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少帝成长计划 > 第0335章 粮食本位

第0335章 粮食本位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与历史上武帝猪爷脑门一拍,就推行面值一千金的‘白鹿皮币’不同,刘弘对于类纸币的试探,可谓是慎之又慎。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盖因为刘弘心里十分清楚:一个不具备本身价值,或可能导致金融混的纸币,对一个政权的负面影响,究竟能达到何种地步。

历史上的武帝一朝,猪爷先是来了一波‘酬金罢侯’,对彻侯勋贵阶级进行了一番大规模清洗。

而后,彻侯勋贵阶级每年最大的心患,就成了年末的大朝仪。

——酬金成色足不足,可不就是上面那位说了算?

为了避免自己的侯爵,因为‘酬金成色不足’而被剥夺,彻侯勋贵们可谓是苦思解局之法,甚至还曾出现过某位侯爵,本该奉黄金十金,却因为担心成色不足,而奉上了二十金的奇葩状况。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武帝爷脑门儿一拍,推行了白鹿皮币。

有了白鹿皮币,彻侯勋贵们的心患顿消——金子的成色或许有‘商议空间’,但用金子从少府换回的白鹿币,总不可能‘成色有缺’吧?

就这样,白鹿皮币在发行之初,就得到了彻侯勋贵阶级的拥戴。

在每年大朝仪之前,彻侯勋贵们都拿着足量的黄金,从少府换回相应的白鹿皮币,待大朝仪时,该给祖宗献上酬金了,勋贵们就从怀里逃出一张张白鹿皮币,往祭坛上一摆,完事儿!

从这个角度上而言,白鹿皮币发行早期的成功流通,主要是因为其受众面足够小,只在汉室那百十来家彻侯之间流通,并得到认可。

与此同时,白鹿皮币与远古时期的贝壳类货币一样,具备‘足够稀有’的特——当时的鹿,绝大多数都被少府养在上林苑,属于猪爷的私财产。

而最开始‘鹿皮方尺,直黄金一斤’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也并不算太离谱——一鹿的皮,顶多能取下十个完整的白鹿皮币,并不算‘滥印货币’

而白鹿皮币最终的轰塌,也是由于这个微妙的经济平衡,被武帝猪爷的贪婪所坏。

原本价值一金的‘方尺鹿皮’,最终被武帝爷定价到了最高千金的面值!

如果白鹿皮币能一直维持‘方尺为一斤’的面值,那白鹿币的防伪工作,还能勉强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毕竟鹿都养在上林苑,要想得到价值十金左右的一整张鹿皮,所需要走通的门路,其花费即便低于十金,也不会低太多。

说白了,就和后世‘以每张九块九的成本,印十元假钞’一样,没有什么‘利润空间’,或者说利润和风险不对等。

但在一张鹿皮最高值千金,一整张鹿皮价值最高可达万金之后,风险和利润对比,就属于绝对的‘值得一试’了。

很简单的道理:哪怕是一个关东,从函谷关开始花钱走门路,最后走到长安附近的上林苑,直到最终拿到一整张白鹿皮,其花费最多也不过千金。

而这张白鹿皮的价值,却是此所投成本的十倍以上!

在后世的旷世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

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

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

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间法律;

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而这个推断,用在寻常身上,也同样适用。

300%的利润,就足以让抛弃所有秩序,承担所有风险,更何况利润在1000%的以上的白鹿皮币呢?

哪怕是在后世,十倍以上的利润摆在眼前,绝大多数能想到的,也只剩下将来的美好生活,以及所有搜罗‘启动资金’的手段了吧?

除此之外,白鹿皮币另外一个漏,便是金融支撑力严重不足,以至于到了随便一个,都能看出政府无法兑换的地步。

当一整张鹿皮价值十金,且绝大多数鹿都在官府控制下时,百姓哪怕不知道中央有多少黄金,也会想:成千上万之鹿,也不过黄金十万斤,官府应该还是有这个储备的。

但当一张鹿皮价值上万金时,白鹿皮币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哪怕世界上只剩下一百鹿,它们的皮,也价值上百万金!

而这上百万金,别说汉室中央了,哪怕是将整个汉室的黄金聚在一起,都不一定能凑够!

而这,才是导致白鹿皮币全面大崩盘,最终完全失去公信力,导致猪爷只能赖账,不再认可白鹿皮币的原因——对于已有的白鹿皮币,政府完全没有能力将其兑换成贵重金属。

要知道即便是后世,政府发行纸币的底气,以及纸币的价值支撑,也是以中央储备的大量贵重金属为保障!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任意一个政权所发行的货币,其价值总量,必须时刻低于该政权的贵重金属储备量。

例如,某国发行一千亿纸币,就必须保证,其本身储备的黄金,价值在一千亿以上。

因为只有这样,该政权才具备绝对意义上的‘兑换能力’,即:当任何一个拿着该国货币,到该国任意一个银行兑换黄金时,都能如愿换到。

且在最极端的况,即:所有已发行的货币,都被用来挤兑贵重金属时,该政权有能力将所有的货币,兑换成等价的贵重金属。

乃至于,为了在‘全部货币被用来挤兑黄金’的状况发生后,政府还能有足够量的贵重金属储备,来稳定市场秩序,绝大多数政权的货币发行量,会维持在贵重金属保有量的三分之一以下!

这,才是后世纸币能维持其金融价值,且被社会广泛认可、流通的根本原因所在:虽然纸币本身没价值,但这些纸币,随时都能用来兑换贵重金属。

而这里的‘随时都能’,便是足够量的贵重金属储备,以及足够高的政府公信力作为保障。

即:政府有足够的贵重金属应对兑换,且政府公信力保证‘拒绝兑换’的事不会发生。

从这个角度分析白鹿皮币,就能很容易得出其崩溃的原因:彼时,汉室黄金储备量几乎是眼可见的不足,且政府公信力完全不靠谱。

——要知道武帝猪爷,可是能在刘邦喊出‘山河永固,与国同休’之后,借酬金一事,直接罢免大半彻侯勋贵的大忽悠!

哪怕是高皇帝刘邦,也曾有过发行三铢钱,并为其制定十二铢面值的‘案底’。

在这样的况下推行纸币,还是防伪手段极其拙劣的白鹿皮,又作死的制定‘方尺鹿皮直千金’的面值,就使得白鹿皮币的崩溃,成为了必然。

有了历史上的猪爷作为反面教材,再加上后世的金融视野,刘弘推行类纸币,无疑就靠谱的多了。

首先,‘粮票’这种类纸币的推行,与武帝朝的白鹿皮币,后世的钱票、银票最大的一处不同,便是起本位物的不同。

白鹿皮币,实际上是以原始的‘金本位’作为其金融支撑;银票、钱票等物,则是以相应时代的贵重金属,即‘银本位’‘铜本位’作为支撑。

这样的做法,放在后世显然是先进无比,但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任何贵重金属本位,对华夏却都是天方夜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