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替汉 > 第三十八章 孙翊三拒归吴

第三十八章 孙翊三拒归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庐江,皖城,郡守府中。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孙翊手持一份文书对着下首的吕范笑道,“张公会上书劝谏孤回吴,孤这段时来已经习以为常。但没想到,公瑾也开始着急了。”

孙翊手中的这份文书正是张昭与周瑜联名写的。

文书中的内容是催促孙翊早回吴县主持大局,部署将领对山越发起进攻,以便解除山越目前对江东的威胁,彻底稳定江东。

这样的文书张昭之前一共写了三封,这封是第四封。

加上今天这次,张昭一共四请孙翊回吴,但孙翊直到现在都没有回吴县的意思。

如今是建安五年六月,自孙翊平定庐江至今已经有一个多月。

在孙翊平定庐江大大提振江东心后,孙翊就一直驻足庐江,这一驻足就是一个多月。

孙翊的这番举动让在吴县的张昭和周瑜都颇为不解。

正常来说拿下庐江无非就两种选择。

一种是继续占领庐江,这时候就需要任命一个太守替孙翊管理庐江,然后孙翊就可以回吴了。

至于说孙翊会不会是因为考虑太守的选而耽搁在庐江了,这个也不大可能。孙翊这次可是有吕范在身边的,论能力,论资历,论官位,吕范都足以胜任庐江太守一职。

另一种选择就是放弃庐江。

选择这一种做法也有先例,就是要将庐江的百姓全部迁回江东,然后放火烧毁城池。

这样庐江就会成为江东与淮南之间的真空地带,这真空地带就会起到防御淮南方面的作用。

但这两种选择孙翊都没有做,而是选择一直留驻庐江。

如果就只是这样,张昭也不会着急。

重点是留驻庐江的同时,孙翊传令张昭,让他招募新兵一万,并且送十万斛粮食到皖县。

停驻庐江没有南归之意,在庐江平定后又要吴县往庐江输送兵马与粮食,这让张昭想到了一个不好的可能

难道是因为庐江太快平定了,所以君侯起了更大的心思?

想趁着现在曹主力与袁绍对峙的时候,筹集兵马粮做好战前准备,然后对淮南发动进攻,一举拿下淮南?

虽然孙翊有这种志向张昭感到很欣喜,但如今江东山越之未平,绝对不是进攻淮南的好时机。

孙翊前期分将镇守的策略很好的遏制了山越的进一步扩张,加上孙翊平定庐江的消息传到江东,这也让山越的气焰消减了不少。

反观江东这边的士气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今在江东境内孙军与山越的对峙中,孙军处于稍微占优势的一方。

但是江东境内毕竟还有数万山越在与孙军对峙中。

别看现在孙军略微占有优势,只要孙翊一出兵攻打淮南,如今孙军略占优势的格局就会瞬间被打

一是让山越众宗帅忌惮的江东之主孙翊打淮南去了,他们的气焰肯定又会高涨起来。

二是淮南岂是那么好打的,更不可能只凭借一两万马就能打下来,到时候孙翊就会从江东抽调兵马,而这无异是取祸之道。

所以张昭才会在一个月内连发三封文书,请孙翊回吴,文书中的字里行间也在隐晦的表明—如今平定山越才是第一要务。

张昭有这个担忧孙翊心里也清楚,因此张昭之前连发三封文书,孙翊也就回书三封,回书中多次表明暂时不会攻打淮南的意思,以此来抚慰张昭。

张昭格刚直,暂且不说孙翊是不是真的要攻打淮南,就平定山越这一件事来说,就需要孙翊早回吴主持大局。

所以张昭见孙翊只是回书而始终不见动身,他表示我不要抚慰,我只要你回来。

于是就算在孙翊三次表明回吴之事暂不为之的况下,他今又送来了一封“告吴侯书”。

张昭的这个格呀,怪不得后来不受大帝哥哥喜欢。

如今孙翊手里的这封“告吴侯书”赫然也有着周瑜的署名,这说明之前还在帮着孙翊安抚张昭的周瑜现在也坐不住了。

坐在下首的吕范本来还担忧张昭数次催促孙翊回吴会引得孙翊不快,但如今见孙翊脸上丝毫没有韫色,也便放下心来。

他说道,“君侯安坐庐江而布平之策,张公等身处吴县,一时不解君侯意也是有可原。

臣以为君侯不如将心中的平越之策告知张公与公瑾,这样方可宽慰他们之心。”

吕范担忧张昭再这么不停的催促孙翊回吴,就算孙翊对他再尊重,也迟早有被惹怒的一天,那时候就不好了。

而且吕范觉得将平越之策告知张昭与周瑜二并无什么不妥,他们两都是知轻重并且值得信任的

孙翊听了吕范的建议,点点,同意道,“可。”

孙翊觉得吕范的建议不错,因为这些天他看张昭那些文书,感到有点痛。

不是生气痛,而是有些地方看不懂而痛。

这时候的士写文章喜欢各种引经据典,尤其那些名士。

而要是没什么古文底蕴的看到这些文章,对这些引经据典的内容可就是一脸懵了。

而孙翊恰恰是那没什么古文底蕴的……

其实随着时间的增长,前身的记忆有些也在慢慢恢复。

例如孙翊与徐氏相处时,脑中就会闪过一些成婚那的记忆片段。

在孙翊想起孙策时,脑中也会闪过儿时孙策教他骑景。

但偏偏孙翊每次拿起经文典籍,脑海里却什么也没有。

由此可见,前身真是个不好好学习的家孙翊是穿越者不懂古文可以理解,毕竟前世大学专业不对

但前身的老师可是名士张纮,掌握五门经学典籍的名儒大家,读书读的一点印象都没留下来,也真的是够够的了。

真是白瞎孙策让张纮做他授业恩师的苦心了。

孙翊一直呆在庐江不动身回吴县,肯定不是像张昭想的想进攻淮南,淮南是一定要拿下来的,但时机还没到。

真正让孙翊不动身回吴县的原因有两个。

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如今江东上下君臣都忧心的山越之了。

对于孙翊来说,他暂时留在庐江不回江东,恰恰就是为了平定山越之

关于平越策略,在收到山越反叛的消息的那天起,就已经在孙翊心中慢慢成型了。

也就是在那天起,孙翊已经为这些历史上作江东数十年的毒瘤,悄悄的选好了忌

那么孙翊的平越策略会是什么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