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师德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确信自己完全不认识面前这个贤明远播的大唐亲王,不了解他为何对自己如此器重。
不过从他拒绝扬州都督府长史的邀请,直接驶船南下,亦可看出这个吴王是个有远见的
,在他麾下
事,也不会亏了自己。
如果今天这个吴王懵里懵懂,接受扬州都督府长史的邀请,那自己才要好好考虑后路。
跟着一个完全不知
浅进退的上司,还是大权在握的国之亲王,那太危险了。
娄师德生
宽厚,最大的优点是心宽持重,最大的缺点是过于心宽持重。心宽持重的都没有脾气了。
李元瑷还不了解娄师德,不知他心底所想。
但扬州都督的位子是他亲自辞让的,哪里不晓得轻重?
扬州虽然位于江北,却是江南军区核心地。
别看李元瑷手握苏州、湖州、杭州三州兵权,但兵力加起来不过扬州兵马的四分之一。
苏州、湖州、杭州三州兵权不过是护卫州郡之兵,而扬州兵马却是朝廷掌控江南的军区总部。
不是一个概念的。
如果李元瑷掌控江南东道十六州的行政大权,另外有身怀扬州的军镇之权,那他就是江南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了。
不说亲王待遇,即便是李世民的儿子都远没有这种权利。
故而李元瑷知道即便自己不自辞,李世民也会找借
将他的扬州都督改为苏州都督的,主动提出来,百利无一害。
而且不只是如此,李世民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权力,就算再怎么相信自己,也会留一手防范未然。
如他这样的雄主是不可能为亲
所左右的。
华夏历朝皇帝,除了唐玄宗
得出来这种无脑放权的事
,其他皇帝都会有所保留。
扬州都督府都尉王文度十有八九就是李世民留的后手。
李元瑷哪里会蠢到跟王文度、古神感这两位手握扬州以及大唐水军军权的将军一同饮酒赴宴?
这点轻重,李元瑷还是很清楚的。
身居高位,最忌讳的就是不知轻重。
“在南下之前,我给了上官仪、刘仁轨、狄知逊一个任务,我将从尚书省关于江南近年来的档案记录给了他们,让他们拟定治理江南的方案以及心得意见,抵达苏州的时候上缴于我。现在一样,你也去副船跟他们聊一聊,看一看尚书省的档案。时间有些吃紧,我也不要求你在抵达苏州之前上
。什么时候写好,什么时候给我吧。不过你一直在江都为官,离江南只有一江之隔,对于江南的了解应该更加透彻,期待你的意见。”
李元瑷笑着也给娄师德布置了相同的任务。
娄师德心知肚明,这意见看法将会是决定自己地位的高低的介绍函,肃然去了。
娄师德老成持重,却也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宰相才。
面对这种
况,亦不会自甘落后,匆匆去了。
他们一行横渡了长江,驶
了江南运河。
这一进
江南运河,李元瑷就觉得江南的
况,比他想象中的由要严重。
运河的两岸空旷无垠,几乎没有什么
踪
迹。
江南最不缺的就是水资源,江南地广
稀,这运河两岸因有水患之危,反而没
耕种,以至于冷清清的。
这江南运河最初由吴王夫差开凿的古故水道,后三国孙吴政权为了沟通南京和太湖平原而开凿江南运河,以后历朝历代又不断加强,直至隋唐时期,形成了现在北起镇扬,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嘉兴、桐乡到杭州,这一条运河航道。
在即将抵达苏州的时候,上官仪、刘仁轨、狄知逊一并送上了自己的心得与方案。
李元瑷满心期待的选择了先看刘仁轨的心得方案。
刘仁轨对于江南书面分析还是很透彻的,便如李元瑷、魏征一样,一语指出江南穷困的原因。
粮贱伤农。
越是风调雨顺,江南百姓收
越少。
毕竟物以稀为贵,多了反而不值钱了。
江南的粮食库存多为军用,也就是说生产的粮食多用来代替税收,或者卖给朝廷。
这朝廷收粮,向来是低于平价线的。
故而无法产生大的利润,江南亦变得越来越穷。
想要改变此弊端,刘仁轨提出了三点。
第一、发展副业,不能一味的追求农耕。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以副业来摆脱江南的百姓对于农耕的一味依赖。
第二、重新规划,耕种之地。
江南各处为了应对粮税压力,无度开垦土地。
到底田地泛滥,参差不齐。要知道一亩上等良田的产量中等、下等良田的一倍甚至两倍。
求多不如求
,空出一些土地,用来种植其他副业产品。
第三、亦是李元瑷觉得最重要的。发展商业,鼓励地方百姓从商,唯有发展商业,才能凝聚
气。
气乃发展之根本。
江南之疲敝,关键与无利可图。
江南之粮,多数为朝廷争取,难有效益
气。
若无
气,即便是沃土宝地,亦是无用。
李元瑷看了刘仁轨的最后一点,连连叫好。
李元瑷对于江南的发展有全盘的掌控,他
切明白,想要发展江南,必需从商抓起。
但是他担心这个时代过于排斥商
,以至于发展商途异常艰难。
毕竟李世民曾经特地叮嘱房玄龄,工商杂流即使才能出众,亦不能授以官职,不能让他们“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唐版初的武士彟,因为赞助李唐夺天下,封为应国公。
堂堂国公,便是因为商贾出身,给庙堂上所有文武百官瞧不起。
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武则天。
好多
以为长孙无忌、褚遂良等
反对立武则天为后,是因为武则天是李世民的小妾。
其实不然。
小妾在古代的地位等同货物,哪怕是皇帝的小妾亦是如此。
汉朝的成帝刘骜一样娶了自己老爹的小妾,还立她为皇后。
武则天便是因为出身商贾,给褚遂良、来济抓着小辫子说她“出身卑贱”。
如果上官仪、刘仁轨、狄知逊、娄师德都是那种
惜名声,照死轻商,那就让李元瑷蛋疼了。
他总不能自己鞍前马后的脏活累活往身上揽。
他自问远远比不上诸葛亮能够做到事必躬亲。
李元瑷看得出来,刘仁轨表面上将发展商业摆在最末,实际上他整篇发展的核心关键便在这最末商业。
想来也对,刘仁轨不比上官仪、狄知逊,都是宦官大户
家,有着高高在上的背景以及卓越感。
刘仁轨真说起来是汉章帝刘炟之后,可这都是唐朝了,汉室宗亲有什么用?说白了就是一个农民,自少孤贫,没钱上学堂也买不起纸笔,只能靠着家里传下来的几本书自学,在劳动空闲的时候,用木棍在地上或者空中写写划划,硬生生磨炼出一身的学问。
刘仁轨是从田地里学出来的,并不觉得自己比商
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