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从1983开始 > 第六百一十四章 闲谈

第六百一十四章 闲谈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广州街上有一个大院。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大铁门,里面芳地的庭院,三层西式楼房,正是英国领事馆。

庭院被剧组占据,老百姓全在外面,还有爬墙的,踮脚抻脖子看。只见一溜洋排着队,搬运东西下来,还有洋婆子和小孩,穿戴着那个时代的裙子和大帽。

外国群演走过镜,也好奇的打量本地百姓,偶尔目光对视,遂嘻嘻哈哈大呼小叫。

《鸦片战争》有名有姓的角色里,三分之一是英国,从维多利亚王到鸦片贩子,更出动了3000次的外国群演。

此刻在楼上的露台,两个洋正在对话。

一个叫义律,英国驻华的商务总监;一个叫颠地,臭名昭著的鸦片贩子。历史上,二是煽动发起战争的关键物。

林则徐南下禁烟,跟各方斗智斗勇,收缴了大量鸦片,并把颠地等驱逐出境。义律表面配合,实际已在谋划。

“听我说,颠地。我要你带封信给麦尊勋爵。告诉他这里的况,中国刚刚烧掉八百万镑英国政府的货。”

“英国政府?那是我们的货!”

“你们已经得到我的保证书,那就是政府的货!”

“见鬼,你知道政府不会偿付这些损失。”

“当然不会,但他们会让别付的。”

“你是说中国?哈,你可真是只老狐狸,你让我回去是为了挑起战争……”

据说是英国的两个名演员,反正许非不认得,感觉毛乎乎的,留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大鬓角。

影视城涌进这么多,很容易生事。许老师留下坐镇,没事看谢晋拍戏,就是有点奇怪,问:“这俩的戏太密了吧,是不是赶了点?”

“不赶不行啊,他们薪就要一千五百英镑,我压在一天里拍,能省不少钱呢。”

谢晋拿着瓶啤酒,吨吨吨,道:“五十年代有部《林则徐》你看过么?”

“看过,赵丹演的。”

“那会穷,哪有钱请英国演员?都是找白俄替的,我这戏可是英国演英国,贵的很。你看那些群演,每天都要三百块。

我当初还想请戴安娜演维多利亚王呢,信都写好了,幸亏没请,得花多少钱啊!”

谢晋半真半假的哈哈笑,又吨吨吨。

众所周知他是个酒鬼,可也没这么喝的。当开第三瓶的时候,许非忍不住道:“您这样不影响工作么?”

“你不懂,啤酒是体面包,营养丰富,我越喝越神。”

体面包没错,但凡事讲究个度。喝得太多会让身体能量过剩,导致肥胖,损害肝肾,影响心血管。您都74岁了,还是注意点好。”

“……”

谢晋瞅了他一会,笑道:“难怪都说‘遇事不决问许非’,你还真什么都懂。”

末了摸摸肚子,“是有点饿了。”

随手从袋子里掏出一罐八宝粥,啪的起开,边看回放边吃。

许老师服了,74岁的老爷子,力比自己都旺盛。而且始终对电影保持一种饥渴感,好像要把所有的生命力都投注进去。

谢晋在晚年,不能说凄凉,但也令感慨。

在电影逐渐市场化的时候,他的票房不好,经商又不成功,无钱拍戏。所以他稍微有些钱,就要拍片,结果连筹备都没成。

筹拍《乡村教师》时,谢晋对自己公司经理说:“我剧组成立了,我要开碰会。”

经理就在饭店包了个房间给他,一进门傻眼了:在座的全是60岁以上的老老太太。

经理说,你得找年轻,年纪大怎么活?

谢晋指着一位70岁的摄影师,说他明明很年轻啊!

当时是2002年,最后没有拍成。因为老的名字早已高高刻在中国电影史上,但同时,他的时代也早已过去了。

……

不知不觉到了夜晚。

影视城依旧喧如鼎沸,许非的剧组也在拍,两个景区互不涉,就是能看到清朝、明朝、洋、仙走来走去。

那两个名演员拍完八小时,又加了会班,已经闪了。

暂时休息的功夫,许非弄来几条烤鱼和别的海鲜,谢晋一瞧把啤酒放下,摸出瓶黄酒来,乐道:“这个可以吃,对胃

知道我外号叫什么?谢八斤,喝黄酒有八斤的量。”

“我喝不惯,来白的吧。”

许非站起身,又对另一位道:“郎叔,您喝点什么?”

“我什么都好。”

郎雄用手虚护着杯,十分客气。

“那少来点白的。”

他给倒了点白酒。

《鸦片战争》有几位台湾演员,演奕山的葛香亭,演十三行老板的郎雄,都是早年从大陆过去的。

郎雄就是《推手》《喜宴》《饮食男》里的那位,音字正腔圆,底气厚,听着非常舒服。

而且他这张脸,用李安的话讲叫“五族共和”,无论大江南北、两岸三地、乃至韩新马、西方看了,都觉得是中国父亲的形象。

私底下很幽默的,荤素不忌。

就在古南粤街喝酒,夜色朦胧,群忙碌,昏黄和幽白的灯混在一起,似把全体笼罩上了一层薄薄的,磨砂般的颗粒感。

杨榕跟一群小伙伴在不远处歇息,她演个丫鬟,有台词和镜,其他属于群演。五月的天已经热了起来,蚊虫飞舞,小姑娘拿顶帽玩,不时扇着驱赶。

“外国就是惯,拍戏也要讲时间,多了还得加钱。我当年在制片厂,每天五毛钱补助,再早才两毛五,没叫苦叫累。”

“那会拍戏也慢啊,一天一个镜。您把《鸦片战争》挪到70年代,得拍两年。所以时代在变化,有些要坚守,有些坚守不了,就只能适应。”

“……”

谢晋又瞅了他一会,笑道:“你比我更像74岁,没年轻的冲劲。”

“呵呵,冲劲有时不在表面的。”

许非嚼着花生米,跟他碰了一个。

“许总!许总!”

正聊着,一跑过来报告:“有个老外吵吵起来了。”

“怎么回事?”

“好像小贩宰了。”

“让老黄去。”

过一会又来,“剧组也吵起来了,又在抢景。”

“不是让他们协调好么?告诉他们,再吵谁也别拍了。”

休息都不安宁,一件件全是事。

“许先生年轻有为啊!”郎雄瞧着有趣。

“不敢当,只是胆子大先趟了一步。”

“你这可不止一步……”

郎雄打量着四周,暗叹此不简单。

谢晋已经了一瓶黄酒,在喝第二瓶,道:“你那部《风声》怎么样?搞出点动静就没下文了?”

“下半年开拍啊。”

“选景了么?”

“选了,就那城堡。”

谢晋一愣,想起海边悬崖上的那座城堡,不由笑道:“我就说你肯定不是拍婚纱照的,你小子早有谋划。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