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天下豪商 > 第425章 大道 三

第425章 大道 三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以德服的大儒武好古的第一个想要德服的对象,并不是真完颜部这其实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如果能把阿骨打变成阿骨打秀才,靖康之耻也就不会发生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可惜这只是一个梦想,有心无力,也难以下手。

因为向真完颜部传播儒学必须要足够多的武装博士,都得是子路、子正这样的大儒去以德服。可武好古现在上哪儿找那么多以德服的大儒?所以就只能先挑一个比较好对付的目标下手,就是本国了。

儒家在本不是没有一点基础的,本派了那么多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典章制度文化,早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小中华”,而且还是不折不扣的中华小丝。

那个武家政治啥的,现在也没大兴呢!

武好古已经打听过了,在平安京掌权的还是白河院法皇和一群宅男公卿,个个都中国文化。那帮都是能说中国话做中国诗的……现在不去儒化他们还等什么?等武家崛起吗?

如果现在儒化了本,将来本帝国主义多半就没有了,都考科举的文,还有啥帝国主义?如果本鬼子也重文轻武(现在本就重文轻武)、以文御武了,还有什么侵华战争?一帮本大学士领着本进士、本举本秀才拿着本天皇发下来的“平蒋万全阵图”来侵略中国吗?

另外,现在儒化本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彰显圣君赵佶的仁德以德服嘛!如果能把本变成本王国,做了大宋的藩属,那不是倍有面子吗?就算暂时做不到,那也不要紧。反正大宋本来就挫嘛,赵佶给耶律洪基的国书上还得称家一声“叔公”呢(宋辽之间是兄弟之国,但是两国皇帝是要论辈份的),还要一年给银绢五十万……

本的皇上只要能管赵佶叫叔叔伯伯,也算是有面子了。

除了赵佶的面子,儒化本国还有很明显的实际利益可以获得……万恶的金钱就不说了,就说些对进一步传播儒学有利的吧。现在的本国还是可以招募到许多会耍大刀的武装博士的!

大宋产的“武装博士”没个十年八年的出不来!就算马上开始练武,没个十年八年的也不行吧?

所以只能先用外国产的,也就是用辽国、高丽国和本国的武装博士。

其中辽国的武装博士肯定是最好的,都是骑马的博士,但是他们不可能用在南洋海上,光是水土不服就要了亲命了。所以他们的主要使用方向应该是北方和西方的陆地上。

高丽国嘛……他们自己再过不久就要和真打仗了,估计招募不到几号

本国的武装博士就是武好古以德服计划的关键了,只要能有个几千本武装博士当炮灰,德服南洋诸岛拿下马六甲海峡都是有可能的。

到时候让一群从中原不知道什么地方找来的村秀才带上更多的本乡下武士,南洋的蛮夷和天方教徒才会感受到中华的道理是多么正确啊!

……

“大郎,你知道吗?章惇今天又去僧舍居住了。”

带着一个宏大的儒化本国的设想的武好古在崇政殿见到已经亲政的赵佶时,却听到了一个让他有些不解的消息。

赵佶明明憎恨章惇到了极点,为什么还一再不允许他请郡外放呢?以至于章惇要用“出家”的方式来请辞。

“陛下,”武好古看着英气蓬勃的赵佶,低声说道,“看来章相公是执意求去了,而且您对他的恩礼已经足够了。”

赵佶看了武好古一眼,笑着说:“大郎,你不明白,朕不是在恩礼章惇,而是做给韩忠彦他们看的。

朕并不排斥新党,也不希望新旧两党后再起争执了!”

真的?

武好古才不信呢!

徽宗朝的党政斗得飞狗跳的,比哲宗朝的坏力大多了!哲宗朝不过是旧党物倒霉罢了。而徽宗朝连许多新党大将都被蔡京打成了党……

“陛下圣明。”

虽然不信,但是马话还是马上奉上。

赵佶笑着点点,他现在也觉得自己越来越圣明了!恁般圣明的皇帝,还真是古之少有啊。

“听说你去找程颐论道了?”赵佶这时问起了南山书院论道的事。他是有皇城司的,那么好玩的事,当然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没有。”武好古一笑,“谁去和他论道?他那个道全是欺骗无知孺的,有啥好论的?”

“欺骗无知孺?怎么说?”

“就是那些万物皆只一天理,还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云云的,有见识的谁信啊?臣要是快饿死了,为了混饭吃,卖假画的骗子也去做了……所以这些道没啥好论的。”

“哈哈,是啊,这不就是胡扯嘛。”

“臣只是和侯仲良讨论了《吕氏乡约》和《共和商约》的优劣。”

“哦?”赵佶问,“孰优孰劣啊?”

武好古笑道:“应该是谁穷谁富。”

“哈哈哈,”赵佶大笑,“若是普天下都用《吕氏乡约》,恐怕就要天下皆穷了。”

“陛下圣明。”

又圣明了一回!

武好古接着又说:“臣还和程颐论了论儒学外传的事。”

“外传?”赵佶笑问道,“往哪儿传?”

原来他不知道儒学现在是不能随便往外传的……

“哪儿都不能传。”

“为何?”

“因为国法不许。”

“不许?”赵佶一愣,“这是祖宗家法吗?”

“不是,是唐朝的规矩,本朝因之。”

“唐朝的?”赵佶想了想,“为何啊?”

“是怕四夷学了儒家的典章建立朝廷和中华作对。”

赵佶嗤的一笑:“现在还有哪个蛮夷没有建立朝廷吗?”他掰着手指,“北面是辽国,东面是高丽国,南面是安南国,西南还有大理国,西面还有个西夏……不都有了吗?我们还防谁啊?”

其实还有一个蛮夷,就是碎了一地的吐蕃没有朝廷了。历史上唃厮罗家族在青唐崛起的时候可把大宋吓了一跳,还以为吐蕃王朝要复兴了呢。

“可不是嘛。”武好古道,“唐朝这个办法防不了四夷,只能把自己给圈起来了。”

“圈起来?”

“不让儒学外传,”武好古说,“这对我中华是不利的。”

“不利?”

赵佶听不大懂。

不过武好古那张嘴多会忽悠啊。

“当然不利了。”武好古说,“如果允许儒学外传,那么陛下以为儒学会以何形式外传呢?”

“以何种形式?”

“臣以为是建立书院招收弟子的形式。”武好古忽悠道,“书院可以跨越国界,师生同样可以跨国越境。

我大宋的儒学才是正宗啊!我大宋的大儒,应该成为四夷儒生的师尊……儒生都是尊师重道的,如果师徒名分确立了,我大宋不就在四夷国内有可用了吗?”

好像有点道理。

赵佶盘算着,如果大宋的大儒能把书院开遍辽国的南京道,那将来自己平复燕云没准就有不少内应了!

武大郎的办法不错啊!

武好古接着说:“若是我们在四夷国内有可用了,说不定就能将原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