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望族 > 第665章 向海而生(六)

第665章 向海而生(六)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山东登州,知府府邸

不管即墨蓝家的目的是什么,沈瑞本也是要在登州大兴文教,蓝竎肯来开书院,沈瑞是欢迎之至。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更妙的是蓝竎其与蓝田颇像,也是天文历法、牛经马谱、乃至门遁甲样样杂学都通的物,为又不迂腐,言谈间对登州的鲁班学堂也颇认可。

沈瑞既把“技术学校”搭建起来了,自然希望能多推广科学技术。

往小里说,是当下致富需要,往大里说,便是想打响大明的技术革命了。

现下登州鲁班学堂里的只能算是技术工,便是成手,也只是技艺湛,离沈瑞所想要的“工程师”还是差得甚远。

想要得到工程师,一方面是从技术工中筛选学识好的、有学习意识、创新意识的,进一步培养。

另一方面,就是从那些本就富有学识的读书——秀才、举乃至进士中寻找喜技术、肯钻研所谓杂学的,为他们提供科研氛围与空间,进一步定向引导。

而无论培养,还是引导,这蓝竎都是不错的领路

历朝历代都不乏科学家,不提张衡、祖冲之、沈括、宋应星这等大家,就说沈瑞身边,那李鐩、李延清父子,于水利工程、器械制造上便极有建树。

这样的技术应用型才多起来,有舞台让他们大展拳脚,何愁大明未来!

这次登州几处修筑水渠、水车工程,都赖李鐩指点,工部派下来的一位主事与几位大使、副使也都是了不得的技术才,帮了沈瑞、帮了登州百姓大忙。

而李延清在兵械司也是大展身手,改良了不少兵械,尤其是改进了用于水战的碗铳、“没奈何”等传统火器。

沈瑞对于火器的制造是不清楚的,也没办法提供更多有效帮助。

只能是把自己能想起来的内容写下来,托词记不得哪本讲门遁甲炼器炼丹的古籍所书,让李延清自行研究。

再让送密信给远在福建的戴大宾,让他多多留意西洋,弄些西洋火铳来。

张会那边将李延清所造兵械小范围试用后,便悄然运来了登州,如今已装备了潘家玉手下两个千户的兵马,正在进行进一步的实践演练检验。

沈瑞也叮嘱了潘家玉,将每次演习结果都找详细记录下来,及时反馈给李延清,好让他能根据实际效果做进一步调整。

因德州卫上下栽在了胡节受贿案里,潘家玉已顺顺当当将自己的旧部下统统要了回来。

而今指挥使赵盛又向沈瑞示好,没少拨拨银拨家什到潘家玉手上,他的子越发顺心,练也就越发用心。

尤其有了南京水师英的帮衬,又有戚宣这样的老将坐镇,潘家练兵也不含糊,如今登州水师已是很有些模样了。

沈瑞直言将对才培养的设想尽数告知蓝竎,蓝竎虽面上一派老气横秋,抚须道些“沈大年轻有为”之类的废话,眼却是异常明亮。

沈瑞看得出,蓝竎是动心的,不由十分满意,便也大开方便之门,对蓝竎还没影儿的书院抛出不少优惠待遇。

校址地段随他选,房舍随他设计,府衙除了帮忙盖房外,还可以提供一定的经费供给科研与学子奖学金等等。

蓝竎谢过之后,表示要在城南山地上择址建校而在非城中,道是城中渐繁华,怕学子们无心读书。

沈瑞也笑着答应了。

虽蓝竎这话不免捎带上了在城内的府学县学,但历来出了名的书院多是依山而建的,读书也要有个优美安静的好环境嘛。

他也正好顺势在南山规划出一片大学城来。

谈妥书院大概后,蓝竎便告辞而去,由大于师爷送往沈府客院住下。

陈师爷方向沈瑞道:“瞧着蓝先生是个治学的大家,东家觉得怎样。”

沈瑞笑道:“我原见过蓝章大与蓝田兄,这位蓝先生却是比那父子活络得多了。对他这书院,我是颇为期待呐。”

“蓝大父子太过刚直了些。虽刚直是风骨,却也是过刚易折……”陈师爷叹了气。

转而又笑道:“蓝先生在山东颇有盛名,他开书院,定不少学子前来求学,我登州亦是扬名。”

望了望书房墙上沈瑞着绘制的蓬莱县地图,陈师爷笑眯眯道:“北边靠海港起来了,东西两面有驿路,如今南边再添书院也就起来了,四角俱全,兴盛指可待。”

沈瑞哈哈大笑道:“治学像先生说的话,后面两句更像姜先生、小于先生说的。”

肯千里求学的家,也不会是穷家,学子们吃喝花销,教书先生们、教员们的家眷……一座大学城盘活一片区域经济的事儿早在沈瑞的开发计划表上了。

陈师爷笑道:“东家也莫觉得老朽迂腐了,如今跟着东家开拓这登州,自也要学着些‘经济’事。”

说笑两句,又自从那经济事上说到了如今登州所仗最大经济来源,海贸。

沈瑞说了与卫所那边商讨的结果,又道:“我待往文登去看看,那边也是良港,且与南边儿海面上的联系不少。既想开海,那边也不能锁起来不用——何况防也是防不住的。”

陈师爷沉吟片刻,道:“东家所虑甚是。只是,若是此去,便要对上王家的事了。”

王家是宫里宪庙敬妃的母家,这位太妃虽膝下荒凉,如今在后宫无声无息,但因养过德清长公主,如今长公主很是关照于她,连带着,也关照王家。

沈瑞来登州之初,德清长公主府便打过招呼了。

初时沈瑞并没将这么个王家放在心上。

待到了各县清丈田亩时,王家到底还是端出外戚家的派来了,不许官府来量地。

他家的地,文登县有,宁海州也有。

这两处父母官都没甚背景,不肯得罪这样的家,便推诿拖拉起来。

其实说起来,王家也不过是在偏远山区的文登县逞逞威风吧,莫说搁在京里,便是搁在整个山东看,王家也是不流的。

沈瑞当时正在处理海岛及流民事,便也没理会,尽了礼数往德清长公主府送了信,便丢开手,待回收拾。

德清长公主远比不得之淳安大长公主权势,且德清夫都是饱读诗书,极是通达理,回信间客客气气表示定会劝着敬太妃娘家云云。

还派了个管事往文登与去王家说话。

可惜王家倒属滚刀的,这事儿一拖二拖,就拖到了收秋也没解决。

而这两个月宗室这边也颇多故事。

先是小皇帝借着庆王府、靖江王府等几桩伤天害理的案子狠狠敲打了诸藩一番。

之后张禬在查德王府“强占民田”事时,丝毫没留面。

又快又狠的将所谓投献田地之揪了出来,将强占去的田亩查了清楚明白,罪证也做得净漂亮,没有半点儿含糊。

从知县、知州、同知、知府、布政使至德王这一路弹劾上去。

对于王府,更是不肯给半分遮掩。

那边说什么德王爷年迈,被小蒙蔽了。

张禬便冷笑着说便是先前不知,现下总归知了,就请把田亩还来吧,且王爷仁慈,还该给小民些许补偿安抚一二才是。

摆明了是要王府将到嘴的吐出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