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次实弹
击训练就打掉能够支撑一起实兵实弹演习的弹药量这还叫训练吗?
毫无疑问,101旅的此次实弹
击训练将会是空军航空兵部队全般进攻实弹
击训练的始端。以后的
子会越来越好过。
李战带了四架战机向北飞跃了北库山脉进
了位于北库山脉北侧的训练空域。这片空域距离领空线还有数百公里,方圆数百公里全部是原始地带
迹罕至,是个很好的实弹
击区域。
“塔台,我是
幺,我已抵达
击空域,请求执行实弹
击训练,完毕。”在八千米高空飞行的李战左右看着周遭空域的
况,向塔台报告。
亲自指挥的方成功从雷达上确认了李战分队的位置,下达了指令,“
幺可以按计划实施,航向三百六,高度五千,完毕。”
“明白,航向三百六,高度五千,完毕。”
李战一推杆,01号歼-11b开始下降高度,同时打开了机载雷达开始搜索。搜索目标、锁定目标、攻击,标准的
击三步连动。
编队中的其余四架战机按照计划在八千米高空盘旋待命,等待作为
击指挥机的指令。这又是较为常见的作战方式,一架或者两架战机前出打开机载雷达进行搜索,探测到目标后将目标分配下去,指挥僚机展开攻击。这种方式可以大幅增加作战编队的隐蔽
。一旦开启了机载雷达,就算是隐形战机也会无所遁形。
这一批歼-11b换装了国产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比歼-11a沿用su-27的n001雷达先进很多,后者硕大笨重采用的是老旧的卡塞格伦天线,前者采用的是大
径平面缝隙天线,技术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在国产先进航电系统的加持下,歼-11b获得了160公里的最大对空探测距离以及xx公里的对地探测距离,能够同时跟踪12个空中目标并且对最多6个空中目标进行攻击。
亮点在于比n001雷达好太多的对地探测能力,n001雷达理论上具备一定的对地探测能力,实际上效果非常的糟糕。之前接收二师的那批su-27sk是更换了国产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否则对地打击也只能用航火搞搞。
李战第一次使用歼-11b的机载雷达进行应用对空探测,效果如何有待实战检验。
雷达显示在上视和下视两个彩色显示屏上面,上视显示屏主要显示战斗中急需的信息,下视显示屏则显示全面详细的信息。
机
互与su-27sk、歼-11a那
烂烂的座舱相比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李战不断拉近距离,目标就在前方三十公里处,会是一个雷达波束反
面积小于一平方米的小型螺旋桨无
机,会在两千米到三千米这个高度区间飞行,空速介乎每小时20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
典型的慢速目标。
却不是很理想的靶子了。
用格斗导弹打这样的慢速不是很好的选择,也显得有些
费了,但是上级似乎是有意为之。高速目标不好打,慢速目标同样不好打。
李战甚至担心是否能搜索到目标——雷达波束发
面积小于一平方米,有效探测距离绝对不会超过三十公里,这还是最理想的状况。
然而李战一直
近到二十公里距离雷达依然没有任何发现,他心里直打鼓,难道歼-11b搭载的国产脉冲多普勒雷达是水货?这可要闹笑话了,连目标都看不见打什么?
不能
沟里翻船吧?
纵观过去的每一次实弹
击,李战是弹无虚发的,就连最难掌握的歼-7e航炮航火对地
击都打了大满贯。格斗导弹这种高级货如果打不中的话那笑话可就闹大了。
李战心里正嘀咕呢,塔台呼叫了,“
幺,更正一下目标,低空低速小型目标,雷达反
面积比计划的要小很多,注意搜索,完毕。”
“
幺收到,低空低速小型目标,完毕。”李战哭笑不得,这肯定是空防基地故意出的难题。
塔台里,梁鹏飞笑着说,“不知道李大队长怎么应付这个突发状况。”
方成河说,“他肯定没问题,但作为指挥员怎么在突变状况下调整部队的作战部署就很难说了。”
都明白他的意思。
李战的个
战斗力已经是公认的优秀,优秀到很难用现行的标准来评定,至少没有任何一个评定机制能够完全的体现出李战的全部战斗力来,看不到李战战斗力的极限。
但是作为指挥员的话,实际上许多
尚未完全看到李战体现出来的与他个
战斗力一般优秀的能力。空防基地和旅里这么安排不无考验的意思。
李战的指令出现在无线电里了:“好运来分队调整航向一百八,下降高度进
北库山脉待命,完毕。”
他率领的空靶实弹
击小队纷纷领命迅速俯冲下降高度转向正南加速进
北库山脉待命。山区利于隐蔽,而且北库山脉群山高耸
云,机群可以在有高度优势的
况下把踪迹隐藏起来,能够更快速地根据指挥机的命令迅速前出攻击。
李战在下达指令的同时已经迅速下高度继续前出搜索了,国产脉冲多普勒雷达不断地扫描着,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如果不能发现目标就要关闭雷达以防过热出现故障。
留给李战的时间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