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北颂 > 第0609章 高粱河车神(三更一万二,求月票!吼吼吼!)

第0609章 高粱河车神(三更一万二,求月票!吼吼吼!)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赵祯听到了寇季学不会兵法,脸上略微有些错愕,随后便笑了,“四哥也有学不会的啊……朕以为四哥什么都能学会。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寇季翻了个白眼,“我学不会的,你也学不会。”

赵祯笑着道:“朕学那些嘛?别学了,朕用他就是。朕若不用他,他学了也是白学。”

寇季又翻了一个白眼,他觉得赵祯这话有些蛮横不讲理,但偏偏又没办法反驳。

怀才不遇的那些是怎么出现的,就是因为上位者不用他。

所以有才能是一回事,会不会被重用,又是一回事。

比如李昭亮之子李惟贤,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跟寇季等一起求学的时候,便表现出了不凡,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问变得越发高

寇准等曾经私底下提其他的时候,也曾说过。

他若非出身武勋之家,必然会成为一代大儒。

李惟贤那么有才,也没办法借着科举仕,更不可能被重用。

是上位者看不到李惟贤的才能吗?

不是。

是上位者不用他。

他的出身,决定了文臣之列,没有他的席位。

“高处恭既然不能用?那还有谁能用?”

寇季不愿意跟赵祯继续讨论用之道,所以直奔主题的发问。

赵祯皱着眉,陷到了沉思。

以前他总觉得朝堂上才济济的,如今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无可用。

文臣们倒是不缺,文臣们就像是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只要科举一直在推行,他手里的文臣就多的用不完。

可武将,貌似少的有点可怜。

朝野上下,混吃等死的武将,多不胜数。

可能用的,屈指可数。

“太祖和朕的皇祖父定下的重文抑武的策略,是不是错了?”

赵祯第一次对太祖皇帝赵匡胤和太宗皇帝赵光义二定下的重要的祖制,产生了怀疑。

重文抑武。

抑到了无可用的地步,那还抑什么?

再抑下去,大宋仅存的几位能打的死了以后,大宋还拿什么去抵御外敌?

会作不假,可武也能护国。

大宋若是无能打,无敢战,那当敌的铁蹄踏进来的时候,大宋还能存在吗?

太祖和太宗定下的祖制,是为了让赵氏江山一代代传下去,最好传它万年。

可如今不到数十年,就已经到了无武可用的地步了。

继续推行重文抑武的祖制的话,大宋还能传承几代?

赵祯沉默了许久,侧看向寇季,“四哥,你说说,重文抑武对吗?”

遇事不决、心有疑惑,询问寇季,这是赵祯潜意识里的想法。

赵祯觉得,不论他心生出怎样的疑惑,寇季都能帮他解答。

寇季听到了赵祯的话,略微愣了一下。

寇季没有急着回答赵祯的问题,而是沉吟道:“官家为何会提起此事?”

赵祯坦言道:“如今朝廷能用的武臣,稍微用一下,就已经捉襟见肘。朕怕继续推行重文抑武的策略,会出现无可用的局面。”

寇季叹了一气道:“太祖和太宗,定下如此祖制,是为了防止武。”

赵祯点道:“朕知道……可太祖和太宗定下了如此祖制,是为了让我大宋顺利的传承下去。可若祖制影响了我大宋的传承,甚至有可能会成为我大宋灭国的祸基,你觉得还有留着的必要吗?”

这话也只有赵祯敢说。

其他若是说这话,被听到了,会被拉出去一刀一刀割死。

赵祯既然将话说了,寇季也就不藏着掖着。

寇季坦言道:“太祖和太宗,皆经历过十国时期,武。甚至武的危害有多大。所以定下这样的祖制,也能理解。

但太祖和太宗二,只想着防备武,却没有想过,若是朝廷没了武,大宋能不能生存下去。

他们也没有想过,在勾心斗角、在权谋争斗上,武根本不是文的对手。

重文抑武的政令推行到最后,结果就是武不出,朝廷沦为了文的一言堂。

但朝廷沦为了文的一言堂,真的是好事吗?”

赵祯果断摇

从他登基到现在,遇到的大部分麻烦都是来自于文

社稷之危,文则会绊住大宋崛起的脚步。

无论是武,还是文,掌控朝堂,都会出现弊端,大的弊端。

所以朝堂之上,有文臣,也得有武臣。

赵祯叹息一声,“有没有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寇季思量了一下,给出了一个最快解决问题的办法,“朝廷该重视一下武举。同时,兵动将不动的政令,也该更改一下。”

赵祯盯着寇季,静等寇季的解释。

寇季继续说道:“重视武举,是为了给武臣们当中增添新的血。唯有新的武臣不断的加,朝堂上兵事的话语权,才能不被武勋们所掌控。

朝廷调兵遣将的政令,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每到任期,领兵的将领不动,反而是麾下的兵马频繁的更替,这对朝廷而言是一个负担,也是一个祸患。

不仅起不到防备武臣的作用,反而还会因为水土不服、舟车劳顿,削弱兵马的战斗力。”

赵祯皱起了眉道:“重视武举,只会便宜那些武勋。朝廷此前推行的武举,大多让武勋门下的,占去了武进士的名额。

在武艺和兵法谋略一道上,鲜有能在武勋们掌控下脱颖而出。

朝廷调兵遣将的政令是存在着弊端,可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朝廷的兵马一旦待在一个地方不动,很容易被一个地方的子弟兵充满全营。

一旦地方豪强,又或者说是地方有声望的,振臂一呼,很容易起事。”

寇季笑道:“此两点官家不需要担心。只要我们培育的将官出来以后,官家担心的问题皆可以迎刃而解。”

赵祯略微愣了一下,沉吟道:“朕培育去跟武勋们打擂?”

寇季笑着点点

赵祯迟疑道:“那如何防止地方军营里充斥满子弟兵呢?”

寇季笑道:“军纪约束,从营的那一刻开始,就打分配。此外,兵营全部迁移到荒山野岭内。”

赵祯皱着眉,依旧一脸疑惑。

寇季笑着道:“等兵马熟悉了用火枪和火炮作战以后,没了火枪和火炮,他们就是没牙的老虎,想不起来。”

赵祯闻言,恍然大悟,笑道:“还是四哥想的周到。”

顿了顿,赵祯笑道:“这么说,我们培育的才是关键。”

寇季笑着点点

赵祯郑重的道:“那就更不能让武勋手了。”

寇季犹豫再三,叹了一气道:“现在大宋的大多数将领,皆出自于武勋门下。我们想做出改变,还是要借助武勋的力量。

在我们手里的力量没有崛起之前,武勋们才掌控着最大的力量。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