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天下豪商 > 第311章 武家军

第311章 武家军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终于满意而归了!

阳谷县的风波多少有些意外,但是最终还是让武好古得到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同时也让他看清了这样一个现实:如今大宋帝国的基层正在慢慢腐朽,渐渐失控。地方上的豪强大族,譬如西门家和义门范家之流,在阳谷县已经膨胀到了可以包揽把持的地步。

而在义门范家崩溃的过程中,阳谷县衙几乎沦为了大族恶斗的工具。

一开始是范家利用阳谷县尉司的弓手——其实都是范家——去捉拿西门青的未婚夫!这事儿也许是范九秀才一时脑发热,也许是范家谋划已久的行动!目的是让阳谷西门家威风扫地,以确立范家在阳谷县的绝对支配地位!

之前在阳谷县城流传的针对西门青的桃色谣言,也有可能是范家故意放出来的,目的同样是要打击西门家的威望。

由于没有搞清楚“贼”的底细,范家抓贼的行动宣告失败,同时也让阳谷县的们知道了纵横江湖的西门家现在有了高官(相对阳谷县而言,武好古已经是大官了)做后台。

随后西门青就展开了凌厉的反击!用武好古给的钱收买了梁山做打手,打了范家的老巢范家庄,同时又发动西门家的保丁来了一场武装大游行!这场武装大游行与其说是吓唬梁山的,还不如说是给武好古、施国忠和张克公这些官看的。

而“糊涂知县”施国忠则很聪明的选择了和西门家合作,借范家有从贼,宣布对义门范氏进行大分家——这事儿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大宋朝廷在阳谷县的统治,因为两大豪强抗衡的局面变成了一家独大!但是就短期而言,却是对施大知县这个糊涂官大大有利的。

因为宋朝是按户收税和摊派徭义的,而且还实行户等制,对于拥有产业的“主户”按照财产多寡进行划分。将乡村农户划分五等,城镇的廓坊户划分十等。每个等级需要负担的税赋徭义,都各有不同。理论上上户富户负担较重,下户贫户负担较轻,不过在执行过程中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大户豪强隐产降户,贫户百姓毫厘必察自是不用说的。此外宋朝还存在“官户”和“形势户”这两个特殊的户等(他们也纳乡村五等和廓坊十等之中,但又是特殊的存在),都是享有一定特权的。

譬如阳谷义门范因为是个不分家的超级大户,又有三个从九品的官存在,自然是享有最高特权的官户了!因而可以把持基层,拥有大量的隐田,同时不必缴纳免役钱和丁税。

而一旦分家,除了三个拥有从九品官的官户之外,其他的义门范家子弟都会变成普通的民户,不再拥有特权。而且大部分的范家隐田也会被清查出来,变成需要缴纳赋税的产业。

因而施大知县在元符二年的政绩将会非常之好看……升官可就在望了!

考虑到义门范家的经济基础就是官户身份和隐田,这场分家就等于挖掉了义门范的根基。失去根基的范氏家族,虽然还会衍生出三个士大夫门第(范家有三个从九品的芝麻官),但是已无力压制财力雄厚,武力又非常强大,而且很快会变成官户(现在西门家是形势户)阳谷西门家!

也就是说,西门青略施手段,就彻底摧毁了和西门家并驾齐驱多年的阳谷义门范,确立了西门家在阳谷县的绝对支配地位。

同时西门青也证明了自己是一个超凶的大侠——当然了,西门青凶得起来,也和形势变化有关。原本西门家就是个形势户,斗不过官府和官户的。可现在慕容老和武好古都准备保举西门家的做官,西门家就要变成官户了!

而且慕容老还是从四品文官,武好古则是从七品的“近幸小”,有这两个后台在,阳谷县的地方官根本动不了西门家了。

当然了,西门青瓦解范家的手段还是非常高明且凌厉的!

能用两万两银子“买”到这样一位侠,对武好古而言实在是太划算了。因为武好古现在不缺钱不缺官更不缺后台,缺的就是杀的刀子啊!而西门青就是一个可以帮武好古“打造刀子”的帮手。

虽然武好古已经知道怎么“造刀子”了,但是理论是一回事儿,实践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家西门家可是真的养了500锐保丁的阳谷豪强,而且通过和土匪勾结的办法拿下了一个县的实际控制权,是有充分实践经验的土豪劣绅。

武好古盘算着,等自己把半个白波义门武划拉到手了,就给西门青打理,用西门家的办法,以武家宗族为核心,广置土地,掌控至少1000家,不,最好是2000家壮客户,搞上三四个都保。如果可能,也控制住一个县的基层。

同时再让海州武家的核心子弟都去灯塔市上学,先去读六艺书院,然后后读灯塔大学或灯塔市的兵学司。这样未来一旦有需要,海州武家就能组织起至少2000兵。

若是再加上西门家、慕容家、柴家,可能还有赵钟哥的赵家,马植的马家,张熙载的张家,花满山的花家等等豪强的力量,再加上武好古的学生(六艺书院)和隶战士,说不定就能拉起上万锐,还能控制住几万户的

未来武家军的双核心之一就算有了!

至于武家军的双核心之二,武好古希望能有一支“灯塔市国军”。所谓国,源出西周,指居住在国都或大邑之内及附近,拥有一定政治权利的民众。譬如在《左传》中就“子驷(郑国正卿)帅国盟于大宫”的记载;《孟子.梁惠王》中有“国皆曰不可,然后察之”的记载;《史记》中则有“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立其中子”的记载。可见国类似于后来的公民,是国家和城邦可以依靠的核心力量。

以各家豪强为核心的武装,类似于北周和隋朝初年的老府兵(有别于开皇十年后府兵军籍归州县管理的府兵),战斗力应该是有保障的,但是容易造成豪强势力过大,因此需要用“国军”加以牵制。

而且“国军”也可以看成是后世近代军队的初级版本,都是职业军官(六艺书院加兵学司)加上公民兵的组合。应该是比较靠谱的力量,不过武好古能够建立的不过是幼苗级的公民军队,没有老府兵扶一把,搞不好就夭折了……

不过国军和豪强的老府兵都是不能拿来当炮灰的核心,因为数不会太多。灯塔市的国在未来可见的年代中,撑死了就是几万,能有一万个国军就不容易了。而老府兵的数也就是万左右,再多就超过几家豪强的管理能力了。

两者相加,能够维持两万战兵的武力就顶天了。

但是有了这两万的核心武装和一个便宜低级军官的体系,灯塔城邦在未来的世中就能驱使大量的雇佣军了。

想到这里,策马走在西行途中的武好古忽然回问和他并辔而行的西门侠,“大姐,我们在徐海二州买了多少田土了?”

“田土?一亩都没有。”

“一亩都没有?”武好古一愣,“怎恁般难买?大姐,你是不是出价太低?其实钱不是问题。”

西门青摇摇,笑道:“知道,不过官要买田是为了安置白波义门武分过来的亲戚,最好当是能连在一起的田。”

“最好是这样。”

“现在正好有个机会,”西门青笑道,“海州有个大户准备出让六万亩水田,都是连成一片的。”

“六万水亩?”武好古吸了气,“恁般多?谁的田?”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