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北颂 > 第0629章 老太君请缨,寇季北上(今晚一更吧!)

第0629章 老太君请缨,寇季北上(今晚一更吧!)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西夏的账以后再算,现在要做的是,商议一番,由谁去银州、麟州等地坐镇。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寇准见寇季已经惦记上了西夏,就提醒寇季,眼下最紧要的事。

寇季神色凝重的点点

寇准继续说道:“官家派遣了陈琳请我们祖孙二宫,一同商议此事。”

赵祯派请寇准宫,说明此事十分严重,自然不能怠慢。

寇季低瞧了一眼身上脏兮兮的衣服,苦笑了一声道:“祖父先随着陈琳进宫,我回别院去换一身衣服。”

寇准点点,背负双手离开了器械作坊。

寇季并没有急着离去,而是回到了器械作坊内,叮嘱了一番那些匠们,才往府上的别院赶去。

寇季回到别院的时候,寇准已经和陈琳乘车离开了寇府别院。

寇季在向嫣的伺候下,洗漱了一番,穿戴上了官服,坐上了马车,进了汴京城。

一路赶到了东华门,亮出了腰牌,进了宫。

寇季在宦官的引领下,到了资事堂,赵祯、寇准、王曾等已经开始商议起了派遣谁去银州、麟州坐镇的事

寇季迈步门的时候,听到了有提及到了自己的名字。

说话的是王曾。

王曾坐在寇准下首,对赵祯道:“老臣以为,事到如今,唯有让寇季往银州、麟州等地一行。”

寇准皱着眉,沉声道:“银州、麟州等地,如今需要的是掌兵之,而不是理政之。寇季不通兵事,去了银州、麟州等地,面对萧孝穆率领的十数万大军,恐怕也无可奈何。”

王曾叹了一气,对寇准道:“我也知道麟州、银州等地需要掌兵之。可银州、麟州等地兵马,大多都是折家的旧部,还有折家军。

他们听命于折家多年,非折家之,难以调遣他们。

如今折惟忠有命之忧,难以掌兵。他的子嗣又过于年幼,也难以掌兵。

折家不可能出折家军,朝廷纵然派去了掌兵之,也很难调动他们。

所以掌兵之,去了也是白去。

朝廷现在能做的就是派遣一位身份高、地位重的重臣,携天子剑,赶往银州、麟州等地,调遣距离银州、麟州等地相近的厢军、禁军,一起抵御辽,将辽挡在长城之外。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折家忠勇不假。

但折家也是朝廷的一根刺。

折家是朝廷诸多将门之中,唯一一个拥有着兵权的将门。

独立于府州,宛若藩镇。

折家军直属于折家,而非朝廷。

朝廷想要越过折家,调动折家军,根本不可能。

寇准沉吟道:“朝廷不是已经派遣了王云升赶往府州吊唁折老夫吗?王云升此刻应该已经到了府州了吧。”

王曾缓缓摇,“王云升此,沉稳有余,锐气不足,也没有经历过兵事。他代表着朝廷去吊唁折老夫,那还可以。可让他调遣银州、麟州等地的厢军、禁军去抵御辽,肯定不行。

寇季则不同,他虽不通兵事,可西域一行,诸多手段齐出,帮我大宋谋得了千里沃土。

此去银州、麟州等地,必然也能将辽抵挡在疆土之外。”

寇准不悦道:“我大宋能得到河西之地,并非寇季一之功。”

王曾沉声道:“但寇季居功甚伟。”

寇准眉皱成了一个川字。

王曾执意要让寇季去银州、麟州等地主持大局。

可寇准却不愿意。

为何?

因为寇季此前去西域,身边跟着李昭亮。

李昭亮率领着十万大军,足以帮着寇季皆觉大部分的麻烦。

到了西域,又有元山部忠勇来投,到了河西,又有朱能和杨文广帮忙。

手底下那是兵多将广,不愁没用,不用为兵事去奔波。

去银州、麟州等地则不同。

一路上没有重兵随行。

到了银州、麟州等地,也无可以。

折家军不可能听寇季的。

折家的也不可能听寇季的。

朱能在河西,狄青、杨文广、李昭亮等在燕云。

朝中倒是还有几个能打的将军,但他们冲锋陷阵还行,掌控全局就差了点。

担任先锋将军绰绰有余,掌控银州、麟州等地的大局,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朝廷调遣不出手,配合寇季在银州、麟州等地抵御辽

寇准皱着眉沉默了许久以后,开提醒道:“眼下银州、麟州等地最重要的是兵事,而非政事。”

王曾长叹了一气。

他何尝不知道银州、麟州等地最重要的是兵事。

可朝廷如今没有合适的手派遣到银州、麟州等地去掌兵,折家军和折家的旧部,也不可能听从外的调遣。

他也只能赶鸭子上架,请寇季往银州、麟州等地一行。

寇季西域一行,巧施谋略,拿下了河西之地。

他希望寇季去了银州、麟州等地,也能巧施谋略。

他不指望寇季去了银州、麟州等地以后能开疆拓土,只希望寇季能挡住辽,使得辽不能南侵一步。

寇准和王曾二的话,杨家老太君一字不落的听进了耳中。

她听出了二话里的关键。

朝廷现在无大将可以派遣,没能去银州、麟州等地掌控兵事。

折家军不出,朝廷调遣了银州、麟州等地的厢军、禁军,也不一定能抵挡得住辽

“老身愿意往府州一行……”

杨家老太君沉吟了许久,缓缓出声。

寇准、王曾二闻言,皆是一惊。

寇准沉声道:“老姐姐,您这身子骨,可经不起长途跋涉的颠簸啊。”

王曾赞同的点点

杨家老太君轻声道:“老身虽然年事已高,但身子骨还算硬朗。回一趟府州,不会有事的。老身此去府州,虽然不能帮着朝廷领兵征战,但喝令折家军上下,听从朝廷调令,还是能做到的。”

寇准和王曾二对视了一眼,齐齐叹了一气。

寇准对杨家老太君长叹道:“老姐姐,是我等无能,没有处理好国事,害您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出远门一趟。”

杨家老太君摇了摇,没有说话。

在她看来,这是一笔糊涂账。

很难说得清楚谁对谁错。

若折家没有坐镇府州,宛若藩镇,朝廷也不需要有如此多的顾虑,更不用担心折家所在的西北地,除了折家军以外,无强军可用。

折家所在的西北地,那是朝廷最重要的边陲,也是四战之地。

若是没有折家,朝廷一定会派遣大将、派遣强军坐镇折家所在的西北地。

所以朝廷如今在折家所在的西北地无强军可用,有朝廷的责任,也有折家的责任。

折家所在的西北地,虽然有折家军镇守,但朝廷不应该一直依赖着折家,放松对折家所在的西北地的兵马管束,导致今折家所在的西北地,除了折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