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第237章 世事无常,后浪们太猛辣(求订阅)

第237章 世事无常,后浪们太猛辣(求订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用申请步骤各不相同,不过大体上是类似的。

在网上自助填报,包括被引用文献的期刊、年份、卷号、期号、页码等信息,以及综述文献的标题、作者、联系方式、出版商等信息。

网页自动审核,通过后可以直接得到pdf版本的copyright文件。

最后,把所有的pdf整合到一个大的pdf文件中,并在投稿时作为一个单独的附件上传即可。

简介部分,综述文章通常会有,部分article类型的文章也会有,就是把全部或者部分作者的个简介,包括一张彩色照片,添加在文章中。

这篇综述的个简介部分,只有三个名额,而作者有五位。

许秋、陈婉清、韩嘉莹三共同一作,四作唐云坤挂通讯,五作魏兴思挂通讯,一般况下,双通讯或者多通讯的文章,排在最后面的通讯作者是第一通讯作者。

显然,三个名额中,魏兴思、唐云坤要各自拿一个名额,最后一个名额,自然就落在了许秋身上。

至于许秋、陈婉清、韩嘉莹各拿一个名额的况,当然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算是学术圈默认的规则。

因为唐云坤和魏兴思都是教授,之前都发过综述,个简介有现成的版本,所以可以直接拿过来使用,或者稍微进行修改补充。

比如,魏老师的个简介:

“xx年,魏兴思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科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xx年至xx年,他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后……xx年,他加魔都综合大学材料科学系。现在,魏兴思教授的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有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及有机/无机杂化热电材料。”

唐老师的个简介也是类似的,包括从博士开始的教育、科研经历,以及现在的工作单位和主要研究方向。

许秋本来打算直接套用他的模板,可仔细一想,他连本科还没毕业,学士学位还没到手呢,总不能把初、高中的经历写进去吧。

想来想去,他只写了三句话:“许秋,魔都综合大学本科生,现为魏兴思教授的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太阳能电池。”

没什么经历,还挺省事儿的。

搞定了个简介后,许秋继续完善综述文章。

这次是双通讯作者,涉及到多个工作单位,需要补齐唐老师的个信息、工作单位。

此外,在文章最后鸣谢的部分,也要感谢资助唐老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同样不能遗漏。

有机三组同心协力,终于赶在下午下班前,完成了这篇综述的完整稿版本。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