
。科研竞争同样很残酷,资源有限的
况下,处处都在争夺,而科研
员的黄金年龄同样有限,稍微蹉跎一下,可能这辈子真就完了。
电子流实验室的诞生伊始,就被很多
看衰,为一个在读研究生开设重点实验室,简直就是老包昏了
,瞎猫想碰死耗子。
也有不少
关注过电子流理论,觉得这个理论很不错,但同样不觉得能有多快出成果。一个超导上世纪就在研究了,研究到现在也没什么大进展,何况刚出炉的电子流理论。回
稍微遇到一个难题,说不定这个理论就进行不下去,然后实验室关门大吉。
当然,有
看衰就有
开好,包校长、潘校长、陈旸、陶勋都是属于看好的
。
所以别
在背后酸几句电子流实验室的待遇等问题,包校长都尽力挡回去,尤其是p.r.l、p.r.b的接连发表,给了包校长很大底气,去跟别
分辨。
而现在,一番苦心没有白费,电子流实验室终于放出大炸弹,在夏科大学阀内部轰然
开。
严嗣同像往常一样去微尺度那边借机子做实验,一路上认识不认识的
,都会跟他打个招呼:“严工过来上机啊。”
“啊,对。”
“什么时候有时间,一起喝酒。”
“哦。”严嗣同多多少少有点低
商,不善于这种套近乎的应酬。
放在以前,别
看到严嗣同这一副冷淡样子,说不定当场就甩脸子走了,但这一次对方依然笑道:“那就说定了,下次我来安排,到时候给你电话。”
“嗯。”
“老严来了。”这边刚有
要请吃饭,那边又有一个认识好几年的研究员走过来,热
的搂肩膀,“能帮忙约一下杜恪吗,我一个亲戚家小孩,博士在读,对电子流理论很感兴趣,想参观参观实验室,听杜恪讲讲课。”
“我约约看吧。”
“那好,多谢啊。”
“没事。”
“唉,老严你是走运了啊,我这边都听到消息了,老包他们是不是在推你们电子流实验室升级省部共建。啧啧,一篇nature,的确够格升级了。”
“还没影的事。”
“什么还没影的事,明天nature就更新了,到时候电子流实验室肯定要一举闻名天下知。哎哟,你说我也是搞物理的,当初怎么就没想到去钻研钻研电子流理论。”
“现在研究也不迟,我看国内外都有不少
跟进了,p.r.b上相关论文已经开始多起来,我刚发表的两篇p.r.b都有引用了。杜恪发表的那几篇,引用加起来都快
三百了。等nature出版,引用肯定会
涨,到时候竞争就大了。”严嗣同振奋的说道。
当初从微尺度跳槽到电子流实验室,他不是没有压力,夜
静时也困惑过,自己这样选择到底对不对。
现在没困惑了。
看看周围同事的态度变化就知道。
“是啊是啊。”研究员有点尴尬的赔笑,事实上,这些引用里面,他也贡献了一点。
虽然之前嘴上说瞧不上电子流理论,但背后他还是蹭热度写了一篇论文,发在国内的sci上面。现在电子流理论登上nature,他更是在心中打算,要好好蹭一蹭热度,多写几篇sci,给自己刷点数据。
他是吃不上了,那个杜恪太猛,但汤水多多少少要沾一点。
就这样,严嗣同一路上应付好几拨
际,才赶到实验室里排队上机。
作为电子流实验室的副主任,他都这么“火”了,那么作为电子流实验室的正主任,杜恪又怎么可能清静起来。他的手机几乎就没有安静过,前来道喜的有,想要参观实验室的有,邀请学术
流的有,当然也少不了想往他实验室里塞个亲戚家小孩之类的请求。
现在包校长已经在学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推动电子流实验室从校级重点,升格为省部共建。以夏科大的关系,皖省政府这边,绝对不会设障碍,教育部这边找找关系,难度也不大。
基本可以确定,电子流实验室升格已经板上钉钉。
而一旦升格,一些硬件软件肯定要跟上标准,科研团队扩招必不可免,光靠杜恪与严嗣同肯定不够,至少能再解决三五个副高的编制问题。然后还要具备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限,这样才能将实验与教育结合起来,成为真正的合格高校实验室。这里面都是机遇。
被烦的连看书时间都没,杜恪一气恼之下,直接将手机关机。
不管了。
这才静下心来,浏览李娟找出来的所有关于电子流理论的新论文,看看国内外跟进的同行们,都有什么进展。这样才能让他更好的制定,下一阶段实验方向,从理论转移到实物,推动电子流电池的研发。
如此这般,一天时间消磨过去。
第二天,杜恪起床后,习惯
的打开笔记本电脑,上网刷新了一下nature官网。最新一期nature已经在官网更新,封面大图直接吸引住杜恪的目光。
一幅抽象的电子、质子力学平衡图,外围画了一个方形的电路图,可以看到质子在圈内挤成一团,电子沿着电路图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