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遁走海外。十年间,三千甲士,
平汪洋,扫除贼寇,独尊海上。”
念到这里,韩艺不禁肃然起敬,可再往下看,却又是一个三百十六度大转变,“念中原,兀自伤。欲回之,再争
月,以报余憾。然归时,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不忍再
苍生,散尽钱财,布衣归乡。憾矣!无颜留名,唯断刀于此。”
字里行间内,无不透着遗憾之
。
在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刻印较新,相比起前面那一段,显然是后面才刻上去的,又念道:“蒙天眷顾,残烛之年,偶得佳徒,授其刀法,虽自抱憾,已无怨矣!”
韩艺看得皱眉沉思,他说的佳徒应该就是小野,可如今才刚过了贞观时期,近几十年天下太平,并不大
,那么他指的天下放
,应该是隋末时期,隋末时期的英主,难道是李世民,还是李渊?不不不,他这上面写道“欲回之,再争
月,以报余憾!”这显然这是冲着
去的,而非天下,随后他又说“天下太平。”并不是说“
已故”,显然是
还在,只不过天下太平,他故此不争,隐居于此,应该说的还是李世民。
这就怪了,这隋末时期的英雄,不都被李世民给打败了么,这
显然并没有与李世民一较高下过,还挺不服气,要再与李世民争天下,而且,他三千甲士就敢说自己
平汪洋,这太厉害了一点吧,想不到隋末年间,竟还有这等英雄在。
念及至此,他不由得叹了
气,只可惜我没读过书,不太了解这历史。
可是转念一想,他为什么要刻着这些留在这里了,既然已经隐居了,何必再提往事,不,他刻下此文,应该还是希望有
看到。可是看到又如何呢?可能还会惹来祸端。
韩艺沉思片刻,突然双眉稍抬,我明白了,他是想告诉世
,他并非是输给了李世民,而是念及苍生,故此没有去争,这段文字看上去虽透着遗憾,但其实是透着一
不肯服输的傲气,不是不敢去争,而是不愿去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