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骨科,这等于把急诊科新增设的特色骨科诊室给废了,这事得跟张主任好好说才行。否则,就把张主任给得罪死了。”
刘教授语气严肃道。
“学生自然明白。张主任那里还真不好去说,您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李权治病很擅长,对付敌
也有手段,够狠辣。
唯独对自己
下不了手。
张主任对他多有照顾,算是有着不小的恩
。
现在他要损害急诊科的利益,这事怎么好意思开
?
“办法肯定是有,
嘛,无非利益两字而已。据我所知,张主任是一个孝子,他的家中有一老母亲,九十三岁高龄。因为以前的生活条件艰苦,年轻时下地种田,上山砍柴,经常衣服裤子都是湿的,得了风湿病。每次发作都是非常痛苦。”
“如果你能够设法治好张主任的母亲,把急诊科的特色骨科诊室转到中医研究科室,他肯定会答应。如果你治不好张主任的母亲,也有办法,那就是拿出足够弥补急诊科室的利益去
换。”
刘教授以前教授李权医术,现在更多的却是像父亲一样,教李权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教他为
处事的方法。
“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一会下了班,我就去找张主任。”
老师都已经把方法教给他了。
肯定要李权自己去做。
不能什么都靠老师。
这就好比老师都已经教你如何握笔,如何书写了。你却还想要让老师帮你写字,那只会一辈子都是个巨婴。
……
从刘教授那里出来后,李权低
沉思着该怎么跟张主任说这件事?
想来想去,他觉得还不如下班后,直接去张主任家拜访。
到时候见到张主任的母亲,先看看
况再说。
如果治不了,那就另想办法。
否则,现在跟张主任谈好了,万一看过张主任母亲的
况后,发现治不了。那就很难解释了。而且会让
家感到特别失望。
做任何事
都要注意方法。
方法不对,努力白费还算是轻的,就怕好事变坏事,朋友变仇
。
李权打定了主意后,直接回中医研究科室的办公室看书。
他现在急缺的就是中药开方这方面的神医技。
《本
纲目》全书共一百九十多万字,乃是中药典籍中第一部对药
与药理进行详细记录与论述的医书。堪称药典类书籍的鼻祖。
它共分五十二卷,实际上共分为十六部。
百病主治药、水部、火部、木部……等等。
经过多次修改后,书中的药物总共增加到了一千八百多种。对各种药
的药
、药理都有论述。
想要把它读完,估计没有两三个月,想都别想。
李权倒也不着急。
现在苏菲的白血病已经治好了,正在康复中。他在医院的地位也是非常稳固。
同时,他的卡里已经存了六十多万,再也不必为温饱问题而烦恼。
所以,他并不着急。
慢慢细读这部药典,正好可以恶补一下他的中药知识。
李权拿着《本
纲目》坐在办公桌前,他记得上次看到了水部,具体多少页忘记了。
看书,他一般看到哪一页,有事的话,会在里面夹一张书签。
可能上午看书的时候,因为那个白血病的小
孩出现吐血症状,李权急着赶过去处理,忘记夹书签了。
现在只能凭记忆找到没看完的那一页。
随手一翻,居然翻到了后面的果部。
他的目光扫过上面的内容。
“寒瓜,消烦止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含汁,治
疮。
、舌、唇内生疮,烧研噙之。”
寒瓜?
李权的脑中闪过一丝疑惑。
他知道,本
纲目中的许多药
名称都与现代有区别。
这个寒瓜是什么东西?
他本着不懂就问度娘的原则,随手用手机上网搜了一下。
一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出现在手机屏幕上。
“我靠,原来寒瓜就是西瓜呀,古
可真会取名字。”
西瓜不就是解渴解暑的水果吗?
出于好奇,他仔细读了一遍李时珍对寒瓜的药
描述。
西瓜能够解暑消渴,这点是个
都知道。
后面的,可以利小水,解酒毒,他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另外,西瓜能治
疮,李权也知道。
药店里的西瓜霜就是根据这个药理研制出来的。
“寒瓜不可一次多食,不可与同为寒属
食物共食。”后面还写了一句禁忌,不过并没有写明原因。
西瓜属于寒凉之物,李权知道。
同时食用两种以上的寒凉食物是大忌,会伤肠胃,容易腹泻。比如桃子与西瓜都属寒凉食物,最好不同时食用。
除此之外,西瓜与羊
同食,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羊
味甘热,西瓜
寒,两种食物一起食用,不但不会
阳调和,反而会伤脾胃,特别是对于那些阳虚、脾虚的
,同食这两种食物会导致脾胃失调,伤害元气。
【你成功补充了《本
纲目》一书中的寒瓜食用禁忌,获得李时珍的好感度+5.】
李权只是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把寒瓜为什么不能与寒属
食物同食的原因补充了一下,没想到这样也能获得好感度。
看着眼前浮现的光形字幕,他不禁激动得泪流满面。
随便补充一下寒瓜的食用禁忌就得了5点好感度。看完手中整整一百九十多万字的《本
纲目》也才获得5点好感度。
真是坑爹啊。
只能说,获得这些古代神医的好感度,太没规律了。
特别是这种额外奖励的好感度,真怀疑全看这些古代神医的心
给的。
“终于获得了李时珍这位古代药圣的好感度,看看能不能兑换中药药方类的神医技?”
李权怀着激动的心
,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兑换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