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庆余年 > 第五卷京华江南 第六十七章 山居笔记

第五卷京华江南 第六十七章 山居笔记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你先前就说过。”范闲笑了起来,“眼下还只到夺嫡这一步,如果二殿下真的成功了,将来皇权在握,他与自己的小姑姑将送出去这些银子再拿回来,也是简单无比。”

范闲忽然想到了鹿鼎记里韦小宝栽赃吴三桂的桥段,苦笑道:“当然,做了皇帝后,哪里还需要在乎这些小钱,整个天下都是他的。”

史阐立倒吸了一冷气:“老师您要接手内库,又提前掀了崔家,这岂不是断了对方的银钱来路,对二殿下夺嫡一事造成极大的损害……难怪信阳方面这次如此恼怒,比上次京都里的风波,反应要强烈太多。”

范闲冷笑道:“反应?五六年前我那位丈母娘就开始反应了。”

他的脑中闪回五六年前,澹州那幢被烧成焦木的小楼,就是在那个楼中,他平生第一次杀京之后,凭借着监察院的力量,范闲对这件事查的清清楚楚,那一年柳氏之所以要对自己下毒,正是宫里那两位的安排。

就是在那一年里,陛下第一次提出范林两家联姻之事,也等若是提出了后内库的管辖权转移问题。虽然在陈萍萍的强力反对下,这门婚事暂时没有成功,却依然让长公主生出了警惕之意,她当然不愿意轻易放开自己牢牢掌握着的这笔庞大财富,所以才会安排去杀死范闲。

但谁也没有想到,四年之后,趁着陈萍萍回老家祭祖的空当,范建再提此议,终于得了陛下的允许,如此范建才让藤子京千里奔波,急忙无比把范闲从澹州接到京都来。

一想到当年十二岁的自己浑浑噩噩时,肩上就已经挑了这么重一笔担子,就已经惹上了这么大的麻烦,如今早已是大权在握的范闲,依然觉得有些后怕。

再然后,就是牛栏街之事,二皇子设宴相邀,长公主暗中唆使相府二公子组织了一个谋杀之局。

算起来,这位丈母娘已经三番四次要杀自己,只是没有成功而已。范闲苦笑想着,自己这一生所面临的危险,似乎都是由那位美丽的让忘记她年龄的长公主施展出来,而且这位长公主还没有亲自动过手,只是用些谋手段,让别脏了手——这,这个有洁癖的,这次竟然会动用信阳方面的手来刺杀自己,看来也是真的怒了,也是真的慌了。

范闲的唇角浮着自信的笑容,只要你怒了就好,如果你还像以前一样心思沉静,自己还会有些不知如何下手。

信服那位信阳公主的谋略能力,仅仅从牛栏街事件转成了谋夺北齐土地的妙手,还有卖掉言冰云,反换来庆国朝政局这两件事上,就可以看出长公主策划谋的能力——但他并不畏惧这一点,因为监察院最擅长的也是谋,小言公子也是位天才物,与长公主还有仇不可解。最关键的是,监察院除了谋之外,还有力量,而这——正是信阳方面最欠缺的。

对付谋家,简单的刀剑血火,就是最有效的手段。

“长公主是个很了不起的。”范闲从沉思中醒了过来,叹息道:“真的很了不起。当初满朝文武都以为她是东宫的助力,哪有曾经想到她与二殿下的协议。朝中厌恶她的,比如我那位已经离开了朝廷的岳父大,会下意识里偏向二殿下,而她代东宫控制的,又随时可以抛出去当恶。此消彼涨,厚积薄发,如果这种局面继续维持个七八年,等陛下年纪大了,说不定二殿下还真的可能主东宫。”

“可惜遇见了老师。”史阐立说道。

范闲并不谦虚,说道:“我只是运气好一些,而且你以为陛下和陈院长真不知道这件事?”

史阐立微微一惊。

范闲苦笑道:“长公主就算是再了不起的,终究还不是当年这批老伙计们的对手,我只不过是被推到前台来的那只手而已,陛下……或许只是不想太后生气。”

他忽然微微偏着脑袋,看着玻璃窗外的白茫茫山色,微带惘然说道:“不过在这些厉害物中,我其实最欣赏的……反而是早已离开京都的岳父大。”

史阐立不明白,他本以为门师会说最佩服的是范尚书。

范闲微笑着说道:“我那位岳父世称相,但其实却是全难得一见的能臣,庆国前些年真称的上是国泰民安,虽有小小不协,终究不碍大局,他出了大力。而我佩服岳父的是,他极能隐忍,极能决断,当初……因为长公主的缘故,四顾剑杀了我二舅哥,岳父大马上同意了我与婉儿的婚事,毫不犹豫地站到了监察院与父亲的这边。不要忘了,他与陈院长父亲在朝中可是斗了不知道多少年,如此重大决断,马上定计,实非常。”

他接着叹息道:“而且岳父大手握宰执之权,却毫不恋栈,一朝发现陛下有旁的想法,马上辞官不做,虽然丢了手中权势,但毕竟落了个身家平安,家族安宁。”

范闲的岳父,宰相林若甫告老之后,便一直在梧州养老,做一位富家翁,时常与京都有些家书往来,听说最近过的挺不错,身子骨比在京都时还要好些。

“明易,明己难。”范闲感叹说道:“岳父大识己,识时识势,实在有太多值得我学的。”

史阐立心中微微一动,联想到目前京中朝阁仍空,只是由门下中书那几位大协理着政事,小声说道:“老师,您后终也是要成一朝宰执。”

范闲苦笑一声,骂道:“别试探我,我没那个兴趣,也没那个能力,治理一国,哪里会真的像煮小鱼儿那么简单?我啊,将来管着监察院是兴趣所在,办理内库,那是陛下旨意,旁的事,我是不会做的。”

史阐立笑道:“老师这话有趣,不过单提这两处,也足够羡煞旁了。”

“告诉你一个消息,你就知道陛下在岳父告老之后,便根本不准备重设宰相一职。”

范闲站起身来,拄着拐杖,挪到窗边,推窗嗅着雪地上来的清风,幽幽道:“告老的文书阁大胡先生,已经奉诏起身,往京都来。”

史阐立大惊失色:“哪位胡先生?”

“还有几位?”范闲并未回身,淡淡说道:“在你我尚是顽童之时,就力促文学改良的那位胡先生。陛下传他京重为大学士,后的门下中书,想来没有那位吏部尚书颜行书的位置,秦恒也要去做他的京都守备,门下中书……就是几位大学士领着,宰相一职再无重设的可能。”

史阐立默然,半晌之后才轻声叹道:“以往只知读书报效朝廷,如今才知道,原来朝廷之事,果然复杂无比,非外所能揣测。”

一会儿功夫,他又高兴了起来,虽然今天听的这些事都没有办法传,对于太学的广告事业也没有丝毫帮助,但是这些秘辛向来不传二耳,今既然门师告诉了自己,将来数十年后,自己若有机缘将其编国史之中,或者是出一《半闲斋主山居笔记》,毫无疑问都会让自己在青史之中留名。

当然,门师必须是历史的胜利者。

想到此事,他心中有些隐隐兴奋,却听着门师不知为何望着窗外笑了起来:“你可知道,陈院长的真实年龄比陛下还小一些?”

史阐立喜乐之心一收,大觉惊讶,他曾经远远见过陈萍萍一眼,知道那位院长大老态龙钟,眼看着就是要往黄土里去的模样,难道比正值壮年的陛下还要小?

“小一个月。”范闲似笑非笑说道:“朝政太复杂,心太多,自然就变成这样,我怀疑将来我会不会也未老先衰。”

窗外一片凄清雪地,廊柱尽传来姑娘们打麻将的欢笑声,柔嘉那丫又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