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会者提醒道,“丁博士,量子态
类从严格意义上讲,根本不算是
类,他们违反了生命最基本的定义,如果把生命比作一颗太阳,那量子态的
就是太阳
炸后向外扩散的恒星物质,它们也会发光,也会放热,但确实已经不再算作恒星。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林枫听了一愣,他记得在冬眠前,量子态
类是否算是生命,还处在争论中。
“等等,等一下,量子态的
类不算是生命?什么时候的事?你们谁能给我解释一下?”林枫问道。
坐在林枫右手边上的核心成员道,“您不知道也正常,关于量子态
类的讨论,是在五十年前有了结果,那时候您还仍旧处在冬眠状态。”
“是这样的,根据生物学理论的发展,科学界重新定义了传统生命标准‘一切生命皆为低熵体,低熵体以负熵为食’,即生命依靠从外部环境摄取负熵来维持和发展,将增熵回馈给自然。”
“渺小到微生物,庞大到一个文明,都需要遵循这个法则。”
林枫呆了呆,对方说的每个字,他都听懂了,可连在一起他没听懂,什么低熵体、什么负熵,这些和生命有什么关系?
“……我不是很懂,能讲的直白一点吗?”林枫道。
向林枫解释的核心成员沉吟了一下,随后解释道。
“那我们就举例羊吃
,羊吃了
,消化然后排泄,把
和排泄物简化为有机物,与被吃之前的
相比,排泄物的无需度升高了,这个过程就是熵增。”
“如果把
的熵比作是零,现在
的熵升高了到‘1’,那么必然也相应的存在着一个‘-1’,这个‘-1’去了哪里?被吃了
的羊摄取了,羊通过让
的无需度升高,让自己可以维持‘活’的状态。”
“这样您能够理解了吧?这便是生物不断进食的本质,食物只是表象,运作文明的能量也同样只是表象,表象之下的则是负熵,生命本身是宇宙加剧熵增的一种现象,文明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延伸。”
林枫了然的点点
,这样直白一说他就懂了,扯什么低熵体、负熵,鬼知道是代指啥玩意。
可林枫虽然理解了生命以负熵为食,却没看出它和量子态
类不是生命,有什么本质
的联系。
“但是这和‘量子态
类不是生命’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量子态
类本身具备着与生物一样的主观能动
,也会思考。”林枫道。
一名会者解释道,“那是生命的余晖,就像之前举例的那样,太阳
炸的残骸同样也会发光放热,生物量子态就是这么一回事。”
“量子态的
,需要从外界获取任何形式的负熵吗?不需要。”
“量子态的
处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决定他们的生死状态的是概率,而非熵增,因此,量子态
类无需向外界获取负熵,他们是直接从熵增定律中跳出来成为了一串被概率所左右的物质波。”
林枫这下明白了,为什么说量子态
类不是生命。
生命以负熵为食,通过不断获取自然界中的负熵维持自身的低熵状态,自身熵过高,生命系统崩溃,然后也就死了。
可量子态
类无需获取负熵,他们的生命系统既是崩溃的,又是不崩溃的。
决定他们生命系统是否崩溃的不是熵,而是概率,概率说他们生命系统没崩溃,那他们就活着,概率说他们生命系统崩溃了,那他们就是死亡状态。
所以,量子态的
类可以不依靠从外界获取任何东西而活着,但这就违反了‘生命以负熵为食’的定义。
量子态
类不再是
,甚至连生命都算不上,而是其他的东西,这是如今主流科学的观点。
丁仪叼着烟斗,呼出一阵云雾后道,“我知道,量子态
类在以熵增为核心的体系里是不能被定义作‘生命’,但是……量子态
类的确完全符合泰勒先生的全部要求。”
“量子态的
类处在既生又死的状态,也就是说,这种
类不会被杀死,至少以
类目前的技术看来是如此,因为他们已经死了,只是作为死
的他们还同时拥有着一定的概率是活着的状态。”
丁仪的话遭到了会者的质疑,“丁博士,我们要提醒你一下,目前会议讨论的内容,是如何让全宇宙的文明都认为
类‘不存在’,如路边
、石
、空气,甚至是虚无的空间,连三体都不在乎量子态的舰队,就请麻烦您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古老的外星文明没有实力抹杀量子态的
类。”
宇宙很大,而自宇宙诞生之初的古老文明更是宛若天神,泰勒系核心成员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片宇宙中,存在着杀死量子幽灵的方法,只不过
类不知道罢了。
要不是看在丁仪年纪大,一把老骨
经不起揍,会者们肯定给他扣一个想当然的罪名。
丁仪下意识的扫了眼还顶着一个黑眼圈的那名核心成员,放下烟斗解释道。
“我说明这些,不是想说明量子态的
类绝对无法被杀死,只是想说明,量子态
类在受外力而死亡这点上具有一个较高的承受上限,如果
类正好处在两个强大文明正面
锋的战场,而
类又正好来不及逃脱,这种既生又死的叠加状态可以成为一张保命符,至少不会因为两个文明战争的余波而毁灭。”
“在宇宙中,或许存在着很强大的文明,可以
涉量子
类的自身概率,制造出绝对为零概率,这样便可以真正意义上的将量子态
类杀死,所以接下来我要说明的是量子态的隐蔽
。”
“量子态是受观测影响,这种影响是瞬间完成,与量子纠缠一样,当其他观测者观测我们的时候,我们的状态就是死亡,已经死掉的
自然是不存在的,对于任何智慧生命而言都是如此。”
“没
会在意一群死
,一个已经死掉的文明不会被其他古老的文明认定为威胁。”
会者们面面相觑,的确,量子态是否算作是生命,暂时搁置到一边。
量子幽灵的生命形式确实是一种不错的‘不存在’方式,量子态具有躲开观测的机制,量子坍缩是瞬间完成,与量子纠缠一样。
发现量子幽灵,更多的办法是通过侧面观测,利用别的方式确定量子幽灵的存在
。
可问题是,谁没事整天用侧面观测,观测自己周围有没有量子幽灵呢?
丁仪的想法引起了会者们极大的兴趣,会议上,有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
类可以将量子态
类,从量子态重新转化为非量子态的
类,那么这些具备着主观能动
,同样拥有喜怒哀乐,甚至可以进行
流的量子态
类,是否可以算作是生命呢?”
“假设可以办到,那可就是‘死而复生’了,但这可能吗?”
“感觉不怎么可行,那可是‘死而复生’,这是属于上帝的领域。”
会议上讨论了很多有关于量子态的问题,有
认为这个发展方向不错,同样也有
质疑丁仪的提案。
“丁博士,生命以逆熵为食,文明是这个基础上的延伸,现在这些量子态生命不再以逆熵为食,文明还算是文明吗?这样的文明还能发展下去吗?您要知道,如果以牺牲文明延续作为‘不存在’的代价,这种方案对
类将毫无意义。”一名会者道。
这既是质疑,也是询问,量子幽灵组成的文明,还算是文明吗?这种文明又是何种形式,在场中恐怕只有丁仪这个该领域的权威能够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