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479 给你个眼神自行体会(求订阅)

479 给你个眼神自行体会(求订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其实,能最佳的y4体系,效率可达14.6%,如果努努力的话,把效率再做高一些,或许有机会冲击《自然》大子刊,不过许秋没有这样做,理由和邬胜男也是类似的,他手里都有18%效率的体系了,现在只想把这些前期工作快速的处理掉。

最终,许秋的规划是y2的体系发一篇,y3-y5的体系发另一篇。

其中,y2用的是icin端基,相当于是标样;

y3-y5的端基采用的是icin的三种衍生物,相当于是进一步的优化,从故事上也是讲得通的。

说起来,在假期的时候,许秋本来是打算写文章的,可后来他忙着冲刺效率去了,就没有时间动笔写。

不过,现在的许秋,哪怕是写am这个级别的文章,对他来说,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在数据齐全的况下,差不多一个星期就可以写出来一篇,并完成投稿。

……

两周后。

江弯522实验室方面的运转一切正常,并没有出现之前魏兴思预想中停工一个月的事发生。

甚至,在莫文琳第一次做标样器件的时候,她惊讶的发现器件的能,居然比之前的最高能都要高。

为此,莫文琳还找到许秋炫耀了一波:“许秋,这批h22:itic标样器件的效率我做到了10.57%,比之前你报道的最高值都要高呢。”

许秋笑而不语,给了个眼神让她自行体会。

其实,标样效率变高,不止是因为用了联排手套箱的缘故,也和课题组内有机光伏器件的加工工艺渐完美有关。

对于偏向应用科学的材料学,和物理、数学之类的基础学科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后者的话,如果给出一个正确的证明的过程,那其他都可以把这个证明过程给重复出来。

可对于前者来说,就算给出一个最优的材料,其他如果工艺做不好,也是白搭。

这也是为什么同一个体系,不同课题组报道出来的能结果,可能会有较大差别的原因。

就比如,许秋把能最好的,效率可以达到18%的l6-cl:y20体系告诉一个小课题组。

这个小课题组得知了这个体系后,想要摸索出16%以上的效率,可能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效率想上18%,就得看缘分了。

另外,孙沃、吴菲菲他们重复不出来锡基钙钛矿12%的效率,也是这个原因。

同时,许秋偷偷帮课题组优化好实验条件的事,并没有选择声张,而是藏功与名。

除了不想露系统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许秋也不知道其他得知此事会怎么想……

魏兴思可能会比较开心,搬了一次实验室,并没有对实验进程造成太大的影响,只是让学生多放了两周假,稳赚不赔。

而实验室里的其他,如果没有调试好实验条件的话,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划水,假装自己在摸索实验条件,实验失败也可以有借找。

现在,就只能老老实实的活了……

除了实验室的事务以外,关于宿舍方面的事,院系和江弯生活园区的沟通结果已经出来了。

园区方面同意这学期开放若个名额,让包括材料系在内的八大理工科院系统计需要变更宿舍的学生名单,然后统一安排更换宿舍。

不过,学生一学期只有一次统一申请机会,而且变更宿舍后,原则上两年内将不再允许宿舍再次变更。

许秋估摸着,园区一开始估计是不想松,毕竟换宿舍对于园区来说,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而且吃力不讨好。

后来园区可能是在学校红文件,以及各大院系的压力之下,被迫妥协,但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不允许二次变更宿舍。

最终,课题组内的研究生,除了段云和陈婉清外,其他都换了寝室,从邯丹搬到了江弯。

段云和陈婉清他们现在基本上不怎么出现在实验室了,因此也就懒得折腾换宿舍了。

搬家的工作,和之前许秋从本科升研究生时是差不多的,行李打包好后,学校统一帮忙运送。

现在,许秋已经开通了江弯宿舍的门禁卡,归还了旧钥匙,领取了新钥匙,并住到了江弯的新寝室。

江弯这边的寝室,在之前建设的时候,主要是为法学院本科生设计的,并没有考虑到将来会涌过来一大批理工科的研究生。

因此,房间结构和许秋本科时的寝室类似:四标准间,中间是空地,两侧摆了四个上床下桌,还带有一个用于晾衣服、放置洗衣机的阳台,房间大小比本科寝室还要大一些。

如果四间住四个研究生的话,宿舍条件会比邯丹校区那边差上许多,学生大概率不会愿意。

但如果按照邯丹校区那边研究生的标准,也就是硕士生两一间,博士生、博士后一一间,来安排宿舍的话,又会出现宿舍资源不足的况。

最终,园区采用了折中的选择,那就是男硕士生三一间寝室,男博士生两一间寝室,硕士生两一间,博士生两一间。

不过,这学期选择从邯丹搬到江弯的学生是少数,因为大多数课题组都没有完成搬迁。

因此,当下的况,是许秋一个住一间寝室。

之后等大批量的学生陆陆续续的搬迁过来,估计就要新增添室友了。

至于许秋的原室友孙一凡,他这学期选择留在了邯丹。

许秋估计他要开心了,自己搬走了,孙一凡相当于也是自己住单间。

因为现在是下半学期,那边就算空出来了位置,一般也会空着,不会有新补充过去。

这样,孙一凡就可以安心的做直播了。

这边学生在搬寝室,那边魏兴思的办公室,也从邯丹材一218搬迁到了江弯先材513。

办公室的家具都没有更换,还是原先的那些家具,包括死得只剩下几条鱼的鱼缸都一同搬了过来。

据魏兴思说,是这些家具都用习惯了,已经有感了。

最后,还有选课的事

许秋这学期和上学期一样,选修了大约10学分的课程,也都安排在了周四。

每学期修读10学分,差不多可以在两年内把直博生要求的学分全部修满。

这主要是许秋为了提前毕业做准备,他自认为现在自己在科研方面的各项能力,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正常博士的水平。

如果能早一点拿到博士学位的话,许秋肯定也不愿意多拖几年。

不论是在什么行业,年龄都是最大的优势。

比如科研圈,到了45周岁这个门槛,如果评不上“杰青”、“长江”,前进的路基本上就断掉了。

体制内也是一样的,如果不能在什么年龄到达什么样的级别,之后的晋升之路也会断掉,只能熬着退休养老了。

本质上嘛,就是多,卷,红海,可供选择的对象太多,综合分数高者上,庸者下……

也因此,对于大多数来说,既没有关系,又没有能力,可能连进高校取得编制、讲师转副教授、副教授转正教授都是一个个大门槛……

不过,许秋许秋觉得还是得先到魏兴思那边探探风。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