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
早晨七点,梁凉昨天预订的那辆出租车准时来到梁凉家门
。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梁凉父母和妹妹以及板牙坐上了出租车。
梁凉付了一百五十元车费钱,然后预祝父母在连湾市玩得愉快。
出租车离开后,梁凉和梁风就钻进了东厦子开始继续做电吉他。
今天梁凉就很正经地教老弟做吉他了。
“一把吉他首先要决定的是弦长,弦长是制造其他过程中决定其他最终发音的一个最基本的步骤,它是品丝之间的距离,他从旋钮开始分布在秦敬上,这个长度决定了整个吉他的总长,一把吉他的长度,永远不会少于他的弦长…”
梁凉首先从做电吉他的基本知识开始讲起。
梁风听的仔细记得认真,他把大哥说的每一个字都工工整整的记在本子上。
光有理论不联系实际那就是耍流氓。
梁凉就根据脑子里的记忆用一张大的牛皮纸画出了一把吉他的设计三视图。
这些图纸在九四年的时候是根本找不到的,就是新华书店有这方面的书里边也不会把一把电吉他的设计图完完全全的
给你。
梁凉的这些设计图没有多少含金量,都是上一世在网络上就能找到的设计图。
上一世三十岁后他开始做吉他,一开始做木吉他,后来感觉做木吉他没有挑战
,就去做电吉他。
当时他用的这些图纸就是从网上找来的。
“做吉他没有图纸是做不成的,但是有图纸你也得会看,看不懂你就做不出来,今天上午咱们不动手,就来看图。”
梁凉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比较详细地把一把电吉他的制作图纸,一点一点的解释给梁风听。
“趁这些
子我在家,你的目的就是学会看懂这些图纸,等你把这些图纸运用到纯熟的阶段,结合你做出的吉他,你就会发现这些图纸里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你慢慢的修改,说不定就会做出惊艳的吉他。”
下午梁风没有看梁凉做吉他,而是一心一意的去对付那些图纸。
在没有数控车床的时候,大部分的制作过程都要靠手和手拿工具。
好在梁凉知道上一世他那些工具的样子和工作原理。
市场没有卖的他可以用手动摇
钻改,通过改变不用的钻
达到一些工序的完成,比如开槽、洗形都可以完成。
他一边做吉他一边在想怎么利用现在的工具做一些模具运用到做吉他上。
忙活了一下午,做出了一把琴颈。
许梅说话算数,早晨中午晚上三次到梁凉家帮他把猪喂了,喂完猪就看梁凉兄弟俩做吉他。
只是她不怎么敢看梁凉的脸,一看他脸心就跳的
七八糟的。
晚上许梅坐梁凉摩托车去高兴家训练的时候规规矩矩的,把电吉他放在梁凉和她中间,全程没有一点身体的接触。
“高叔!明天有小雨,咱们这道一下雨就粘,我这摩托车骑不过来,要不明天到我家去练习吧,我家有的是地方。”晚上排练结束后,梁凉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小到中雨。
他们这里都是土路,一下雨就成了烂泥塘,摩托车根本就骑不了。
“也好,如果下雨我用马车把家伙拉过去。”高兴对梁凉的建议表示赞同。
梁凉把许梅送到家门
,然后骑着摩托回到自己的家,一进院门就看到东厦子里灯火辉煌。
不用问,梁风又在里面发疯了。
梁凉把摩托车推进西边厦子里,然后来到东厦子。
门开着,梁凉见证了一个奇迹的时刻。
他原来做好的琴体和琴颈是两分开的,现在它们已经结合在了一起。
他那钻进牛角里的弟弟正在给吉他安装拾音器,不对!已经安装完拾音器了,正在安装琴弦。
这已经是一把电子琴最后的几个步骤之一了。
梁凉有些发呆,他好像并没有教到这个地步,他怎么就学会了呢?
难道照着图纸?
这不可能!
就一天的时间,梁风能看懂那些图纸就不错了。
虽然一把普通电吉他的图纸不是什么高
尖的技术,但也不是一天就能全部看懂并且掌握的。
就是天才也不可能。
他弟弟是天才吗?
从任意一个角度看都不像天才。
梁凉轻轻走到梁风的对面,梁风也恰在这个时候安装好啦最后一道琴弦。
“哥你回来的正好,我刚把这把亲装好,你试试音看怎么样?”
梁风不会弹吉他自然也就不会调音。
一个不会弹吉他的
做出了一把吉他,这事
听着特别的不协调。
梁凉拿过吉他开始调琴。
品丝找平,弦距八度调整…
这把琴从外观来看还是说得过去的,琴身指板和琴颈的连接算不上优秀但也勉强算合格了。
梁风第一次粘连琴身指板和琴颈,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差点惊掉梁凉下
了。
上一世他做了好长时间的琴,也不过才是这种水平。
有些
天生适合
某一项事业在梁风的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
一把电吉他手感是很重要的方面,对一些乐手来说还可能是
等大事儿。
这把琴在这方面梁凉感觉也过得去,也算是勉强及格。
关于打品的问题在这把琴上有些瑕疵,按住九品弹奏,会碰到十品发出杂音。
梁凉一边调试一边弹奏,十几分钟后,这把电吉他调试完了。
梁凉对它的评定也就出来了。
这把琴因为他从南方采购了正品的部件,虽然只是国产部件,但也比他上一把琴用的部件正规,这样整把琴的品质比上一把琴的品质有了一个整体的提升。
如果上一把琴和进
琴相比属于
家一千块钱以下的档次,那么这把琴最低也达到外国同类琴一千到一千五百块钱的档次了。
就算如此依然是低档货。
不过老外在这一区间并没有什么产品出现,
家的低档琴在九十年代那也是一千五以上的。
这把琴的成本比上一把高,但也没超过一百五十元,它在琴行里卖五百块钱应该是绰绰有余,但卖二三百块也不是不行。
“以后每把琴你都能做到这个水准就行。”
梁凉对梁风的要求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