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的靠山是地球啊 > 第233章 微讯创意太伟大了

第233章 微讯创意太伟大了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刘鲁阳和董岑,两带着几张纸的会议纪要走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会议纪要的内容不多。

主要是添加微讯公众号功能。

谭忘给这项功能的定义,是微讯平台的子系统,可以形成一种全新的线上线下微讯互动营销模式。

比如内定的首个公众号饿了吧。

当微讯推出之后,微讯用户不再需要在手机上安装饿了吧,只需要关注饿了吧的微讯公众号。

点击微讯小程序“点餐”,可以进饿了吧点餐页面,在线购买外卖产品。

另外,饿了吧平台也可以通过公众号,发布促销信息,所有关注了公众号的用户都可以接收到这些信息。

是不是很方便?

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很多都面临着手机里app太多的麻烦。

有了微讯之后,麻烦就解决了!

下一步,当刘鲁阳将公众号系统开发完毕,他们还会向大学城管理方,大学城区域内各高校进行推广。

比如说,大学城城区管理方,有时候需要发布一些区域内的重要通知?

微讯可以帮你忙!

你加微讯大家庭,然后所有学生关注你的微讯公众号,你只要在公众号发布信息,全区的学生就看见了!

再比如,各大高校经常需要发布信息,通知自己的学生某些事

微讯也可以帮你的忙!

你创建微讯公众号,利用公众号发布通知信息,既快捷又方便。

牛哔啊!

当谭忘把自己的设想说出来,刘鲁阳和董岑都惊呆了。

这是个天才的创意啊!

假如这个想法被实现,大学城范围内的十几万学生,全都会被拉微讯体系之内,基本上一个跑不了。

那是十几万个用户。

等于在飞信的现有体系内,硬生生把这批用户抢过来了。

试想,现在大学生基本都在使用飞信,但当他们安装微讯之后,慢慢就会改变使用习惯用微讯来聊天。

说起来,微讯和飞信的主功能类似。

聊天!发图片!发语音!

但与飞信不同,微讯和手机的联系更紧密,每个手机号仅能注册一个微讯账号,而且自动关联手机通讯录。

微讯也比飞信更简单!

飞信发展到今天,软件的体积已经越来越大,其中包含太多用不上的功能。

那些使用飞信的,最大不满是什么?

飞信太臃肿了!

与地球时代类似,现在的飞信越来越像个大杂烩,捷讯公司的各种关联产品,全部往一款飞信里面塞。

一旦安装飞信,必须同时安装捷讯公司的无数软件产品!

谭忘等三都不是蠢

一番讨论之后,他们弄明白了两款软件的本质区别,或者说微讯的优势。

打个比方吧!

两款软件的最终目的,都是打造一个面积足够大的池子,把所有有用的东西全都装进来,为自己所用。

但两款软件采取了不同的打造方式。

飞信是在池子周围,不停地加高加厚一堵围墙,以便放更多东西。

微讯不一样,采取更开放的方式,以自身为核心,吸引其他东西向自己靠拢,最后聚拢成一个大池子。

飞信的方式更粗,初期效果更好。

微讯在开始阶段肯定更艰难。

但是呢!

微讯的成长更高!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道理,现在的飞信已经很臃肿了,围墙不可能一直加高加厚,总有一个极限的时候。

但微讯却几乎是无限的!

只要你想有多大,未来由微讯汇聚而成的那个池子,就会有多大!

搞明白这个道理,刘鲁阳和董岑,全都激动到发抖。

理论上讲,他们有可能战胜飞信!

微讯的创意太伟大了!

或者说,谭忘太伟大了!

相比于巨无霸一般的捷讯公司,他们只是几个小物,但就是他们几个小物,却找到了战胜飞信的办法。

一旦他们成功,必将名垂千古。

当然了,成功的道路一定很艰辛,很可能有无数的艰难险阻等着他们。

首先,刘鲁阳必须组织一批手,建立一支核心小团队了。

这支小团队的组建,其实不算难。

以刘鲁阳在湘大的名气,只要他愿意,就能召集起足够的手。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

资金啊!

一旦微讯项目正式启动,必须租用服务器,构建最基本的运营体系,那不是几十万就能解决的事

由谁来出钱呢?

仿佛又回到了原点,当时刘鲁阳和谭忘在那个小餐馆里商谈,就明白这个项目很难找到投资

“刘哥,给我一个月时间。最长一个月,我就能拿到项目的启动资金!”

谭忘做出了保证。

钱从哪里来?

第二张『丝狂欢卡』!

谭忘得到这张卡片,已经有十几天时间,一直在寻找最合适的使用机会,现在距离最合适的机会已经不太远。

下个周的3月16

当好声音第1期在湘南卫视正式播出那一天,就是使用卡片的最佳时机。

那是湘南卫视啊!

哪怕只是湘南卫视的青少频道,在全国范围内,也会有百万级观众收看节目。

百万级观众,能带来多少金钱?

当初的第一张『丝狂欢卡』使用在纽约街,当时的观众满打满算有万就不错了,只是百万的零而已。

第一张卡片带来2.6万元收益!

现在的第二张卡片,弄个百八十万不算过分吧?

……

“谭忘,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你的那本《雕英雄传》的后续章节呢?”

谭忘送走了刘鲁阳和董岑,然后接到了吴一迪的电话。

催要小说稿件?

哎哟我去!

哥这时候能顾得上写小说吗?

“吴学姐,我上次已经给了你前两回。有六万字的稿子,不够用吗?”

“当然不够啊!”

电话那的吴一迪不满意道:“我已经帮你投稿了。橡树下决定每周发表3万字,现在已经发了第一回!”

说起发表在橡树下的《雕英雄传》,吴一迪的绪很激动。

“谭忘,你自己没去看橡树下吗?”

“你的小说成功了!”

“网站编辑说,这本新武侠小说,有可能拯救橡树下最后的50万名读者!”

“这几年,受到有偿文学网站冲击,橡树下的读者不断流失,目前仅剩余大约50万。但假如再没有优秀作品,这批读者最终也将流失……”

嗯!?

50万读者?

现在的谭忘,真不在乎《雕英雄传》有多少读者,但他在乎50万。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