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明铁骨 > 第225章 众人心事(求月票,求支持)

第225章 众人心事(求月票,求支持)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满意倒也没有拒绝,一只身在外,靠的全是邻居,这侯子全算是他家附近最近的邻居,若是没有邻居的帮忙,指不定那天死在这屋子里,也不得一定有埋。

待到了侯家的时候,没瞧着他家的两个儿子,孙满意便随问道。

“你家那两小子呢?”

“去集上熟里读书了,这不,那侯老爷不是在集上办了个熟堂,都能去,不收束脩,他说,当年侯家之所以出那样的败类,连累了大家,是因为不知立世为的规矩,所以,办熟堂就是为了教大家……”

侯子全中的侯老爷是侯方镇,也就是侯方域的兄长,在这里也算是一个相当有名气,毕竟,在这附近几十里,就没有比他名气更大的。他这么一说,孙满意立即讽刺道,

“就他,自己弟弟都没管好,还教其它,我看就别误子弟了!”

话虽是这么说,但对于那些百姓来说,他们自然不愿孩子错过识字的机会,在熟师不收束脩的前提下,他们自然乐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而对于侯方镇而言,他之所以不收束脩,是因为他总想做些什么。

如果说,当年二弟到了壮年才知道后悔的话,那么这么些年,他一直都在后悔,若不然也不赞同父亲将其赶出家门的举动。

尽管二弟被赶出了家门,可当年犯下的罪过终于还是找上了门,原本以为侯家会被满门诛杀的他,没有想到最后居然法外开恩,非但没有杀一,只是将侯家上下流放至这化外之地。

虽说同样作为流放犯,但是侯方镇并不需要和其它一样,辛苦种田为生,他是官府聘的吏目,每个月可以领1两银子,所以,他便把那分来几十亩官地都转让租了出去,然后收些粮食够家食用既可。

作为书吏的他,工作很简单,就是协助屯长——一名忠义军的兵士。记个帐什么的,除此之外,他每天更多的时候,是在家中熟堂里教书。

与往不同,今个在那些侯家的小辈们读完一篇文章之后,侯方镇并没有讲解文章,而是写下了两个字。

“国家!”

面对熟堂中的孩子气们,侯方镇问道。

“这两字念作为何字!”

“回先生,国家!”

在学生们的回答中,侯方镇继续说道。

“何为国,何为家?有国方才有家,无国既是无家!每每改朝换代,革鼎之时,总有言道,既然国以亡,理应报效新朝。可却全不闻其中的荒谬……”

置身于课堂中的侯方镇,他之所以会特意教授“国家”这两个字,就是反思弟弟当年的行径,他可以毫无廉耻之心的卖身投靠清虏,甚至不惜助纣为虐,献计残杀数百万汉,以邀功于异族。

更有甚者,当年初返乡时,面对被逐出家门时,他竟然只以为被逐家门不过只是因为他纳了为妾,全不知之所以将其赶出家门,并不是因为他那为妾,完全是因为其禽兽之举,完全是因为他心甘愿当汉

对于侯家来说,可以接受他纳为妾,但是绝不能接受他甘为汉,甚至害死千百万同胞的禽兽行为。后来他建“壮悔堂”,可是“壮悔又有何悔?”。

既便是到那个时候,他仍然没有弄清楚,何是国,何是家!

也正因如此,侯方镇才希望眼前的这些侯家的子弟明白这一点,明白什么是国,什么是家!

毕竟,即便是他自己,对于这个“国”与“家”,也只是有一种朦胧的认识。有很多时候,只有经历过之后,才会发生变化。才会懂得什么是最重要的,如果当年二弟明白这一切,又怎么可能做出那样的禽兽之举?若非是二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侯家又怎会落得现在这步田地?

在侯方镇向那些少年解释着国与家的时候,门外的一名忠义军兵士,看着他的时候,则是时而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要是早几十年,能明白这个道理,又何至于如此?”

身为屯长的方觉民暗自寻思着,作为忠义军的兵士、屯长,他并不反对侯方镇在这里开义熟,甚至,在他看来,这样的义熟开的越多越好,至少能教会那些孩子们明白做的道理,从而不再犯下他们的父辈当年犯下的错。

“可,他们能明白吗?”

行走在街,方觉民偶尔的可以看到一些带着敌意的眼,对于很多流放到这里的们来说,他们难免会对官府产生敌意,毕竟是官府把他们流放到了这里,甚至在他们中的一些看来,如果不是经略使,或许,他们现在还在家中过着好子,至于那些服着苦役的战俘,对忠义军,不少恐怕也是怀恨在心。

“哎,但愿有一天,他们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心底这般寻思着的时候,不知不觉间方觉民走到了屯外,在屯外,可以看到一片连绵不绝的水稻田,曾经的沼泽荒地,现在已经变成一片良田,这些良田大都是那些苦役犯开垦的。

“至少,他们现在到也还是算是了一件好事!”

嘴上这么自言自语时,想到这一阵子听说的那些消息,想到最近那些苦役犯私下里传播的有关清军将会进攻基隆消息时,那些苦役犯在传播这个消息的时候,总有一些带着些期待的模样,甚至就是在这屯集上,有一些汉官吏的家眷,也是隐隐期待着清军的到来。

想到那些的心变化,方觉民的心思就是一沉。

“总还是有些不甘心啊,万一要是真的有清军打过来,到时候……”

凝重的方觉民又一次朝着远方看了过去。

“如果现在援军来了,一切就好办了……”

有的期待着援军,可并不是所有都期待着援军,至少对于刘玉梁来说,他就不曾期待过援军,作为曾经营中把总的他,虽说勉强保住了命,可是长时间的苦役折磨,让他无时不刻的不想着“解放”的一天。

这会坐在地里,难得一个休息的空档,抽着烟袋的他,瞧着身边一个个累的像死狗似的弟兄,在那里给他们打着气说道。

“前几天,我在集上可是听说了,听说福建总督现在可是点了好几万大军,随时都会过海打过来,等到朝廷大军打来之后,咱爷们的苦子,可就到了……”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脸上带着对自由的期待,更多的是一种渴望,对未来的渴望。

“我说,刘老哥,你就别瞎说了,三月前你就这么说过,可到现在,什么狗朝廷的大军,连个影子都瞧不着,倒是现如今哪,这忠义军在这坐的越来越稳了,你瞧瞧这流放来的那些当官的家眷,照我说,刘老哥,你老就别瞎说了,还是老实的活得了,不定总有一天能给放出去……”

一旁躺在地上的弟兄在那里说道着,他们说的这些话,倒不担心传出去,对于监工来说,只要他们能够按时完成上待下来的任务,至于他们说什么、谈什么,压跟就不关心,至于刘玉梁说的那些痴心妄想的话,在旁眼里,不过也就是狂言语罢了。

“就是,这地方是那?离大陆可隔着好些天的路哪,自古都是南船北马,只听说过南使船的,啥时候听过北行船,与其指往他们,还不如多些活,没准立个功什么的,就能放出去当个老百姓了……”

的话立即引起周围的一阵附和声,见众不听他的话,刘玉梁急声说道。

“你们懂个,那福建又岂是北方?等到福建那边的大军来了,到时候,咱爷们……”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