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北颂 > 第0322章 水至清则无鱼

第0322章 水至清则无鱼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你们这些该死的东西,若不是你们贪得无厌,贪了黄河河堤的营造钱粮,黄河河堤怎会决堤,怎么死了这么多?”

赵祯扑到这些官员身前,抬起脚就是一顿猛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习练了两年多的武艺,武艺谈不上有多高强,但是脚上的力道却远比一般强。

他一脚一个,把那些官员全部踹到在了地上。

若不是寇准拦着,他能生生把踹死。

由此可见,赵祯是狠急了这些

寇准拉着赵祯,对王曾道:“让把他们拉下去,关刑部大牢,后问斩。”

王曾当即领着禁军将士,押解着那些官员,下了城墙。

寇准把赵祯塞给了寇季,让寇季照顾好赵祯,然后他去忙了。

城门楼子里。

寇季、赵祯并排而坐。

赵祯气咻咻的道:“朕继任以后,杀了那么多贪官污吏,为何还是有贪?”

寇季吧嗒了一下嘴,很想把他之前和曹佾、刘亨二在寇府讨论的那一番话告诉赵祯。

不过仔细思量了一下,他觉得有些不妥。

当着赵祯的面,讲他祖父和他伯祖父的坏话,总是有些不美。

于是乎,寇季就淡淡的道:“水至清则无鱼……贪官污吏,历朝历代都有,杀不完也诛不尽。”

赵祯恼怒的道:“可朕心里就容不下这种贪官。”

他盯着寇季,质问道:“你就没有办法,把全天下的贪官污吏全杀了?”

寇季摇摇,“没有……的欲望是无穷的,只要还有欲望,这个世上还有官,那么贪官就一直会有。”

赵祯气的直跺脚,“朕自登基以来,目光所及之处,全是贪官。难道我大宋朝就没有清官吗?”

寇季愕然道:“有啊!”

赵祯追问,“谁?”

寇季指了指自己,“我啊。”

赵祯恼怒的道:“你不算。”

寇季淡然一笑,“我大宋朝肯定有许多清官,只是你我还没有发现。”

赵祯紧握着拳,掷地有声的道:“朕以后亲政了,一定要重用清官,严惩那些贪官。”

寇季笑了笑,没有说话。

此后两

寇季、赵祯二都待在城上,遥望的城外的洪水。

而汴京城内却闹翻天了。

洪水临城的第二下午。

汴京城里的粮价就开始直线飙升,一路飙升到了一个丧心病狂的地步。

夜以后,汴京城内就传出了谣言。

各种谣言皆有。

有说赵祯昏庸无能,导致天灾降临的。

有说寇准相误国,导致天降灾难的。

也有说刘娥这个妖后没有伏诛,才会惹怒上苍降下灾难的。

众说纷纭,谣言四起。

凡事有资格惹怒上苍的,都在百姓们谣言的攻击范围之内。

到了夜半以后,天清寺旁边的粮店,被百姓们冲了门面,引起了一阵哄抢。

随后,汴京城内大大小小的粮店,也相继发生了哄抢。

巡检司的配合着禁军将士,连夜赶到各大粮店内,驱散了百姓们。

第三的时候。

百姓们心惶惶,又开始了新一的抢粮。

寇准先是抛出了那些贪污了黄河河堤营造钱粮的贪官,让百姓们打死泄愤,然后再搜集了全城的粮食,无偿派发给了百姓,这才稳定了百姓的心思。

第三当晚。

汴京城内的所有军卒,集体出动,封锁了汴京城内所有的街道,把百姓们堵在家里,防止他们聚众动

值得庆幸的是,城外的洪水在第四的早晨,退了。

赵祯盯着城外缓缓退去的洪水,激动的对寇季道:“寇季你看,洪水退了!洪水退了!”

寇季瞥了他一眼,淡淡的道:“这有什么好高兴的呢?”

赵祯双手在腰间,趾高气扬的道:“当然得高兴了,洪水退了,城外的粮食就能运进城了,百姓们就有粮食吃了,他们就不会闹事了。”

寇季呵呵一笑,道:“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麻烦?什么麻烦?”

赵祯疑问。

寇季拍了拍面前的垛,道:“汴京城内的百姓只是暂时没有粮食吃了,可城外那些百姓,却什么也没有了。

他们会一脑的全部涌进汴京城。

到时候,汴京城内的粮食会持续高涨。

而那些什么都没有了的流民,会饿死很多。”

赵祯听到这话,小脸有些难看。

寇季硬生生把后半句话吞进了肚子。

他不想告诉赵祯,大灾之后,往往还会伴随着瘟疫。

那才是最可怕的。

寇季在赵祯失神的时候,招来了一个军卒,让他速速把城外洪水退了的消息,迅速告诉开封府,让开封府速速张榜安民。

随着洪水退了的消息传到了汴京城。

汴京城内心終于安定下来了。

劳累了三天三夜的寇准、李迪、王曾三,拖着疲惫的身躯,迎着赵祯回了皇宫。

寇季也跟着进了皇宫。

百官们齐聚在垂拱殿,开始商讨灾后的流民安置问题,以及灾后的重建工作,还有粮价涨以后的问题。

其中有半数的官员认为,应当封锁汴京城,把流民阻挡在城外,在城外开设粥棚,给流民一饭吃。

然后,没有然后了

流民们如何过冬,没提及。

似乎打算让流民们自生自灭。

还有半数官员认为,应当放流民进城。

然后,没有然后了。

流民进城以后,如何过活,如何安置,他们似乎没有讨论。

除了开设粥棚,让流民们有一饭吃,不至于造反外,其他的建议一概没有。

也有提议,让流民们回归到自己各府各县,再由朝廷拨款给各府各县,采买粮食,供养流民一直到明年开春,春耕的时候。

总之,百官们众说纷纭,有好有坏的。

却没有一项妥善的办法,能够合理的安置好所有的百姓。

有关于灾后重建的问题,更是没有多少提及。

满朝文武似乎觉得,在灾后,给流民们一饱饭吃就足够了,其他的完全不需要在意。

他们安置在哪儿,住在哪儿,满朝文武没有一个说。

最后就是否放流民城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一部分官员认为,应该放流民城,让流民在汴京城里自己找一个能落脚的地方。不然流民们待在城外,到了冬会被冻死。

一部分官员则认为,不应该放流民进城,因为流民如果死在了汴京城里,很有可能会带来瘟疫。

双方各执一词,吵的你来我忘。

寇季提议道:“为何不在城外划出一片地方,营造一些屋舍,供给流民落脚呢?”

此话一出,瞬间被满朝文武的证论声淹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