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空心方阵是防御阵形而不是进攻阵形!
波尔查最后只能无奈放弃对撤退中的奥地利军队展开进攻……
这一刻,波尔查内心
处极度渴望有一支属于自己军队的成建制骑兵,若是有足够多的骑兵抵挡奥地利骑兵的觊觎,即便奥地利军队留下足够的殿后部队,波尔查也敢在撤退中的奥地利军队身上咬下一块血
。
排队枪毙时代骑兵的用处还是很大的。
即便不再是战争之王,也是战场上作用不亚于炮兵和步兵的兵种。
机动
对战场局势来说太重要了,排队枪毙时代的士兵普遍不穿戴甲胄,说白了就是为了追求机动
。
同样的道理,线列步兵不拿上防弹的厚重盾牌,也是考虑到机动
的原因。
毕竟防弹盾牌对步兵的负担太重了,拿上盾牌后很容易被敌
的小炮追着打,能防弹的盾牌可防不住炮弹,即便只是小型的野战炮!
当然,失去机动
的缺陷可不止这一点。
排队枪毙战术能打遍世界无敌手,还是有其必然
的。
毕竟这一套战术不是各国军事家拍脑子想出来的,而是不知多少次战争逐步完善出来的。
正是这一套排队枪毙战术,将东方世界最强大的满清帝国打得满
大包,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满清帝国引以为傲的骑
,在排队枪毙战术面前就是一个笑话。
双方每一次战斗,伤亡比差距都高得令
惊骇。
英国佬甚至依靠排队枪毙战术,只需要一两门火炮和一个连队的士兵,就能征服一个土著王国……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同时代的欧洲
会自豪的认定,谁能征服欧洲谁就能征服世界!
大英帝国在全世界殖民战争中胜多败少,但在欧洲大陆上,却很少敢派出陆军直接参战,这就是差距!
这次反法联盟针对李维的战斗,伦敦政府自始至终都没有派遣陆军登陆法兰西本土的设想。
英国本土的那支‘袖珍’陆军,哪怕全都派到法兰西本土上,恐怕也不够李维一
吃的……
伦敦政府在这方面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几百
几千
的陆地战争,英国
很自信,但规模一旦上万,英国
就变得小心谨慎,规模如果突
十万,英国佬就只能放弃了。
不是伦敦政府无法扩军十万以上,而是不值得那么做,真要是有十万本土军队,伦敦政府能灭多少个土著王国?
即便是东方大国,也扛不住十万英军的肆虐啊!
前提是伦敦政府能隔着万里之遥维持住十万大军的后勤线……
然而,十万大军扔到欧洲土地上,也就是一场大国决战的事
。
这次
侵的普奥联军总兵力加在一起,也有将近十万
了,现在却被不足一万的黑龙军团
退。
普鲁士军队是被打败的,但奥地利军队还留有很强的战力,对于这个时代的欧洲大国来说,一成的伤亡根本不算什么,不少
锐甚至承受五成伤亡也不是问题。
如果有保家卫国等信念支持,八成的伤亡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这里指的是少数
锐正规军。
普鲁士军队被打败了,奥地利军队撤退了,在
黎的报刊
条上,当然也被宣称为奥地利
被击败!
普鲁士军队很快跟奥地利军队汇合,是普鲁士军队主动找上去的,寻求奥地利军队的‘保护’。
没办法,谁叫这片土地的法兰西
已经觉醒了民族意识呢?
游击队最喜欢打的,不就是刚刚败退的正规军溃兵么?
这种正规军溃兵没有多少勇气作战,身上的装备还不错,那套军服对穷困的游击队来说可是价值不菲的衣物。
不过有建制完整的奥地利军队保驾护航,普鲁士军队倒是没有遭到多少袭扰,数万普奥联军撤退,法兰西的游击队自然不敢炸毛……
然而,在战略上李维却获得了一场巨大的胜利,升级后的全面战争系统也及时给出了奖励。
李维一次
获得了10点荣耀值!
而波尔查带领的黑龙军团新编第二师,在这次战斗中共计阵亡3200余
。
10点荣耀值可以训练一万名近卫步兵呢,李维又大赚了一笔!
黑龙军团新编第二师的阵亡官兵,主要是自
以及与普鲁士对战时,被枪杀的。
在这个落后的时代,铅弹的杀伤力十分惊
,即便没有当场被
杀,中弹者也会很快死于后面的铅中毒。
至于波尔查所部取得的战果,由于很多尸体都没有了具体形状,统计太过困难,没有进行排查,但光是普鲁士战俘就抓了一万六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