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范进的平凡生活 > 第四百九十四章 翁婿

第四百九十四章 翁婿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之见!自古以来变法就是一件得罪的事,一团和气的变法注定难以推行,变法之必然有一颗铁石心肠才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这种时候是不能朋友的,一旦有了就有了牵绊,下面的就放不开手脚。就算老夫自己心里有数,下面的也不敢真的放手施为,结果只能是半途而废,让新法寸步难行。老夫并不反对朋友,但只有志同道合之,才有资格进老夫的书斋,做我的朋友。那些蠹虫没有这个资格!”

张居正终自己一生也没做过地方官,全是在京城衙门里面升转,一步一步走上阁揆之位,并不具备地方行政经验。但如果有因此就认为张居正不通庶务,对地方形一无所知,就太过自以为是。

大明朝各地地方官员,以及各地进京赶考举子,就是张居正最好的消息来源。他会定期接见一些地方任职的官员以及回乡探亲的部下,以聊天方式询问地方舆民风,彼此对照就知道自己掌握的况是否属实。范进这种出挑的知县本来就在张居正召见范围内,何况还有了这层关系,是以即便姚旷不来,范进也得来拜见相国。

礼物是李夫预备好的,都是很名贵的滋补药品,但是张居正并未往心里去,随手又赏回给范进,只问他上元形。范进先把李夫的意见做了转达,想来张居正既然是李太后的盟友,对于太后堂姐的建议总该慎重考虑,不想张居正的顽固远远超出范进的想象。。

“自古以来变法者多无善终,即使自己可以活到寿终正寝,子孙也难免受累。也正因为此,很多不敢再提变法的事。遇到什么麻烦,就只会去翻古书,从古那里学办法。不是他们真蠢到认为古的办法比自己的好,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留好退路。一旦除了问题,就可以把罪过推到古身上,自己可以减轻责任。大明官场不缺聪明,但是聪明太多,退路留的太多,给这个国家的退路就没有多少了。朝廷是个什么样子,你我心里都有数,如果再因循守旧,这间房子就要塌了。”

张居正看着范进,“你当初说要做我的急先锋,怎么,如今要做我的婿,就不敢再当先锋了?虽然老夫没经过战阵,但是也懂得最简单的道理。做先锋的亲冒矢石死伤难免,你如今要做新郎官,怕死不想再当先锋也是之常。如果你是这么想就说出来,老夫不会怪你。”

范进摇道:“老泰山,小婿不过南海一书生,家无隔宿之粮,如今得大小姐青眼,为相府东床,生再无遗憾。冲锋陷阵又有所惧?但老泰山对小婿有恩,况且又为骨至亲,肺腑之言我必须向泰山说明。正如泰山所说,自古变法之臣,鲜有善终,泰山既善谋国,更应善于谋身。”

“如今明君在位,非前朝旧事可比。况且宫中有慈圣做主,老夫与万岁又有师生之义,不会像你担心的那样。”

张居正并不是一个一味唱高调的,相反倒是个真正的实用主义者。他方才的言语正是他心中所想,所以说的极为自然。对于范进的担心,他也能够理解,其实比起那一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门生故旧,范进这种态度更让他觉得真实。

之前那次官衣贺喜事件对张居正打击很大,很多认为是心腹嫡系,可共谋大事者,一发现自己去职,立刻就去吕调阳府道贺。范进倒是始终不离不弃,为自己出谋划策四下奔走,乃至连改遗章的事都敢。要知道,现在的大明是个迷信的社会,江南无数文名士等着机会斩蛟子成仙,张居正本也一样笃信鬼之说。范进的行为等于是为了保护张居正,不惜损自己的功,这份和功劳,张居正嘴上不说,心里其实有数的很。

对于范进的谏言他并没有多愤怒,只是必须表明自己立场,否则范进万一有所动摇,自己就损失了一员将加王牌打手。他安抚道:

“陛下虽然已经大婚,但是经验尚浅,不足以秉政。如果现在把天子请出来亲政,等于是做大臣的要挟陛下,那更不是臣之道。当大礼议之争,杨石斋就用类似的办法对待世庙,下场又如何?老夫现在想权,有敢接么?”

说到这里张居正轻轻一捻长髯,模样潇洒至极,一睥睨天下的气势油然而生。大明宰辅当朝帝师,当今帝国实际掌控者的威风气派便在这不经意间散发出来,让范进心里暗自嘀咕: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王霸之气?跟自己那位座师张四维相比,后者明显就少了这种霸气,显得过于柔内敛,比较起来更像是一个恪守中庸得儒者,而少了这份舍我其谁的霸气。或许历史上张四维可以接任首辅,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特质,让小皇帝相信自己控制得住。比较起来,岳父这种,对于小皇帝来说或许有些可怕。

他没办法对张居正明说,你一死家里就是那副德行,没几年就被清算个净。既然劝了不肯听,就只好另觅他途,当下不住点称是。张居正又道:“你放心吧,老夫不是个迂腐之,也从未想过做了我的婿就要比别倒霉。该为你们安排的都会安排妥当。我朝为官虽然内外有别,但这终究不是什么律法,只不过大家约定俗成,都守这个规矩罢了。不不立,推行新法本来就是要革除旧弊,非翰林不如内阁这个规矩凭什么改不得?最早不过是考虑翰林官熟知制诰,方便办差。如今的内阁差事既重,就该引能任事的外官。再说天子喜欢你的文章,这也是个优势,等你完婚之后,老夫向天子保举,先把你安排去侍讲。接下来就去国子监,等到熬够年资,老夫想办法让你阁。”

张居正说的一系列作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可是在他看来,既然要推行新法,旧的规则就不必遵循,违反了也就违反了,不会有什么心里负担和后果。范进相信,自己这个岳父说得出办得到,但是这样一来,他张居正的罪名上,又不知要加多少,连忙道:

“小婿多谢老泰山栽培,此事从长计议,不必急于一时。小婿以为,当务之急不是安排小婿而是安排新法。毕竟这是大事。”

“新法固然是大事,老夫婿的事也不是小事!我把舜卿许配给你,是要她享福的,卿儿若为男儿身,足以继承老夫衣钵。她的相公若是碌碌之辈,岂不是说卿儿不能识?我知道你现在和那些勋贵子弟在商量着做食盐生意,这简直是胡闹!老夫的婿需要靠那种手段赚银子么?再说,你可知那些勋贵子弟眼里,你是什么?”

“盾牌,或者说傀儡。至于,小婿和他们中的一些确实有,但是对大多数来说,小婿这个书生,依旧是个另类,和他们不是一路。这些想要做食盐生意,却又忌惮于盐商的势力,所以拉小婿局,只不过是为了到时候可以找到一个背锅,或是出来替他们遮风挡雨。再者有小婿局,他们就能借上老泰山的威名,于其家族而言,也与泰山多了份。”

张居正点道:“你的脑子还没发昏,倒是很清楚他们的用心。那你觉得,给他们当盾牌值得么?老夫的面子就值那几斤盐?勋贵家结老夫的目的又是什么,你不会想不到吧?”

“一条鞭法。这些勋贵家都有大片良田,尤其是京师的勋贵,他们的田庄就在岳父眼皮子底下,其数字早已经超出朝廷恩赐,在黄册上又看不到。这些年他们一点点吞掉的田产现在一发吐出来,肯定不会甘心,所以就想办法跟咱们攀,目的还是为了这些田,也是为了在朝堂上可以多获取权柄。”

“你明白就好。这些与国同休富贵不到,却还要挖朝廷的墙角,占朝廷的便宜,良心何在!你觉得老夫该抬一手,把他们放过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