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唐朝工科生 > 第五十几章 杜断

第五十几章 杜断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三月的大朝会上,礼部的说了倭不愿面朝北这事儿。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群臣也没有激愤什么的,皇帝也无所谓。毕竟夜郎国还会问使者:咱们夜郎国大不大?

无知者无畏。

鸿胪寺那边也没有说去找遣唐使什么,再说了,去年死了一个遣唐使,也有特意去哀悼了一下。今年再来,抹不开面子,不少都在弘文馆里讨饭,能说什么呢。

不过,因为长孙冲在朝贡馆的卓越成绩,加上黄室韦这事儿发酵了这么久,也该出幺蛾子了。

果不其然,在新罗王金德曼遣密室在朝贡馆商量什么时候来大唐进贡,然后李董什么时候给个册封的时候,大动作来了。

“倭愚昧,不足与谋。然则百济勾连倭,合击新罗,乃无礼也。大唐为其宗主,兴兵无礼,未告之于大唐,当惩之。”

魏征除了代表山东士族以及李建成余孽,同时也兼顾着另外一个身份,唐朝版的政府鹰派。

总结老魏的对外方针,其实就一个字:打。

当年要不要收留突厥,老魏跟温彦博是扳过手腕的,当然老魏不是温彦博对手。首先两都是士族推出来的代表,其次温彦博乃是北都豪族,河东数一数二的名望。比起魏征这种无根浮萍,还是要强了一些。

当然了,所谓的无根浮萍,那是跟温彦博比。要是跟李大亮比,李大亮充其量就是个盲流。

“百济非是大患,去岁契丹分崩离析,高句丽恐惧,高氏遣使往百济,重修关系。两国皆乃扶余遗种,同根同种,前隋时,更是夹攻新罗,互有得利。彼时倭多有借种于百济,故而倭贵族豪强,多有百济血脉。数代经营,新罗国器,百济之手。唯今时方得脱困。”

李勣还没有前往陇右,这时候还在京中,他时常在北方和原诸族手,对东北诸国诸族,也很是了解。

再者辽西罗氏灭亡之际,罗艺补下,多流左骁卫之中。故而李勣和张公谨,对辽河一带的行,掌握的十分清楚。

“莫非高句丽,非是用兵北地?”

微皱,之前朝廷中,不少都觉得,黄室韦可能要糟。到时候大唐不救的话对北地控制会出现动,很多归附的小弟会思量,是不是大唐没有那样的实力和勇气?救的话成本又太高,搞不好就是要在北地跟高句丽来一场大战。

而战争是要看收益的,不论是掠夺还是掠夺耕地还是掠夺资源,最终的目的都是经济收益。掠夺可以是为了劳力,可以是为了耕地上的农民,甚至还能有良心点,是为了将来这些能够缴税。

但一场只是为了救的仗,大唐这个级别的国家,怎么可能得出来?

单纯的为了宣扬仁义道德,两汉强大如斯,也没有过。

“若是高句丽联合百济,再因倭,三方夹攻,新罗必亡。”

新罗账面上的兵力是二十万,这个二十万的水分挤出去,实际战兵是五万,但还是有水分的,能和百济高句丽过招的,差不多也就两万出

百济能拿出来的,也差不多这个数。

但除非是亡国,否则不可能真的把家当全部贴上去。

大唐这么庞大,数千万,实际战兵也就二十万,然而灭亡突厥,也没有贴上二十万兵力,实际战兵大概也就是十二三万,各总管统计是十四万,账面是五十五万。可是一线厮杀,擒拿劼利可汗,李靖用了多少?三千。

打仗是一件高风险又很枯燥乏味的差事,所以不论突厥还是隋唐,玩起来都是几十万几十万,但真正要开打,都是互相耗,慢慢磨,等着对方犯错,或者说自己少犯错,然后就赢了。

但这是大国,而百济新罗这种体量,玩不起的,很有可能在一次猛攻中,直接就嗝

贞观七年的大唐,已经十分稳定,几年内的鼓励生产,不论是各州府粮食库存还是说户籍增长,都十分可观。像西河套地区,如今已经有了正式的“塞上江南”美称,开发出来的土地,经过几年的耕耘,已经大量变成了熟地,配合黄河两岸的分流,亩产虽然没办法突两百五十斤,但胜在地多,反而存粮不少。

加上张德对科学种树有奖励,北河套固沙像程处弼在那里当差的时候,也能一年多捞个六七百贯,不仅保护了耕地,更是截留了更多的水资源。

幅员辽阔的好处,就在这里了,能够通过广种来提高产量。然而新罗国小不说,民力又弱。高句丽百济倭国三方围攻,没有足够的空间,也没有足够的积累来抵抗,灭亡可能就成了事实。

李董作为公司的老板,当然不愿意看到子公司有造反。尤其是有些子公司根本就是贴牌生产,连份都没有给他,然后还要搞扩张,这让他多难受?

就好比,张之一年搂钱几十万贯,叔叔又是公司的金牌打手,收保护费的经验非常丰富,叔侄二联袂兴风作,光放高利贷敲诈勒索东北大街上的那些小商小贩,就是无本万利啊。然而呢,叔侄二什么时候想过把这些钱给他这个老板?没有!

所以李董就不痛快,就难受,就浑身难受。那必须得敲打啊。主要手段自然是塞闺,可是张之这个王八蛋,吃喝嫖赌带着徐小芳跑了!

李董内心是抑郁的,而现在,高句丽居然还想让他更抑郁!

能忍?!

所以说,对于高句丽这种下游配套企业,不好好做代工,成天想着“彼可取而代之”,简直是自寻死路!

而且高句丽也聪明,貌似是声东击西虚晃一枪,看上去要弄死黄室韦,结果是联合了百济和倭,准备死新罗。

新罗本来就是弱,当然也不算太弱,它一直从辰韩顽强地生存到现在,又金白净还给李渊磕过,很谦卑,同时又很会做

这就很麻烦了,理论上来说,新罗算是大唐了的“子公司”,只是份也不算太多。不过新罗王的衔,如果没有大唐的认可,法理上,就不算完整的。

“当先遣使,诘问百济!”

杜如晦没二话,出来先说了一个法子。

这个法子没什么可指摘的,就是先恐吓加拖延。只要百济觉得恐慌,应该还能将三国联手的磨合期往后拖一拖。当然倭和高句丽什么时候动手,就不是大唐能够左右的。

但是百济……垃圾。

杜天王言罢,却有沉默了一会儿,宰辅们也清楚,这是杜天王在酝酿腹稿。这等大事,一个闹不好,财政上就是要血崩。

“臣闻一事,倭国之王,乃权臣所立。权臣苏我氏,有类汉末董卓,兴废立之事。今有用兵,臣以为,乃形势所迫。”

杜如晦目光闪烁,有些事,老板知道,但老板会当不知道。有些事,天王们知道,老板也知道,但是天王们要假装老板不知道。还有些事,天王们知道老板知道,老板也知道天王知道他知道,但是,大家都要装不知道……

“去岁倭国内,旧时筑紫国国君筑紫君丰子复国,群雄并起,互相争锋。倭国权臣派遣讨逆平叛之师,战况如何……不得而知。”

顿了顿,杜如晦见老板眼平静,当下又接着道,“接连用兵,民里消耗甚大。倭国不比高句丽百济,乃海上番邦,物产贫瘠,田亩枯萎。若围攻新罗成功,当补其所耗,若是不成……权臣苏我氏,败亡之可期。”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