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人皇纪 > 第五百一十八章 上党伐谋!

第五百一十八章 上党伐谋!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第五百一十八章

“来了,从现在开始,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靠近!”

李嗣业突然道。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大……”

“违令者,斩!”

李嗣业右手一劈,右手的乌兹钢巨剑发出一道剑气,轰隆一声劈在地上,土石激飞,尘烟滚滚,在地上留下一条的剑痕。刹那间,众噤若寒蝉,一个个下意识的往后退去。

“是,大。”

不知谁低声道。

李嗣业从来不会刻意去摆架子,但是他如果认真起来,那就意味着这件事一定很很重。这个时候,没有敢招惹他。

“公子,这就是你对我说过的战争的关键吗?”

李嗣业心中暗暗道。

到这个时候,他已经明白王冲为什么给他留下这个箱子里。羊瘟很少在原上发生,但是一发生就是一场灾难。和中原不一样,原上的根本不懂那么多的医术、医方,羊瘟死了,也不像中原一样,知道把羊尸掩埋。

再加上原上的成群的放牧,牛羊数量都是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更多。所以一旦发生羊瘟都是大规模,大范围的灾难。

对于原上的来说,这绝对是谈虎色变的事

只是原历来和中原敌对,再加上牛羊逐水而食,吃完一块地方,就换另外一个地方,流动特别大,所以羊瘟这种事原上历来很少发生。很多牧民甚至都不知道羊瘟是什么。这也使得原游牧民族可以为所趁。

王冲准备的这个东西,意义已经不言自明了。

如果是以前,李嗣业一定极力反对。但是现在,西南安护府十八万锐溃败,李正己六万援军中伏被剿,大唐西南门户已开,近百万黎民百姓无所庇护,完全曝露出蒙舍诏和乌斯藏的联军之下,这种时候,如果还之仁,惜羽毛,那就是迂腐了。

对敌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只是,这样真的有用吗?”

李嗣业心中暗暗叹道。

就算明白了这些东西的用途,李嗣业也还是没有明白王冲这么安排的用意。这些羊瘟能不能造成伤害,能造成多大的伤害,那都是未来的事,但是西南大军的危机却是近在眼前的事。而且,即便他完成了任务,乌斯藏的大军也不会有丝毫的损失。

——这样做,真的有用吗?

“来了,给我拿一袋粮食过来!”

李嗣业吸了一气,突然道。

“是,大。”

很快便有一名士兵取了一袋随军的黄豆和粮食过来。李嗣业没有让任何参与,亲自动手,将这一袋黄豆和豌豆和粮混了其中。

“嗡!”

做完这一切,李嗣业突然手腕一抖,发出一罡气,啪哒一声,把箱子盖上,然后抬起来,望向了远方。

从这里看去,远远的可以看到茂密的丛上游着一群群的牛羊,如同云朵一般,茫茫的,到处都是。如果仔细看去,还能看到羊群中的牧羊,他们胯下青稞马,体格高大,站在羊群中,即便隔了很远的距离也极其的醒目。

能骑着这种马放牧的,也只有乌斯藏的牧羊了。

“两军战,即然你们敢资助军队,那就是我们的敌,一切就怪不得我了!”

李嗣业看着远处的牧羊,眼中闪过一道道的寒光。

“全军听令,所有乌斯藏,一个都不要放过!”

李嗣业气息内敛,全身的气息骤然之间变得冰冷无比。

“是,大!”

随着一声令下,大军轰然应是,下一刻,一千多名骑由缓而快,卷起道道烟尘,往远处直扑而去。

“啊!——”

“是唐!”

“快走!”

……

一阵阵的尖叫从远处传来,赤勒川的牧羊一片慌,许多牧驱赶的羊群试图往远处逃去,嗯,已经迟了。此时此刻,两国战,李嗣业又怎么可能让他们有机会逃走?

“轰隆隆!”

马蹄声更急了!

随着踹急的马蹄声,谁也不知道,在乌斯藏大军的后方,另一场“战争”已经打响了。

“兵马未动,粮先行”,这是行军打仗亘古不变的道理,即使兵书战策上也是如此记载。不过,这仅仅是中原的兵书战策,对于乌斯藏,包括原上的其他民族来说,这从来都不是问题。

王冲曾经研究过,乌斯藏的后勤方式和中原完全不同。

中原一场大规模的战争需要准备二到三年的时间,而且这么长时间的储备,还仅仅只能坚持几个月的时间。一旦超过三四个月,战争就没有办法打下去。在大唐立国之初,太宗皇帝在位的时候,大唐盛极一时,却在对付高句丽帝国的战争中,因为高句丽坚壁清野,大唐后勤跟不上,在战争坚持四个月之后,因为粮食短缺,不得不班失回朝,无疾而终,结束了这场兴师动众,耗费了大量国力的战争。

然而就是这四个月的时间,已经是中原王朝战争史上最长的一场战斗了。而为此,大唐甚至提前储备了三年多的粮食!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这样的战争并不是可以轻易展开的。

但是乌斯藏和突厥就不一样,他们想要进行一场战争,随时可以千里机动,而不用担心后勤跟不跟得上的问题。如果像大唐这样,要受到这么大的制约,提前这么多年准备,那原上的民族早就没有什么战斗力了,更加不可能成为大唐边患。

归根结底,乌斯藏和突厥并不是没有粮食问题,而是他们的饮食习惯和中原完全不同。

原上的民族以食为主,餐餐吃,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对于中土洲的来说,如果天天吃,顿顿吃,没有其他的主粮,刚开始肯定会非常兴奋,大吃大喝,但是三四天之后,就会马上腻味,一个月之后,大军就会没有战斗力可言。

中原的主粮是稻米,栗,黍,高梁等等,在习上天然就不一样。而这些粮食的储存、运输,种植,包括烹食都相当麻烦,耗时耗力。更别提,中原饮食还讲究荤素搭配,烹、煮、蒸、炸,灼各种做法。

只有米,没有,肚子里面没有味道,战斗起来也会软绵绵的。

所以中原战斗,大战前必定有大兴灶火,大餐一顿的习惯。有句话叫做,吃饱了才有力气!

中原大地,百姓习惯如此,不管是军,还是兵圣,又或者上古兵道祖师,对于这种况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顺应水势,所以兵书上才说“兵马未动,粮食先行”,本如此,如何能改?

但是原民族不同,饮食习惯远没有那么复杂,煮熟了就行,甚至生的也无所谓。

而大军出动,牧羊随后而行,军队在前方成为牧羊的坚实后盾,而牧羊在后方赶着成群的牛羊,为大军提供粮。牛羊逐而食,不需要耕种,不需要犁钥,不需要大量的水分,不需要数月才能成熟。

更重要的是,牛羊永远都不会发霉,也不用担心食物的储藏问题。

军队机动到了哪里,牛羊就赶到哪里。永远不存在说不新鲜,或者湿,霉变的问题。只要有,大军就永远不缺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