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在明朝当国公 > 第三百五十六章 恐慌

第三百五十六章 恐慌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个上午的廷议就这么过去了,最后结果还算斐然,筹集到了一百万两的银子。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在杨峰的强烈要求下,朝廷专门成立了一个临时赈灾小组,由朱由校挂名担任组长,顾秉谦、杨峰、黄立极和郭允厚等担任副组长,负责筹集购买粮食、物资以及施粥等工作。

而且杨峰还建议将给所有的事都分摊给每一个,每个都必须对自己的事负责,每天都要向朱由校汇报工作,谁的工作不到位或是做不好,朱由校的板子就会打到谁的身上。或是训斥、或是罚俸、甚至是开掉官职,杨峰将这样的工作称之为责任承包制。

杨峰的提议一出,就把所有都吓住了。在讲究吃大锅饭,坏一个样的封建社会,何曾听说过这样的事?狗的杨峰,你这么混蛋你爸妈知道吗?还能不能让好好的混子了,这样做让我们怎么活啊?

这种开创的工作质吓坏了不少,但同时也让朱由校喜出望外。这种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将责任明确到,再也不用害怕事发之后下面的一个个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事发生了。由于事前明确了责任,这件事一旦没做好那就是你的责任,一旦这件事出了问题,那么朱由校也不用听你的解释就可以直接把你拿下。

这样的责任制在后世自然是司空见惯没有什么好稀的,但在大明却是开创的。华夏的儒家讲究的是和光同尘,你好我好大家好,出了事大家出来和稀泥,反正今天你帮我明天就有可能是我帮你,这就造成了朝廷和衙门的办事效率不高,浮于事的弊端。

现在杨峰把这种制度提出来可是把朱由校给乐坏了,当即就拍板,赈灾的事划分成了好几块分别分配给了内阁几名阁老和各部的尚书,就连杨峰也没能挑掉,朱由校将采购这块最重要也是在旁看来最有油水的工作分配给了他,自然引起了旁恶意满满的目光。

廷议结束后,朱由校特地把杨峰留了下来,面对杨峰略带不满的目光,朱由校无奈的解释道:“杨卿不要怪朕,把这件事给你朕也是没有办法,毕竟朕实在是想不出除了卿还有谁能经受得住上百万两银子的诱惑而不动心了。”

杨峰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苦笑着摇摇:“陛下,您将这件事给微臣固然是对臣的信任。但您想过没有,臣毕竟是武将,整个朝廷放眼望去难道就找不出几个可以信任的么,若是这样的话那可就太悲哀了。”

听了杨峰的话,朱由校久久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才轻叹道:“是啊,如今朕还真不知道那些文官有谁是值得信任,谁是不值得信任的,你说朕这个皇帝是不是当得太失败了?纵观满朝的文武大臣,除了卿和聊聊几个之外竟然不知道应该信任谁,这个皇帝朕真不知道当得有什么意思。”

看着朱由校眼角中掠过的一抹悲哀,杨峰心中闪过一丝同都道皇帝好,却不知道当皇帝的烦恼啊。不过杨峰自然不会任由朱由校的这么低沉下去,他想了想便笑道:“陛下勿忧,其实您的烦恼在微臣看来却是没有那么要紧。”

“哦……这是为何?”朱由校好的看着杨峰,“自古民间便有“画画虎难画骨,知知面”之说,可见用之道何其艰难,怎么到了卿嘴里却成了不那么要紧啊?”

杨峰看着朱由校正色道:“陛下,孔子说之初本善,但荀子则认为:恶,其者伪也。今,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这句话在微臣看来却是对的,原本就是趋利避害,又便宜谁不想占?

那些读书声声说自己饱读圣贤书,读书几乎全都是正君子,这种话听听也就罢了,谁要是当真谁就是不折不扣的傻子了。所以微臣对于那些读书声声所说的垂拱而治或是三皇五帝禅位之类的东西向来都是不屑一顾的,那些事安知不是儒家用来糊弄后的?”

听到这里,朱由校苦笑道:“幸好卿这句话是在这里说的,否则若是让高攀龙那些听到恐怕又要给朕送来一箩筐弹劾你的奏折。”

杨峰撇了撇嘴:“臣还怕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腐儒不成?只要有本事就让他放马过来。”

朱由校不想跟杨峰谈这些扫兴的事,很快便将话题转移,“卿,此番朕将采购粮食物资的事给了你,堵住了许多发财的路子,他们不敢对朕有怨言,但肯定会迁怒于你,希望你不要怪朕。”

看到朱由校眼中闪过的一丝内疚,杨峰当然明白其中的原因。在朱由校看来,如今的杨峰在大明早已是仇敌遍天下,若非有朱由校护着,他早就被这无数的文官武勋扑过来撕成碎片了,只是朱由校又怎么会明白杨峰的底牌呢?

不过看到朱由校能如此坦然的跟自己提起这件事,杨峰心中却是一暖,这也证明朱由校不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他晒然一笑:“陛下您不用担心,微臣的命硬着呢。微臣知道在大明有无数的都想要微臣的命,但微臣却会让他们明白,微臣的本事要比他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他们想要微臣的命没那么容易。”

朱由校自然不知道杨峰中所说的“本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还以为这不过是杨峰用来安慰他的话,听到这里他有些感动的拍了拍他的胳膊:“卿放心,朕现在就可以答应你,只要有朕在一,就会护着你一,绝不会让你没了好下场。”

“多谢陛下!”杨峰心里也不禁感动起来,在这个时代,一个皇帝能对臣子说到这个地步那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几乎就是一个皇帝对臣子做出的最好的承诺啊。

又商议了一阵后,杨峰便出了宫,而这个时候大明王朝那庞大的官僚体系也开始运转了起来……

事实证明,虽然如今的大明帝国已经变得非常的臃肿而笨重,但是当朝中的皇帝和大臣们一起去推动一件事的时候,他们的效率还是很可观的。

回去后不到两个时辰,今天朝堂上认捐的各位大臣也陆续派将自己认捐的银子送到了大明皇家商行在京城的总部。而杨峰也没有闲着,他派分别给京城里的各大粮行送去了帖子和书信,信中只说了一件事,从即起各大粮店不许关门,也不许推托店中无粮,没有官府的应允更不许擅自提高粮价,否则已经查处官府李极严查惩治。

就是这么一封短短的书信立刻就在京城里炸开了锅,大多数的粮行在收到这封书信后全都不屑一顾,讥笑杨峰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的粮食卖多少银子他们管不着,可我自家的粮食卖多少银子你也休想过问。别跟我说什么囤积居,我是商,我要是不这么做我怎么赚钱?

不过也有生谨慎的掌柜,他们可都听说过杨峰的大名,这家伙是出了名的眦睚必报,谁要是得罪了他,他的反击立刻就会接踵而来,可这家伙却偏偏还时常说自己心胸宽广,所以现在已经有在悄悄的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宰相肚量江宁伯。

这些担心的掌柜纷纷询问自己幕后的东家,而这些东家给出的回答也大相径庭,有让他们观望一下的,也有说不要理会这张帖子的,种种态度不一而足。

“什么……这个杨峰管天管地还管我卖不卖粮?这种事就连陛下也不好手,他杨峰也管得太宽了吧,你回去后告诉咱们的,让他们不要理会这份狗帖子,粮食是咱们的,咱么想卖多少就卖多少,你告诉邱掌柜,从今天开始,粮价上涨两倍。杨峰不是刚弄到了一百万两银子么,我今儿就让他乖乖的把银子都掏出来!”

成国公府邸里,听到自己管家的禀报后,朱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