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回到明朝做塞王 > 第三百章 黄子澄的议论

第三百章 黄子澄的议论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朱允炆开始犹豫了,两位心腹大臣说的都有道理,这让他该听谁的呢,一时没了主意,开始陷了沉吟。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黄子澄见齐泰的主意打动了朱允炆,心里大急,他不是非要跟齐泰跟宠,只是他觉得先削燕王的策略是错误的,于是急忙站出来说道:“陛下,臣反对齐大的意见。此时此刻,臣突然想起了一则《史记》中的故事。”

“哦?”朱允炆眼前一亮,他很读书,也喜欢跟有识之士纵论历朝历代的得失,这也是每个有志青年都喜欢的事,听到黄子澄提到《史记》,知道他又要引经据典,心中的兴趣顿时勾了起来,脸上挂起和蔼的微笑,十分有兴趣地说道:“黄卿想起什么故事了,不防说出来给朕与大家听听。”

黄子澄抬起,微微一笑,脸庞中挂着一丝自信,缓缓地开说道:“启禀皇上,臣想起的是汉高祖刘邦得了天下后先封雍齿为什方侯的故事。”

“雍齿?”朱允炆纳了闷了,雍齿跟燕王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黄子澄怎么会把他们两个扯到一块了,皱着眉,一脸茫然的说道:“黄卿,朕不明白你是什么意思?你可否详细解释?这雍齿跟燕王有什么关系?”

“陛下莫急,请听臣细细道来。”黄子澄微微笑着,一副高莫测的样子,站直身子,负着手,款款说道:“当年汉高祖打下天下来后,因为诸将争功不已,一时没有来得及大封功臣。有一天,他和张良散步时,发现他手下的一群大将围在一起窃窃私语,就问张良:‘他们都在说什么啊?’张良说:‘他们在商量着如何造反’,汉高祖刘邦吃了一惊,忙问为什么。张良就说,他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你一起造反打天下,现在成功了,你也当了皇帝,却迟迟不给他们封赏,他们当中有很多流言蜚语,有的说你是故意托着不办这事,以便可以独吞好处,所以他们想着与其被你耍了白一场,还不如投奔到其他的诸侯王那里,好歹还能混个官当当。”

“刘邦此时感到害怕了,这些都是他手下十分勇猛善战猛将,他们要是走了,自己江山的柱石就要断了,到时候,一旦有事,谁来为他保卫江山,于是立即向张良闻计。张良就反问他,道:‘陛下此生最痛恨的是谁?’刘邦想都没想,斩钉截铁地说道:‘是雍齿,这个家伙背叛过我,让我一度无家可归,我最恨他,大家也都知道这一点。’”

“张良于是连忙说道:‘那就请陛下先封雍齿为侯,以安众心。’刘邦何等聪明的,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先封了雍齿为侯,并且传令其他的封赏速速办妥,不得拖延。众见雍齿封了侯,心中也就大安起来,道:‘连雍齿这个被陛下所讨厌的都能封侯,我们还怕什么呢?’于是,汉朝的形势再一次的稳定了下来。”

“今景跟那次是何其的相似。现如今,先帝所封的藩王一共有二十多个,他们都握有重权,势力强大,尤其是北边的九大攘夷塞王,一共握有我大明八十多万边防军,势力之强,历代未有,若想削弱他们,不得不采取慎重的姿态。”

“现在燕王有功无过,没有受到朝廷的褒奖,反而首先被削,这会使得其他的藩王们怎么想?他们会认为:连燕王这种没有丝毫过错,反而立有大功的都被削了,我们还跑得了吗?基于这个心理,他们就会联合起来对抗朝廷,说不定就会造反,这样以来,朝廷所面临的局势就危险了。”

“而如果我们先削那些有问题的藩王,一来惩除恶,可以获得舆论上的支持,二来,那些藩王本来就多行不法,削了他们,谁也无话可说,其他的藩王就会想,那些被削的藩王是平作恶太多,遭了报应,是自作自受,与自己无关,这样以来,他们就不会心浮动,进而出于恐惧与朝廷作对了。”

“妙,妙。”朱允炆不自觉地站了起来,一连说了好几个妙字来夸赞黄子澄的这番议论,没想到一向专门将奥经书的黄先生这次可以谈的这么浅出,朱允炆十分欣慰,齐泰是皇爷爷留给他的,他的好了,别只会说皇爷爷有识之明,不会夸他朱允炆。

而黄子澄却是他亲自认可提拔的,他发挥的好了,就足以体现出当今皇上的识之明,因此,听到黄子澄的这番发省的议论之后,朱允炆倍感有面子,倍感长脸,忍不住地夸赞道:“黄卿果然是老成谋国之。方先生,你怎么看这件事?”

方孝孺站出班来,向朱允炆欠了欠身子,脸上挂着他刻有的严肃表,道:“启禀陛下,臣也赞同黄大的意见,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燕王有功无过,却先被削弱,于于理都说不过去,这会让天下在背后笑话朝廷不明事理,不辨是非,对于陛下的英明形象大有坏处。”

“既然如此,那朕就决定了,先拿那几个有问题的藩王下手,争取天下舆论,进而彻底解决藩王问题。”朱允炆负着手,一脸自信与傲然的说道,他仿佛看到了,他即将成为超越古,超越皇爷爷的千古圣君,像汉文帝、唐太宗那样受万敬仰,被千古传颂。

“陛下英明,臣等遵旨。”齐泰见黄子澄说的有板有眼,朱允炆心意已决,知道这件事已经不可能改变,只好和其他两位大臣一齐附和道。

朱允炆伸手虚扶了他的三位心腹一把,脸上的喜悦之却没有了,重新挂上了一副忧虑的样子,一副虚心的表,道:“既然要削藩,那削到何种程度比较好呢?是削他们的护卫,还是削他们的权力?”

齐泰是比较温和的削藩派,他不主张过分刺激藩王,只想着能让他们不要威胁朝廷的权力即可,可是他知道,经过了这几天发生的种种事件,他已经在朝廷中没有多少话语权了,尤其是跟面前的这两位比起来。

黄子澄与齐泰在这方面恰恰相反,他是比较激进的削藩派,作为朱允炆的老牌心腹,他在很久之前就已经目睹了藩王们的骄横不法,以及他们对当时还只是太孙的朱允炆的傲然态度,他有心做大明朝的晁错,就算是赔上命也在所不惜,站出班来,向朱允炆作了一揖,慨然说道:“启禀陛下,臣斗胆建议将那些有问题的藩王废为庶,并将他们所有的封地和权力收回来,国土归汉。”

朱允炆心里其实也很痛恨这些骄横不法的藩王,但是一听到要将他们一下子废为庶,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这么做合适吗?不由地皱着眉说道:“这……是不是有点太狠辣了些?”

却见黄子澄猛然跪到地上,直着身子,拱着手,向朱允炆慷慨陈词,道:“陛下,臣斗胆建议陛下将他们废为庶的原因有二。其一,这些藩王在地方多行不法,欺辱地方官员,强占民宅,强抢民,甚至是肆意杀戮百姓,引得地方上对他们的民愤极大,以往先帝在位时,只是对他们这种行为稍加训斥,不疼不痒,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普天下的臣民也不是傻子,自然都知道先帝的处理只是在敷衍百姓,说白了还是溺自己的儿子。陛下若还是像之前那样轻描淡写的处理,天下的百姓怕是还会认为陛下在敷衍他们,民心不可欺啊,陛下,这么做将会对我们的建文新政产生大大的不利影响。”

“好,好一个民心不可欺。”黄子澄的正对朱允炆的胃,使得这位年轻的皇帝不由地击节赞叹,在他看来黄子澄的话可谓是切中时弊,鞭辟里,不由地高声赞叹道:“黄卿果然见识非凡。那你说的其二是为什么呢?”

黄子澄得了朱允炆的鼓励,心中的勇气大增,直了直腰杆子,朗声说道:“陛下,请容臣啰嗦一番,臣还是想给陛下将一则历史故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